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例临产孕妇凝血七项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129例临产孕妇凝血七项结果分析

吕月

吕月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610041)

【摘要】目的对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七项参数之间的变化情况与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妇产科接诊的129例临产孕妇与93例婚前检查的正常非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日本SysmexCA-50自动血凝仪与Kx-21血液分析仪测得129例临产孕妇上述指标参数,与93例正常非孕期妇女测得指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指标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结果临近孕妇的fbg、MPV、PDW明显比正常非孕期妇更高,PT\、APTT、TT明显比正常非孕期妇女更低,PLT数值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指标参数检测结果显示,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前了解孕妇凝血功能情况,有利于医生及时诊断孕妇大出血征兆,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有效降低大出血发生率。

【关键词】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凝血酶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91-02

处于妊娠期的妇女体内激素水平均会发生明显变化,临近产期,孕妇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将达到巅峰状态,纤溶活性代偿性上升,致使孕妇血液呈生理性高凝状态。产妇在分娩期间,释放的大量组织因子将会激活凝血途径,使凝血受阻[1]。为了解临产孕妇凝血功能以及产前凝血功能检测的意义,笔者对129例临产孕妇与93例婚前检查的正常非孕妇女的凝血指标进行了研究。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检测对象

将我院2013年3月~2013年9月,妇产科接诊的129例临产孕妇与93例婚前检查的正常非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129例临产孕妇,年轻范围为23~36岁,平均年龄29.5岁。93例正常非孕妇女,年龄范围为21~33岁,平均年龄27岁。临产孕妇与正常非孕妇女入院后,经常规检测均排除凝血性疾病、糖尿病与蛋白尿,脏器组织功能均无异常,双方资料具有可比性。

1.2仪器与试剂

使用日本SysmexCA-50自动血凝仪与Kx-21血液分析仪以及各自相应的试剂,测量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参数值[2]。

1.3检测方法

1、抽取受检者静脉血1.8ml,加入0.2mL浓度为109mmol/L的枸橼酸钠,摇晃抗凝管直至混合均匀。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浆待检[3]。各凝血指标于90min内检测完毕,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严格控制在1:9。

2、取受检者静脉血1ml,加入EDTA-K2抗凝的真空管内,摇晃抗凝管直至混合均匀。各凝血指标于90min内检测完毕。

1.4观察指标

对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七项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进行研究。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t检验,对检测指标的数值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以判断标准数值为0.05和0.01。

2结果

临近孕妇的fbg、MPV、PDW明显比正常非孕期妇更高,PT\、APTT、TT明显比正常非孕期妇女更低,PLT数值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

3讨论

PT、APTT、TT及Fbg是确诊出血性疾病类型的重要参考依据。APTT直观地体现出受检者内源性凝血系统VIII、IX、XI因子的水平;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转变过程是否异常,主要看TT检测指标参数;Fbg数值大小,则体现出凝血酶的活性。在本次实验中,检测结果最终显示,临近孕妇的fbg、MPV、PDW明显比正常非孕期妇更高,PT\、APTT、TT明显比正常非孕期妇女更低,PLT数值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由此可确定各项指标数值的变化情况:临产孕妇Fbg上升,其血液粘度将随之增长,进而致使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升高。血小板聚集到一定程度后,血栓就此形成[4]。而PT缩短,代表血液有呈高凝状态趋势,或许是受到V、VII、X因子增长的影响。APTT减少,表示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VIII、IX、XI、XII浓度增加。而TT明显减少,则提示或许受到纤溶活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产妇fbg、MPV、PDW明显比正常非孕期妇更高,PT\、APTT、TT明显比正常非孕期妇女更低。在TygartSG等人看来,造成这一结果是因为妊娠期间,血容量增长,血小板耗损量更大,致使骨髓聚合细胞增生,进而促进血小板生成,弥补耗损量。而MPV与PDW数值,明显随着新生血小板的增长或降低呈正比产生变化。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总结遏制,妊娠期间,产妇血液生理性稀释,但呈高凝状态。该高凝状态主要是机体为胆总管结石进入肝内胆管,术后肝内胆管结石进入胆总管的保护过程。所以,医护人员需提前掌握各类适应症,提前做好防护措施,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及时给予治疗,以免耽误病情[5]。下面列举一些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案。

1、嵌顿性结石:胆总管中下段为结石的堆积部位,取石篮无法轻易达到结石底部,就算到达底部,网篮无法张开套网套住结石。结石不宜强行摘取,因此可选用R型管引流,术后胆道镜取石治疗效果最佳。

2、胆漏:胆漏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常见并发症,可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发病率。在对I期缝合胆总管时,胆管壁不要烧灼过度,缝合2层效果最佳。胆漏情况不严重时,采取引流便可自愈,局部性包裹性腹膜炎则可借助B超,穿刺引流,一个月内便可痊愈。倘若胆漏情况严重,腹腔手术无法解决,则可行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3、术中出血:引起胆总管切开时出血的原因为变异的胆囊动脉以及在十二指肠上缘的胆总管血管分布丰富。靠近胆囊管处血管较少,牵拉胆囊管残端能够更好地显露胆总管切口,也方便于取石及放入纤维胆道镜等操作,因此是胆总管切开的最佳部位。在切开胆总管之前用电钩在预切开处轻轻电凝。并且在胆道内探查探条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从而造成胆管损伤。

参考文献

[1]张爱民,常艳敏,苏秀香.临产孕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2):3076-3077

[2]张洪生.346例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459-460

[3]徐慕艳.临产孕妇凝血四项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70-71

[4]陈光保.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359-360

[5]张慧,王晓艳.临产孕妇凝血三项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6):2151-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