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类概念的日语教育应用可能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3

语类概念的日语教育应用可能性

张立伟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本文系2018年度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黑龙江省日语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系统研究”(WY2018117-C)及2018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语类视角下的日语教育可行性研究”(HDYJW2018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关于语类概念的研究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以韩礼德为首的伦敦学派所提出的功能语言学中,语类概念得到了充分的讨论与研究。同时,在我国英语教育中,运用语类概念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很多,本论文中首先对语类概念进行简单的概括与总结,其次举例说明语类概念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探讨是否能将语类概念引入我国日语教育当中,探讨语类概念的日语教育应用可能性。

关键词:语类;日语教育;应用可能性

1.前言

近年关于我国的日语教育研究数量不断增加,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到教学法、课程设置、教材研究等等。但其教育理念与教育理论研究却远远落后于我国的英语教育。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类累论得到广泛的应用,那具体什么是语类理论,语类理论是否能用于我国的日语教育当中,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2.关于语类

关于语类一词,是来自于英语的genre,genre一词的来源是法语,其原意是“类型、类别”(kindortype)(张德禄,2002a),而此法语的来源是拉丁语genus,意为“种”,“样”(乔丽静&张发祥,2008)。同时,不同的英语字典中也对genre一词也进行了定义,例如,牛津字典中将genre一词翻译为“(文学、艺术、电影或音乐的)体裁,类型”,柯林斯字典将其翻译为“(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作品的)体裁,类型”,由此可见,genre一词为体裁类型之意,并且主要指艺术,文学领域。综上所述,无论是从genre一词的词源来看还是从字典上的定义来看,genre一词原多指艺术、文学领域的体裁类型。

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巴赫金首先将genre一词由文学领域扩展到了非文学的语言研究领域。他指出:当然,每一独立的话语具有个体特征,但是语言运用的每一领域却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话语类型。我们可以将这些相对稳定的话语类型称为言语类型(庞继贤&叶宁,2011)。由此可见,原指艺术文学领域体裁类型的genre一词也开始指代言语类型。在语言学界中对genre也有不同的定义。比如,王宗炎(1998)将genre译为“体裁”,胡壮麟(1994)将其译为“语体”,方琰(1998)将其译为“语类”等,其中方琰的“语类”译法在国内学界中认可度较高,因此本文中沿用方琰译法,将genre一词译为“语类”。

3.语类研究

关于语类的研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多个研究领域展开。关于语类研究的具体领域,张德禄(2010)指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语言学研究逐步由语法研究向语篇研究转移,语言学家、社会语言学家、人类(人种)语言学家、修辞学家、哲学家、以及语言教育学家都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代表语篇整体的“语类”(genre)研究上来。关于语类研究的理论流派,庞继贤&叶宁(2011)指出,语类理论是关于语境的言语行为的研究,具体有美国的新修辞学流派、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应用语言学流派等三个学术流派对语类理论进行研究。由此可见,不管是从具体的研究领域上来看还是从研究流派来看,语类理论的研究都是相对热门的研究内容。特别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张德禄(2002a,2002b)中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以语篇研究作为语法研究的目标,语篇分析、会话分析、语用学等都以语篇分析为基本单位。因此,本文将主要介绍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代表学者之一马丁的语类理论。

欲了解马丁的语境理论需先了解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的语境理论。韩礼德继承了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的语境理论,在讨论语言功能时提出了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并提出情景语境还包括三个变量:“语场”(field),“语式”(mode)和“语旨”(tenor)。韩礼德的语境理论具体可以描述为下图。韩礼德的语境理论中并没有文化语境,他也并没有给出一个文化语境的语言学模型,是因为他认为那样的东西还不存在(Halliday,1985)

图1韩礼德的语境理论(Holiday,1978,胡壮麟等,017:294)

马丁的语境理论继承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的语境理论并对其进行了扩展。马丁(Martin,1986;1992)指出文化语境里应还包括“意识形态”(ideology)和“语类”(genre)。同时他还提出“语域”(register)一词来代替韩礼德的“情景语境”。

图2马丁的语境理论(Martin,1992;胡壮麟等2017:295)

图3马丁与韩礼德的语境理论比较(胡壮麟等,2017:296)

马丁的理论与韩礼德的语境理论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具体请参照图3。马丁(Martin,1985;方琰,1998)认为语类是一种作为我们文化成员的说话者的有步骤的、有一定既定目标的、有目的的行为。马丁(Martin,1992;方琰,1998)中又对语类进行进一步说明,他认为语类是一个通过语域来实现的有步骤的、有一定目标的社会过程。埃金丝(Eggins,1994;方琰,1998)也对语类进行了定义,她赞同马丁的定义,她认为语类是使用语言达到的有步骤的、有目的的活动类型,同时她也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多少被承认的社会活动就有多少类型的语类。

关于语类与语域中三个变量关系,马丁(Martin,1992)认为语类有三个变量要实现的总体目标相关,语类通过语域配置才能得以实现,同时,三个变量再确定语类是都发挥了作用。他指出语类是有着相互关联的社会过程的语场、语旨、语式产生的语义的集合体。方琰(1998:21)也指出笔者认为语场、语旨、语式在实现语类的过程中都起了作用,但它们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似乎可以说语场可用于确定大的语类如“足球评论”,而语式或语旨可用于对该语类系统的子语类的划分。

