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应用进展

张朝阳

张朝阳

(钦州市精神病医院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荨麻疹在我国传统中医学里被称之为“风隐疹”,又俗称为“风疹块”,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局限性的水肿反应,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以及血管通透性增加是引发荨麻疹的主要原因[1]。临床主要表现为形状大小不等的风团,可伴有恶心、呕吐、胸闷、头痛、头胀等全身症状。初发荨麻疹通常会在24h内消失,但是消失过后会有新的皮疹在数日至数月内反复发生。桂枝汤及其类方的临床作用非常多,包括抗炎、镇静、解热、抗过敏等。在传统中医学著作《伤寒论》中就明确指出,桂枝汤对多种类型的荨麻疹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桂枝汤类方荨麻疹临床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321-02

1.桂枝汤治疗兼营卫不和体虚自汗的荨麻疹

营卫不和体虚自汗是体内外营气和卫气失衡的表现。体虚自汗一般是由“卫弱营强”或“卫强营弱”两种情况造成,前者因为行与体表的正气虚弱,体表固气的能力减弱,不能阻滞汗液的渗出,以未发热而自出汗为主要临床表现;后者因为行与体内的正气虚弱,体表正气浓郁,压迫体内而导致汗液渗出,以发热出汗、不发热则不出汗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以桂枝汤及其类方桂枝加附子汤和桂枝加黄芪汤等药方来治疗此类荨麻疹[2]。

1.1桂枝汤次方需要在通过饮用热的稀粥来辅助药力的发散。在服用之前,患者可以盖上被子使全身微微发汗,这样药效会达到最佳,但是切记不可出汗太大,出汗太多药效会减弱[3]。

1.2桂枝加附子汤通过对《伤寒论》第20条的阅读,可以看出前人就有桂枝加附子汤主治“卫弱营强”型营卫不和体虚自汗的研究。顾名思义,桂枝汤加上附子组成了此方。在这个药方中,桂枝汤主要起调和营卫的作用,而附子则具有温经复脉的作用,可以用来加强体表的固气能力,来达到止汗的效果,两者结合故此方能够达到调节营卫、补阳止汗,治疗荨麻疹的作用[4]。

1.3桂枝加黄芪汤《金匮要略》指出桂枝加黄芪汤能够主治黄汗之病。黄汗之病主要表现为出汗部位以腰为分界,以上部位必然出汗,而一下部位不出汗;另腰髋部会出现疼痛,严重者会出现疼痛加剧、进食困难、小便不畅等症状。此方能够治疗“卫强营弱”型营卫不和体虚自汗,桂枝汤具有调节营卫的作用,清除体内的湿邪,使湿邪随汗液排除,又能够调节阴阳,改善脏器对“气”的处理能力;另外黄芪具有益卫固表的作用,与桂枝汤相结合能够发挥化气通阳的作用。因此规制家黄芪汤具有调节营卫、发汗泄湿的作用[5]。

2.桂枝汤治疗筋脉拘急的荨麻疹

筋脉拘急在传统中医学中是指因肢体筋脉抽瘛,而不便于屈伸的症状。《景岳全书?杂证谟篇》指出筋脉拘急是由于阴血耗伤,使得体外邪气侵袭人体,最后导致筋脉失养该症状。临床上治疗此类荨麻疹的药方主要有: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新加汤、桂枝加附子汤、柴胡桂枝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等[6]。

2.1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第14条指出太阳病表虚出汗为“卫强营弱”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风寒邪气侵袭人体,引起经气不畅,从而导致体液难以全身输送,人体经脉缺乏足够的养分难以存活,最终导致太阳病的发生。桂枝汤可以祛除体内风邪,具有调节营卫的效用,葛根能够调节体内经气舒畅,促进津液运转,有助于缓解体表正气过郁。两者结合效用明显[7]。

2.2桂枝新加汤桂枝新加汤由桂枝汤加一两芍药生姜和三两人参组成。在《伤寒论》中第62条指出,桂枝新加汤主治筋脉拘急体虚发汗后身体疼痛伴脉象沉迟疗效明显。桂枝汤调节营卫,芍药以其独特之酸性可以减少出汗,生姜可以增强体内微弱的阳气,而人参可以凝聚人体慢慢变散的元气。四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具有调和营卫、益气合营的功效[8]。

