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吕文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吕文芳

吕文芳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四小学,四川省达州市635000)

摘要:基于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设置的生活情境是有效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高度重视这种教学手段,还要从语言、问题等细节入手,不断丰富其教学内涵,将其灵活运用起来,既让学生从小形成主动学数学的习惯,也为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现状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化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提高学习的成效。小学生可以从生活化的理念,教学中得到更多的启发,从而使得他们在生活中,能够更多的留意这些数学的现象,使得他们的理性思维得到更多的刺激和启发。

1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层面

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主要以应付考试为主,认为知识学习能够应对期中和期末考试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很多学生对于学以致用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使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不够,主要以接受教师的讲解内容为主,对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知识运用的目的不能正确地理解,导致学生接受知识较为被动。在课后作业当中,较多学生仅按照教师讲解的内容做题,不能站在生活实际的角度分析题目。

1.2教师层面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较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做题的方式和技巧,对于生活化教学的意识较为淡薄。此外,教师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重视,忽视了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经过课堂教学之后,主要以做题为目的,学以致用的能力相对薄弱。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部分相对较少,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化仅停留在课本当中的解释,并不理解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实际价值。大多数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存在形式单一、题量较大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策略

2.1运用生活化语言,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年龄不大,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再加上数学知识具有专业性、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导致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理解障碍,在解题时频频出错。为了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将严谨的数学语言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化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理解力。以“10以内的加法”教学为例,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奖励情况给学生出示了这样的应用题:“XXX同学生字本上得了5朵小红花,计算本上得了3朵小红花,他一共得了多少朵小红花?”同学们对“小红花”非常敏感,有的用数数的方式数出答案,有的用加法算出结果,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大声说出答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让他们明白了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怎样解答。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也能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2.2设置生活化问题,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挖掘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此为突破点设置学生喜欢的生活化问题,以疑问启发思维,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探究、分析,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统计与可能性”教学为例,在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哪部分内容吗?”学生回答得很整齐:“知道,是统计与可能性。”“在学习之前,老师请大家仔细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可能性,如今天会下雨吗,可能性有多大?老师今天会不会临时决定考试,这个可能性有多大?”在学生对这些问题思考后,请他们先自学这部分知识。有了思考的基础,学生联系“概率”等旧知识,对“统计与可能性”的内容理解起来并不费力。教师对生活化问题的设置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要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呈递进式提问,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千万不能颠倒顺序,或者一步到位,否则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二是要注意问题的适用性,即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环境设置符合他们具体个性的问题,不能人云亦云或只顾少部分学生,使问题脱离实际,造成消极影响。

2.3创设生活化情境,深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创设生活化情境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所谓生活化情境,就是运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元素,创设一个体现数学知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思考,既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图形时,教师根据学生爱看的动画片的特点设置教学情境:“有一天,光头强和熊大、熊二要进行自行车骑行比赛,要求他们用自己设计的自行车参赛,光头强设计了一辆三角形轱辘的自行车,熊大设计了一辆长方形轱辘的自行车,熊二设计的自行车是圆形的轱辘,你认为他们谁能够获胜?为什么?”于是,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探究中掌握了几种图形的常识。再如,学习加减法运算时,很多学生对于“140-98=?”的简便运算方法“140-100+2”不是很理解,为此,教师设置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情境:妈妈带着小宇去商场买鞋,小宇看上了一双标价98元的运动鞋,妈妈钱包里总共有140元钱,于是妈妈掏出100元给了收银员,收银员找给妈妈2元钱,再加上原来剩下的40元,妈妈钱包里就有40+2=42元钱了。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学生依据自身体验很容易就理解了数学运算的内涵,不仅轻松地解决了数学问题,也增强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4学以致用,开展应用生活化

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生活化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也避免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增强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有效提升其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四)”中关于“利息”的相关知识后,笔者给学生安排了课后作业,要求他们去了解现有的利率,并用自己的零花钱来计算如何存钱最划算,以及在储蓄过程中遇到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学生积极完成课后作业,有的学生制作了一张表格,把银行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年利率分别记录在表格中;也有的学生制作了一张卡片,用来收集并记录姓名、存的钱数、年数、利率及到期应得到的利息。在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过程中,学生对利息、利率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不乱花钱的习惯,从而达到了教学与育人的目的。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满足了内心的求知欲,也在实践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结束语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学科,在教学当中可以选择的教学模式相对较多,这一特点有助于使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师选择的空间较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最为有效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倪俏.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及举措[J].好家长,2018(14):16.

[2]颜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4):246.

[3]祁君,韩浩洋.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