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集束化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实际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分析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集束化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实际意义

郭盼盼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专科病区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集束化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实际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肌功能指标,降低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适于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心力衰竭;护理效果;心功能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264-02

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杨东东等在研究中认为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1]。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极大的提升了患者的护理质量,现对实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在44~79岁,平均年龄为(63.4±4.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在44~79岁,平均年龄为(63.6±4.8)岁。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对缺氧的患者给予吸氧治疗,根据患者的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叮嘱患者卧床休息,严格限制患者的活动量,使其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常规监测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节药物用量;严格记录患者的每日液体和盐分摄入量,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常规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针对已经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1)成立集束化护理干预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对组内成员的工作进行分配,监督各项工作,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2)加强组内工作人员培训:定期对小组内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务必使护理人员了解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风险及护理注意事项,定期对小组内护理成员的相关护理知识进行考核,督促护理人员强化自身职业技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3)开放静脉通道: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立即为患者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及时采集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另外为患者补液和进行溶栓处理,常规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配合医生实施抢救。每隔2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常规抽血检查,记录患者的血常规、凝血时间、血糖、电解质及心肌酶谱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心肌出血和再梗症状,做好护理记录。(4)并发症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心电监护,记录心电监护各指标变化,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一旦患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应立即使用胺碘酮预防室颤和心脏骤停。(5)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积极帮助患者排除不良的心理情绪,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使患者得到充分的家庭支持,引导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的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的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VSV)[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心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可能罹患心血管疾病[3]。多数心脏疾患发展至晚期可引起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该病的病程较长,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4]。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难以准确判断病情,因此传统的护理干预缺乏相关的理论依据,在护理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护理误差[5]。另外,传统护理不重视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忽视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更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因此护理纠纷发生率更高。集束化护理是将书面概念与指南转化为操作性强的临床实践,集束化护理有据可依,护理过程中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科学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本研究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集束化护理,通过成立集中化护理干预小组,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担任小组内组长,对组内成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和指导,同时加强组内工作人员的护理监督,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实施常规的心电监测,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心肌酶等检查,待确认患者病情后辅助临床医师对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加强对患者并发症干预,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积极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6]。上述一系列护理措施显著改善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质量,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心肌功能,是一种良好的护理干预方法,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李学美等[7]同样在报道中指出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指标具有积极意义,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急性心力衰竭由于起病较急,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升患者的抢救质量。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使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更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冬梅,汤利娟,徐苑玲.集束化护理在心力衰竭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2):37-39.

[2]许爱平.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3):53-54.

[3]阮词芬.集束化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1):4458-4459.

[4]陈坚,刘平,伍君,冉小于,李卫东.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44(01):54-56.

[5]孙红,黄灶妹.集束化综合护理模式对预防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09):87-88.

[6]盛燚,陈涵泳,吴龙川,张喆,陈琳.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1787-1788.

[7]李学美,李晓燕,陈芳,巫惠心.运动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及醛缩酶水平的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4):56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