2.3桂枝加附子汤太阳病引起机体大出汗后,体内阴阳之气皆受到损伤。阳气受损使机体体温难以维持,阴气受损则使机体体液不畅、经脉失养,最终会导致四肢拘急,不便于屈伸。桂枝加附子汤能达到调和营卫、固气止汗的作用。

2.4黄芪桂枝五物汤机体受风邪影响严重、气血不足、肌肤局部麻木缺血,此类风痹症状可以通过桂枝汤类方治疗[9],黄芪桂枝五物汤即是首选。此方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去除甘草,生姜加倍,在添加以黄芪形成。桂枝黄芪结合通阳补气,生姜大枣结合健脾补中、调节营卫,生姜加量能够加强桂枝药效。此桂枝汤类方具有益气温经、通痹合营的作用。

3.桂枝汤治疗虚寒的荨麻疹

虚寒是中医学上的概念,是指正虚内寒的症状,可有气虚和血虚之分,但是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致病。嘘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包括:头晕眼花、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治疗本类荨麻疹临床上常用的药方有: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

3.1小建中汤《金匮要略》指出小建中汤可以用于主治虚劳里急。小建中汤在桂枝汤的基础上芍药加倍,另外加入饴糖形成。芍药、饴糖能加强机体对桂枝汤药效的吸收,此方旨在从内里解决虚寒蓄积之疾,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

3.2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可以主治阴阳虚寒、阳虚偏重,效果明显[10]。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之上添加一两半黄芪形成此方,加强了药方益气固表的功效,因此本方具有比小建中汤更加优良的益气补虚的作用。

3.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本方对阴阳两虚、男子精液耗损、女子梦交等症状具有良好疗效。此方在桂枝汤的基础上添加龙骨和牡蛎形成,能够同时增阳补阴,使精气内存,具有良好的阴阳调和、潜镇摄纳的功效。

4.桂枝汤治疗表郁轻证的荨麻疹

表郁轻证为太阳病的一种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发热恶寒如疟疾、面有热色、身痒无汗等。药方主要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

4.1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具有去痰、解热、发汗的作用。此方以1:1的比例将桂枝汤与麻黄汤混合形成,桂枝麻黄各半能够在减弱体表浓郁阳气的同时使机体少量出汗,调和营卫、阴阳协同,治疗表郁轻证效用明显。

4.2桂枝二麻黄一汤:以2:1的比例混合桂枝汤和麻黄汤形成此方,主治体表阳气浓郁不解,但是热症比桂枝麻黄各半汤相较减轻。本方药效比桂枝麻黄各半汤来得轻缓,主要使机体体表微微发汗。

4.3桂枝二越婢一汤:越婢汤具有解表祛风、发汗利水的作用。本方以2:1的比例混合桂枝汤和越婢汤,能够同时对机体内外祛邪化热,使机体微微发汗,是一种表里双解的良方。

5.结论

由此可见,桂枝汤功效明显,类方可变性极高,增减不同的药材即可达到多种效用。其根本机理在于调和营卫、阴阳固气,因此临床上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不可缺少,掌握其精髓,万变不离其宗,对于荨麻疹的治疗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吴德鸿,谢志军,汪梅娇,等.《金匮要略》中桂枝汤类方治疗风湿痹病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3):241-242.

[2]倪永华,周艳,南志成,等.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12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1):99-100.

[3]李晓红,张书军,张晓菊.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72):6-7.

[4]姜勋,韩延华.浅析《伤寒论》中桂枝汤及其类方[J].河南中医,2010,30(07):631-632.

[5]李东海,张横柳,李勇.从三阴病论治慢性荨麻疹体会[J].四川中医,2009,27(2):107-108.

[6]刘迪,王敏,张小元,等.《伤寒论》经方治疗急慢性荨麻疹4例[J].中医研究,2009,22(2):41-43

[7]张苍.桂枝类方治疗慢性荨麻疹26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6):527-528.

[8]郭云霞,何赛萍.伤寒方治疗杂病案例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10):594-595.

[9]刘晶晶,张晓杰.张晓杰应用5伤寒论6方治疗荨麻疹经验[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1):776-777.

[10]姜红玲.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治疗荨麻疹60例[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