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美术训练的设计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7
/ 2

浅析建筑美术训练的设计思维

王金峰

绍兴中赢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同时也开始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对美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为了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景观建筑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筑学专业是以理工类为基础的设计学科,其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也十分强调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和艺术修养。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将建筑专业美术教育与视觉创意相结合,确保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建筑理论均得到有效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美术教学的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阶段建筑专业学生发展的需要,建筑专业的美术教学不仅涉及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也包括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基础美术课程。因此,建筑专业美术教学不应该单单局限于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教师应训练学生的发散性与创新性思维,并从多元的角度完善建筑专业美术的教学形式。视觉创意与视觉语言是当前建筑专业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其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进而掌握一种对事物观察极具敏感性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辨别各种形式的视觉内容,而且可以对事物整体中各自分离的视觉形态有着更加准确的认识,这样建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时,便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视觉领域中。在当前建筑专业美术教学改革中,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要依托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对各种事物的深度理解,进而熟练掌握设计媒介的材料和艺术表达方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术应用;运用策略

引言

在人们的生活中,美术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建筑类专业开设美术课程,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现美术,更好地通过美术来优化设计。然而,当前的建筑类专业美术设计课程急需改革,探索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十分关键。为此,本文将从设计美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着手,对建筑类专业设计美术基础教学对象进行分析,并且就建筑类专业设计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1美术的特性和建筑的关系

在进行一项建筑的设计时,要利用造型和形态等突出建筑风格,同时也要依靠美术来提高表现力。同时,美术是依靠实物展现其特性的,不同的美术具有不同的表现力,并赋予建筑不同的风格。美术在应用到建筑中时,还要注重美术和材料的搭配,从而提高质感和美观程度。美术的魅力是极大的,在不同美术的环境中,人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美术搭配好的建筑物不仅具有独特的美感,还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在美术的实际运用中,要注意美术的对比性,当其中一种美术发生变化或搭配不当时,美术对比度会发生变化,美术明暗也会变化,从而影响整体格调。因此,要将美术合理搭配,并与建筑有机结合,使美术和建筑的造型共同作用,发挥出建筑最美的一面。近年来美术美学的发展促进了建筑设计的发展,建筑美术也逐渐趋向复杂化和多样化,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建筑设计也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良好的建筑设计作品不仅能体现出设计师的整体水平和素养,也能体现人们的美学修养,丰富人们的生活,提升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2建筑类专业设计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

2.1不断进行美术课程的设置与调整

1)安排艺术赏析课等选修课类目

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说过:“建筑虽然是一门技术科学,但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往往又是带有或多或少的艺术性的综合体。”任何建筑并非是简单的砖石堆砌,而是一种极具美感的艺术,因此,作为建筑师而言,应当具备较为出色的美感和较为敏锐的观察力。因此,建筑类专业应当为学生安排艺术赏析课等选修课类目,以便让学生通过学习选修课,实现美感的养成,以此来帮助学生达到专业层面更为精进的目的。2)安排建筑艺术考察实践课程类目。建筑类专业授课教师应当为学生安排建筑艺术考察实践课程类目,通过这样的实习和实训环节,将让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让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升华,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之中实现艺术美学素养的不断积淀。这样一来,学生就获取了大量的设计美术素材,能够便于今后运用。

2.2注意符合人的情感需求

人处于建筑中时,内心情感相应地会受到建筑美术氛围的影响。当人长时间处于低沉、压抑的美术环境中时,也会产生压抑的情绪,不利于正常生活和工作。相反,当人处于轻松、愉快的美术环境中,会产生与之相应的愉快情绪,提高人的幸福感。另外,要注意建筑美术要和建筑风格一致。建筑的风格造型需要美术搭配来完美展现,古代中国的宫殿利用红色和黄色的搭配,营造出庄严不可侵犯的气氛,很好地表现了建筑的风格。同时,在运用多种美术进行搭配时,要注意美术与美术的协调,美术搭配要有章法,否则会破坏视觉效果,引起人的反感。最后,美术的运用要以人为本,所有的建筑和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既要展现不同的个性,又要与外界环境相协调。

2.3注重课程教学同专业相匹配

从建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美术类课程是该课程体系当中的主干课程。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美术理论的精细化讲解,同时还应当辅之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便确保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关美术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获得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由于这门课程大多是绘画类教师教学,他们很多采用艺术生相同的教学方式和课程作业来进行教学,很少考虑建筑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造成了有的学生课程作业虽然做得不错,但是在进行建筑美术设计中,却不知道如何将前期学习的基本美术知识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因此,授课教师应当在充分洞悉和把握本专业学生实际学情的前提之下,对美术课程的授课理念进行创新,借助科学的作业安排和实训内容设计,让学生对美术知识由感性接触到理性认知,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学生达到对美术空间表现灵活运用的目的。

2.4注重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当前,从建筑类学科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理工科学科,而是成为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考虑到这一情况,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之中,必须确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并把握好时代和市场对于现代设计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以此来实现教学模式升级。增强对建筑美术课程正确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提高建筑类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培养健康的艺术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以及设计理论水平,将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深透到具体的美术课程教学之中。如此一来,方才能够让本专业的学生实现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进而成为时代和市场所亟需的复合型人才,并在日后的求职和就业过程当中能够强得先机。

2.5突出美术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的体验和延伸

授课教师应当着力突出美术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的体验和延伸,借助方案练习的模式,组织学生进行草图绘制,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之中实现对建筑美术多方位的理解和认知。同时,授课教师应当借助校园平台,如展示板、展示墙以及学校官网,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为学生提供技能展示空间。运用体验式教学,观察实际事物,开展课堂外教学。运用案例教学分析案例,在教学大纲基础上,每位教师在标准案例上自己增加典型案例,课程结束时统一整合教学案例,形成逐年改进的制度,优化教学案例。在阶段性授课之后,授课教师应当利用展厅,将班级学生的作品放置在展厅中进行集体展示。对于学生所提交的作品,由授课教师进行逐一点评,指出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依托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以便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内容实现深入的理解和有效的掌握。同时,授课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美术想象力的有效养成,引导学生对民居民族美术的美学价值加以洞见。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专业美术教学不能简单趋同于其他工程类学科,对学生的培养需要以全面化为教学目标,既要保证学生创意设计技能的提高,也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逻辑,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潜意识与主观思想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学校应该建构以视觉创意为导向的建筑专业美术教学体系,为本专业学生的发展营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冰洁.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美术课程的改革探析[J].新课程(中),2014(5):95-95.

[2]辛丽亚.从写实走向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美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4(21):140-141.

[3]李云歌.浅析设计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艺术科技,2016,29(8).

[4]苏湉.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美术课程教学改革[J].轻工科技,2010,26(8):159-160.

[5]钱峰.试谈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美术课程的改革与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3(5):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