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过程中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过程中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安毓萃

(天津市华夏未来幼儿教育集团)

摘要:入园适应期是幼儿园幼儿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当幼儿和主要家属(主要依恋者)分开时,幼儿就会面对陌生的环境或情景感到不适应、紧张。因此,如何在分离情境中有效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减轻孩子的情绪波动,已成为幼儿园小班教师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本文从教师与儿童互动的角度,探讨了通过探索教师与儿童互动,帮助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有效适应途径。

关键词:师幼互动;小班幼儿;入园适应

一、相关概念

(一)入园适应

根据定义,适应是当个人进入新环境时,理解新环境的要求,然后利用自己的内部和外部资源,根据环境的要求,通过自己的内部同化和适应机制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达到识别和接受新环境,逐步平衡新环境。幼儿适应幼儿园是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的过程中,产生可适应幼儿园环境的身心变化。具体标准包括情绪稳定性、在生活中进行初始自我动手的能力、与教师和同伴交流和互动的意愿、积极参与教师组织活动以及遵守班级的基本规则。

(二)师幼互动行为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行为是指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儿童个体之间的行为,教师或儿童必须充当施动者,为其他主体提出指向性行为。从而引起受动者对行为的反应或反馈,并通过肢体运动或语言等行为反应,以及表情神态等心理反应来表现。

二、小班幼儿新入园适应过程中的问题表现

(一)幼儿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哭泣。哭泣是分离后幼儿内心焦虑,紧张甚至恐惧和恐惧的表现。一般的班级只有两位老师,但是孩子的数量会在30个左右。教师无法照顾所有的孩子,所以孩子们会逐渐意识到无论怎么样进行表达,他们都可能无法得到相应地回应。由此就会从强烈的行为或者情绪表达转变为交往缓和的表现形式,这一特点较为符合鲍尔毕关于分离焦虑提出的三个阶段:反抗、失望、超脱。

(二)另一个突出的行为是,幼儿在离开主要依恋者后会将自身的依恋转移到其他的替代对象上,其中主要包括了幼儿园的教师、依恋者身上的物品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幼儿具有满足自身安全需求的心理。因此,幼儿倾向于使用主要照顾者或幼儿园教师作为他们的第二依恋者,并暂时将依恋情绪转移到其身上以获得心理上的支持。通过对熟悉的人或者事物的观察和认知,幼儿能够得到心理安全上的满足和支持。

(三)蹲坐、拒绝进食和午睡以及参加游戏的频率下降,特别是午睡不正常以及表现孤僻的孩子一般是个别行为,没有代表性,教师往往最关注分离焦虑极为明显的孩子,但很少考虑到表现出这种表现的孩子,使这些孩子的情绪波动更加明显,波动变大,分离焦虑变得越来越严重。同时,分析结果显示,有三种类型的行为通常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即不进行正常的午睡、拒绝进餐和重复念叨一些句子。一旦它们出现,通常伴随着与主要照顾者分开这一情景或之后出现。

三、师幼互动的相关表现与分析

这里从教师的角度,对师幼互动行为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一些观点,具体如下:

(一)互动行为的特征。教师与这些孩子之间的互动大多是积极和温和的,占80%。教师对幼儿的反馈和评价主要是积极和中立的,主要表现为表情温和表达、言语激励、身体接触和友好态度。在互动中,这些孩子的焦虑明显放缓,愿意与老师积极配合,敢于与老师沟通。

(二)互动内容的功能。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帮助老师做一些他们可以做的小事。老师用孩子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和对孩子表现出平等友好态度,使这种孩子能够更快地摆脱分离,接受新环境,平息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幼儿的反应也会逐渐兴奋和热情起来。他们与老师之间的主动互动次数也会比其他类型的孩子更频繁。

四、对缓解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不良情绪的师幼互动的建议

(1)教师在进入园之前应该好好与家长沟通。一方面可以了解儿童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习惯和爱好以及父母的相关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提前联系孩子,培养一种熟悉感,并为幼儿期缓解分离焦虑铺平道路。

(2)教师应该做到“三个真心,一个小心,一个正常的心”:对幼儿有爱心、关心和责任,也要细心和平常心,以平等的教育理念对待每一个孩子。作为幼儿教师,爱是必须具备的专业精神和人文精神。爱幼儿的人才会尊重幼儿,尊重幼儿的人权,容忍幼儿之间的差异,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健康发展。这是幼儿园教师的最低职业道德。关爱幼儿,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生活习惯、爱好、个性特征,甚至是家庭环境、父母的个性都要有了解。这样才能知道幼儿的需求和思想,增强教师之间的高质量互动。和孩子们一起,轻松适应入园。

(3)小班幼儿一般具有较强的分离焦虑情绪,但是幼儿本身又具有注意力松散多变的特点,易于被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所影响。教师应根据小班儿童的特点,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在户外锻炼。户外运动的形式和风格各异,只要能符合幼儿特点。艺术和语言的活动能够帮助教师很好的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尽快摆脱入园的不良情绪,感受集体活动以及社交的乐趣。

(4)教师也应该努力促进儿童语言发展。通过教幼儿简单的生活语言,帮助幼儿发展社交能力,促使他们能够更快的适应集体生活。简单的生活语言不仅可以增加幼儿与教师间以及幼儿之间的交流机会,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使教师和孩子能够轻松相互理解,加强沟通。儿童的心理不安全感和紧张焦虑会逐渐缓解,并慢慢开始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五、结语

幼儿园是教师和孩子建立联系的中枢,幼儿的发展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目标,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支持。而教师又是其中的主体,因而在入园适应中所呈现的问题需要教师主动寻求家长的配合,放下自身的焦虑,营造一个轻松、宽泛的环境,以帮助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乔.杨晓萍.教育机会均等下的师幼互动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4).

[2]赵金霞.4-6岁儿童的焦虑、人际认知问题解决及两者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49.

[3]隋悦英.城市幼儿园幼儿的焦虑问题及辅导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29.

[4]巨金香.情感视阈中的师幼互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5]王文乔.教育机会均等下的师幼互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