世界经济的激烈动荡与我国对外经贸发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3

世界经济的激烈动荡与我国对外经贸发展探讨

张国庆

■张国庆商务部政策研究室

去年,世界经济的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0年世界GDP达61.96亿美元,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多数国家经济增速超过了预期。新兴经济体继续保持领先,增幅达6.4%,发达经济体增长相对缓慢,其中美国经济增长了2.9%,欧洲增长了1%(其中欧元区增长1.7%),日本则增长了3.9%。今年是否能够延续去年的复苏势头?年前,国际机构和各有关方面都表现出比较乐观的看法,但这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日本地震和核泄漏、西亚北非政局动荡,笼罩在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上的阴云再次密布,有必要重新审视今年的世界经济形势。

一、世界经济在激烈动荡中继续寻求复苏之路

(一)今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靠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缺乏强有力的动力,在各国经济刺激措施相继退出,以及就业、财赤、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地区动荡和自然灾害等各种经济风险重新聚集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恐难于保持去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有可能进一步放缓。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在所发布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认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之路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预计2011年的增长很可能会更加缓慢,世界生产总值将从2010年的3.6%下滑到2011年的3.1%。其他的如世界银行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的增速稍微高一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达到4.4%。但就在前天(3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应该重新审视今年经济的发展。

(二)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分化明显

发达国家仍将是今年继续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美国经济预计增长2.2%,欧洲经济预计增长1.5%,日本受地震影响,现在有预测,恐怕会零增长。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复苏力度会比发达经济体强劲一些,但由于面临高通胀收缩宏观政策和发达国家需求减退,增长也会有所放缓。世界经济“增速不一”,致使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各自为战”,分歧和矛盾日益明显,“抱团取暖”的意愿大为减退,协调难度进一步加大,围绕抢占经济新增长点和全球治理主导权的博弈日趋激烈。美国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私人消费依然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业生产尚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短期内仍可能继续维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依存,在欧洲央行难于收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主权债务危机风险较大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和英国、法国将继续实施财政紧缩政策。主要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纷纷收紧货币政策。巴西、印度已进入了加息期。

(三)国际经济格局在经济复苏中加速演变

去年,新兴经济体快速复苏,整体增速超过7%,远高于发达经济体整体2.5%的增幅,对全球经济增长和新增消费的贡献率分别超过60%和50%,今年这一格局如果受西亚北非动荡的进一步波及,可能会减弱,但新兴经济体仍将是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力量。新兴经济体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低债务、低财政赤字”,与发达经济体的“低增长、高债务、高财政赤字”将形成鲜明对比。国际经济格局将朝着有利于增加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方向调整变化,南北经济失衡的状况会有所减轻。

二、世界经济激烈动荡的主要因素

(一)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家实行宽松政策,致使国际热钱泛滥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投入了6000亿美元,连同金融危机救市第一轮投入的1.75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3万亿美元。欧盟也在去年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出了一个7500亿欧元救助计划。日本央行因最近地震一改过去的审慎态度,开始向市场大量注资。据统计,日本央行已累计注资51.8万亿日元(3月24日央视二套财经报道为106万亿日元),如果按照当前美元兑换日元1:81的(最高1:76)汇率计算,相当于6395亿美元,规模超过美国的QE2水平。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有限,货币发行惊人,致使全球货币供应量超出实体经济的需求,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发达国家印制货币,新兴经济体生产商品,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度关注的事!热钱到处泛滥,不仅会造成资产泡沫,而且会造成恶性通胀,致使金融风险剧增,市场剧烈动荡。把握不好,将会使我在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换中蒙受巨额损失。

(二)国际性通货膨胀正在加速形成,大宗产品价格急剧上涨

近两年,随着这种救市货币的大量投入,国际性通胀也在加速形成。统计表明,全球扩张性注资已使生产品价格指数上涨了4.5%。美国的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拉动国际通胀0.5%。同时,随着美元不断贬值和新兴经济体需求上升,粮食等初级商品产品大幅上涨,国际市场某些粮食作物价格现已接近或超过2008年峰值水平。2010年粮食涨幅为30%。国际粮农组织认为,高企的粮价和市场的不稳定至少延续到2015年。除粮食之外,有色金属、石油、铁矿石也在上涨。去年中、巴、印、俄等新兴经济体通胀数据已经持续走高,超出了本国通胀控制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新兴经济体平均通胀率已高达6%以上。今年输入性通胀可能迫使这些国家采取更加严厉的紧缩政策,致使维持增长和控制通胀的两难更加突出。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也开始面临国际性通胀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当,不排除陷入“滞胀”的困境。

(三)国际市场环境趋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总需求骤降,世界出口市场萎缩。同时,发达经济体竞相通过货币贬值来促进出口,美国等国家都在大力推动扩大出口,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通过汇率浮动来管理和避免本币升值过多,各方在汇率问题上的争端加剧。而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也主要表现在对能源资源上,对经济的贡献主要在出口而不是进口。各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频率强度都有上升的趋势,呈现出“领域广、手段多、隐蔽性强”的特点,贸易摩擦进一步增多。多哈回合谈判举步维艰,贸易战和货币战爆发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四)地区动荡波及范围扩散,自然灾害程度加深