4.语类与外语教育

笔者以语类与英语教学为关键词,在知网搜索的结果中,2015年到2018年的四年中,关于语类理论应用的论文已经超过一百篇。具体关于研究语类理论与英语教学关系的文献中,张德禄(2002)中论述了语类理论与教学法的关系,易兴霞&方雯臻(2004)论述了Hasan关于语类的GSP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关于研究语类理论与具体英语教学的研究中,马玉蕾(2010)中论述了语类理论与英语写作的关系,李静(2012)中论述了语类理论对英语写作课的影响,毛佳玳&蔡慧萍(2016)中论证了语类理论与英语口语教学的关系,吴格奇&朱永生(2016)中论述了语类理论与英语教材的关系等,由此可以看出,语类理论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关于语类理论是否也在日语教育中得到应用,课题负责人也进行了调查。课题负责者以语类与日语教育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搜索,并未发现相关论文,因此可见,语类理论还并未渗透到我国日语教育中。

在英语教育中,方琰&方艳华(2002)以语类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英语写作教育模式见(图3),并且同此理论指导涉及清华大学的“Genre_basedteachingofEnglishwriting”的写作课件。同时,以语类理论为指导的英语写作教程也已经问世,比如由蔡慧萍主编,方琰为顾问编写的《语类—过程英语写作教程》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在2012年出版。关于此教程的教学效果,方琰在2018年8月30日到9月1日的系统功能语言周上提到使用过教程进行教学的高校学生,经过调查写作水平有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关于语类理论,无论是在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取得的很大的成就。在英语教育方面,无论是在教学法层面上,还是在教材层面上,语类理论都被广泛的应用。

图4基于语类理论的英语写作模型(方琰&方艳华,2002:35)

5.语类概念下的日语教育应用可能性

如上文所述,语类理论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据笔者在知网上的调查,语类理论在我国的日语教育中目前尚未被广泛采用,因此,笔者认为语类理论是否也和英语教育一样,可以被运用在日语教育当中是我们当代日语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日本的日语教育中,也有研究者将语类概念运用到日语教育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阪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的西口光一教授。西口教授首先都语类概念进行了解释与说明(具体可参照西口(2013,2015,2018)),并出版了多本专著,并以语类理论为基础,编著了《NEJ:ANewApproachtoElementaryJapanese-テーマで学ぶ基礎日本語vol.1》、《NEJ:ANewApproachtoElementaryJapanese-テーマで学ぶ基礎日本語vol.2》与《NEJ:ANewApproachtoElementaryJapanese-テーマで学ぶ基礎日本語指導参考書》等多本教材,同时也在大阪大学的留学生日语教育中采取以上的教材进行教学。

如上所述,我国日语教育现阶段还并未把语类理论引入实践教学中,但是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以及日本的日语教育中,都已经将语类理论引入到实践教学中,面对新时代的时代背景,我国日语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引进新的理论对我国的日语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的英语教育与日本的日语教育都为我国的日语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例子,因此,将语类理论引入我国日语教育当中还是有相当大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

6.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语类的定义,对语类的科学研究等方面简单地介绍了语类理论,同时也简单的介绍了语类理论与我国的外语教育的关系,虽然我国日语教育中目前未引进语类理论,但语类理论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被广泛采用,以英语教育为借鉴,将语类理论引入我国的日语教育当中,这一举措将是应付新时代我国日语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

参考文献

[1]方琰,方艳华.以语类为基础的应用文英语写作教学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1):33-36.

[2]方琰.浅谈语类[J].外国语,1998(1):17-22.

[3]李静.基于提高学生语类分析能力的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06):88-91.

[4]马玉蕾.马丁基于语类理论的写作教学框架[J].当代外语研究,2010(10):50-54+63.

[5]毛佳玳,蔡慧萍.基于语类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外语界,2016(03):89-96.

[6]庞继贤,叶宁.西方语类理论比较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02):160-168.

[7]乔丽静,张发祥.语类及语类研究概述[J].科技资讯,2008(24):227-228.

[8]吴格奇,朱永生.大学英语教材中三个不同语类的“权力三项”特征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5):50-58+145.

[9]易兴霞,方雯臻.哈桑的GSP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J].政法学刊,2004(06):102-104.

[10]张德禄.语类研究的范围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2002:59-64.

[11]张德禄.语类研究概览[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a(04):13-22.

[12]张德禄.语类研究理论框架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b(05):339-344+380.

[13]张德禄.马丁的语类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0(10):29-34+63.

[14]Eggins.S.AnIntroductionto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M],London:Pinter.1994

[15]Martin,J.R.ProsessandTest:twoaspectsofsemiosis.InJ.D.Benson&W.S.Greaves(eds.).SystemicperpectivesonDiscourse,Vol.1:SelectedTheoreticalpapersfromthe9thInternationalSystemicWorkshop[M],pp248-274.Norwood.N.J.:Ablex.1985

[16]Martin,J.R.EnglishText:SystemandStructure[M],Amsterdam:Benjamins.1992

[17]Holiday,M.A.K.LanguageasSocialSemiotic:TheSocialinterpretationofLanguageandMeaning[M],London:EdwardArnold.1978

[18]Holiday,M.A.K.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London:Arnold.1985

[19]西口光一.言語へのバフチンの基本的視線[J].多文化社会と中学生交流,2013(17):51-58

[20]西口光一.ジャンル論のエッセンス[J].複言語教育,2015(03):3-11

[21]西口光一.人間学とことば学として知識社会学を読み解く-第二言語教育学のためのことば学の基礎として[J].多文化社会と留学生交流,2018(22):1-11.

作者简介:张立伟(1987.01-),男,内蒙古赤峰市人,黑龙江大学日语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日语教育、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