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研究刘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研究刘絮

刘絮陈宗玉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646000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医疗服务理念的提出,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妇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提高妇科临床医疗服务水平的前提,在护理工作中,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降低了妇科护理的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是妇科护理中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叙述了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还阐述了妇科护理中解决安全隐患的对策。

关键词:妇科;安全隐患;护理服务

妇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服务责任,在妇科中,护理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提升患者对临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妇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护理工作内容十分繁琐,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也降低了护理的安全性。在妇科护理中,护理安全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是维护护患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提升妇科护理的安全性,加强对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研究,消除妇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对妇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妇科护理中,一定要树立良好的“以人为本”服务理念,重视患者在护理服务中的主体地位,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妇科护理中,面对护理安全隐患,应该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促进妇科护理服务的良性发展。

1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妇科中,由于妇科护理工作十分繁琐,其安全隐患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环境以及管制制度方面

医院妇科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地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举止,部分护理人员在交接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没有对医疗仪器设备等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造成安全隐患。妇科疾病患者需要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休养,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但是护理人员在为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缺乏对“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认识,缺乏特殊的环境护理,患者在医院中,由于对医院环境不熟悉,行动不便,容易产生摔伤、擦伤等,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另外,医院属于公共环境,患者在病期间需要静养,但是由于环境护理不到位,患者容易受到噪音等影响,不利于患者静养。这些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会造成妇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产生。

1.2医师方面

目前,随着人们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医院对医生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医生资源匮乏。在医院中,医生的工作量较大,工作强度大,部分医生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地交流,医生未能及时的解答患者的疑问,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够了解,以让患者对医生产生误解,从而引起医患矛盾。另外,在医院中,医生的工作压力较大,在传达医嘱的时候,可能因为疏忽而导致医嘱不易被辨识,造成护理人员换药用药困难等情况的发生,造成安全隐患。在妇科中,部分医生经验不足,其治疗水平和技术水准不足以让患者痊愈,在这这种情况下,会造成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不满,不仅会造成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还会引发医疗纠纷。

1.3护理人员方面

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妇科护理经验不足,临床实践能力不强,操作技能不够熟练,降低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在妇科护理中,由于妇科护理工作十分繁琐,在特殊情况下,患者发生经济情况需要进行积极的护理急救,而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应变能力不足,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无法做出及时的处理,提升了护理风险。部分护理人员经验、专业知识、技能不足,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的不满,从而引发护患矛盾,引起医疗纠纷。

妇科护理工作繁重,护理人员较大的工作压力、强度下,护理人员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容易造成护理人员身心疲惫等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会对妇科护理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降低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1.4患者方面

患者由于对自己疾病的不了解,不熟悉护理、治疗程序,而护理人员在护理中,没有向患者进行解释,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患者会认为部分常规检查是没有必要的,引起患者的抵触,不配合护理工作,甚至出现擅自下床、出院等不安全行为。另外,部分患者会故意隐瞒病史、孕史,影响治疗的效果。

2妇科护理中解决安全隐患的对策

2.1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需要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还需要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医院需要结合妇科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对护理操作、内容等进行详细的规定,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另外,在护理管理中加强人性化管理,通过人性化化的轮班制度让护理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提升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护理人员加强对医疗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提高护理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保持病房的干净、卫生、安静,让患者可以安心的休息。

2.2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医院中根据妇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妇科中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专题讲座等,提升护理人员的能力、专业素质、责任心、沟通能力等,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加强专业能力考核,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培训的重视程度,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随时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从而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2.3加强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在护理工作中,患者需要积极的、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提升护理的质量,提高护理的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治疗程序的了解,从而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护理的效率。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的、主动的与患者沟通,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好感,有利于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加强对妇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研究,通过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等方式,提升妇科护理服务的安全性,有利于提升妇科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许彩云.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3):1871-1872.

[2]王向华.浅谈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及对策[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2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