近来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不仅导致国际油价持续攀升,而且导致也门、巴林、叙利亚、沙特等主要中东产油国动乱蔓延或政局不稳,国际油价恐创历史新高。原油价格飙升将进一步加剧各国输入性通胀压力,此外,西亚北非的动乱还将严重威胁能源资源、基建等领域的国际投资安全,极大地降低对其资本市场的信心,推动国际资本加速从新兴经济体抽逃,回流发达经济体避险,加剧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威胁世界经济复苏。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恶性灾害不断,严重干扰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目前日本地震,重创了日本制造业和日本经济。此外,一些次生灾害也频频光顾我们的世界,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许多未知和不确定因素。

三、我国外经贸应对当前新形势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如何保持出口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问题。当前,由于全球复苏放缓,主要出口市场增长动力不足。有关国际组织下调了2011年贸易预期。世界银行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减至6.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将从2010年的12.5%降至7%,其中,发达国家的进口将从11.3%降至5.3%,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从12.3%降至8.9%。欧盟、美国、东盟、日本分别是我第一、二、四、五大出口市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1年欧盟、美国、东盟、日本的经济增速都将出现下降,同时,由于最终需求不旺,美欧企业进一步补库存动力不足,补库存周期拉动力将明显减弱。主要出口市场及贸易伙伴经济复苏放缓制约了我出口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出口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再以追求数量、规模取胜,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以开发新产品为突破口维护和巩固市场,企业要实行差异化的经营战略,防止出口商品趋同、市场趋同,不再以规模数量取胜;二是要以培育市场竞争力来维护和巩固市场,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增加产品的款式、花样和多样性、适应性;三是要改变那种对政府鼓励政策的依赖,通过到市场去竞争交换来提高利润率,要学会随行就市,改变长期依靠低成本扩张、低价格竞争的出口发展方式。

第二,如何应对当前针对我国采取的保护主义日益增多的问题。在各国需求不振、更加重视扩大出口、保护国内市场的形势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很容易首当其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所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会更为复杂。我们应该全面客观清醒地观察这种形势,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既要学会运用国际规则来保护我们的合法利益,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应诉。但是,也应看到,我们老被“反倾销、反补贴”,除了我们对严峻的外部形势认识不足以外,有没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工作是不是没有做到位?经营策略是不是对头?我们是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应付正在日益变化的国际市场和环境?我们有些产品为什么要卖那么低的价格呢?我们为什么不解行情、不问市场、不进行行业调研,而是采取能卖出去就是好事的做法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外对我们反倾销,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也有外贸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的原因。

第三,如何应对我国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问题。国际货币供应流动性泛滥,大量的美元继续涌入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一些刚性需求的能源、资源、原材料商品,一些能对抗通胀的贵金属,涨势将十分突出。通胀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对于我国外贸企业来说,还面临着国内通胀、生产成本增加,人民币“对内走弱、对外走强”的两难问题。要素成本集中上升将侵蚀我国企业出口积极性,人民币升值及其预期也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如果无法消化内部成本,势必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后劲。这对外贸企业是个严峻考验!化解这些矛盾,关键在于我们的产品到国际市场上去要争取卖个好价钱!我们必须在国际竞争中创造优势,在国际交换中创造利润。温总理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售价。”我们要改变那种“我国买啥啥贵、卖啥啥贱”的不合理现状,争取那份合理、应该得到的利润,在国际经营中有一个大转变!从我们很多企业的经营看,竞争你说他会使用价格的武器,其实这只对一半,我们只会降价,不会提价,提价的底气历来不足!明明看着人家的需求在那里,就是挣不到钱,稀土是个例子,现在日本地震了,我们加班加点为他们生产供货,也是不敢也不会提价?这也是个例子。这些国家都发了那么多的货币了,再说,国际市场什么都涨价了,你提点价卖给他们又为何不可?

第四,如何扩大进口保持贸易基本平衡的问题。从我国的贸易顺差构成来看,其结构性的特征十分明显。由于受国际分工格局影响,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较大,表现在贸易方式上,去年一般贸易仍为逆差,达472.5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3229亿美元,是同期整体顺差的1.8倍。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从地区结构看,香港、美国、欧盟仍为我前三大顺差来源地,顺差分别为2060.6、1812.7和1427.6亿美元,三地顺差合计为同期整体顺差的1.5倍;对台湾省、韩国、日本逆差分别为860.2、696.3和556.5亿美元,对东盟逆差大幅增长,是2009年的39.3倍。应该说这种顺差是国际间产业转移、生产制造的全球化和国际产业链的分工造成的,也是国际直接投资大量投资我国的结果。但是为了保持贸易的基本平衡,我们必须扩大进口,而且必须重点扩大从贸易顺差大的国家进口。尤其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扩大进口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国际上主要货币发行国家都通过滥发货币来转嫁危机了,如果我们仍然保守,不扩大进口,及时把货币资产变成实物资产,我们将“坐看”经济蒙受更大的损失。我们的进口政策也要反思,在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货币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不采取一些有利于进口的措施,恐怕也会丧失“机遇”。当然,增加进口要与我们的产业对接、与我们的需求对接、也要与我们的技术对接,但有一点是要充分认识的:进口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内容,不利于进口的政策必须有所改变!

当前我国外经贸发展不仅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也面对着较多的困难和挑战,而我国正在实施的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经济增长由过去的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这些都要求我国外经贸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方式、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