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房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精神病房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冉小冗

(汉中市精神病医院护理部陕西汉中723003)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房风险的防范及管理方法及技巧。方法:对我院既往安全不良事件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修订不足,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和防范措施。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和心理干预,我院安全不良事件的年发生率由过去的0.8%降至0.2%。结论:积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精神病房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及病房整体环境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精神疾病;自杀行为;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262-02

精神病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支配下,住院期间容易发生自伤、自杀、冲动伤人等行为而导致严重的后果。为此,我院从提高认识入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行科学管理,开展多种服务,取得了我市精神科住院精神病患者优质护理单位。现将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1.提高安全意识,充分调动积极主观能动性

1.1树立新观念,制定新标准

由于人们对精神病人有一定偏见,精神病人普遍存在病耻感,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和观念也受到一定影响,认为自己的工作低人一等。这种偏见无疑对护理服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加强对新护士思想观念及职业自豪感教育,每年定期开展“关爱精神病患者,理解精神病患者的宣教”等活动,科室提出以患者的心理需求来调整自己的服务标准,以优质的服务来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

1.2加强对新入职护士精神专科理论知识及风险防范技能的培训

新护士虽从正规学校毕业,但精神科专业知识较为贫乏,风险防范、安全护理工作将无从谈起。所以,我们每年对新护士进行系统的精神疾病知识培训,在继续教育中突出安全知识教育,使每一名护士都具备系统的精神专科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安全工作就有了主动性。

1.3总结典型事例教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对既往发生的安全管理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对典型案例,将其临床表现,自杀方式和背景,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后果及工作人员应吸取的教训,承担的责任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强化安全管理及防范意识,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2.1对护理人员进行道德规范教育

我们用道德规范来约束护士的行为,把安全工作真正放在第一位。制定了护理人员道德规范,要求尊重患者,不戏弄、不激惹、不变相体罚患者;对病史中不宜公开的内容不随便乱讲,以优美的语言和乐观的情绪去感召患者,以优质服务说明“疾病无贵贱,得病无选择”的道理,与患者建立平等互信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树立信心,战胜自卑,渡过危机[1]。

2.2强化执行力,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防范风险,重点在防。必须严禁将危险物品带至病房内,对此我们实行严格的安全检查、把好患者入院关,家属探视关,工娱疗返回关。护士接班后首先在病房内外进行巡视,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重要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2.3完善病房管理制度

建立休养员组织,从恢复期干部中选出队长和班长,由他们参于管理患者的生活,观察异常情况并和值班护士保持联系,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请休养员干部参加会议并提出建议。对环境中不安全因素、高风险患者及患者中不安全行为重点交接班。

2.4对患者进行动态风险评估,预知风险,制定措施,做好防范

运用风险评估工具,每周对患者的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外走风险进行评估,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进行重点交接班,重点巡回监管,必要时遵医嘱实施保护性约束。

3.总结经验,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3.1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做到针对性护理

我们将过去住院有自杀行为的病例资料整理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自杀与病种、精神症状、住院时间长短、服药多少、药物反应轻重、病前性格和遗传、有无精神因素和自知力恢复程度、工作人员的班次和责任心有关[2],根据这些规律我们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病情较重的新入患者,注意管理方法和技巧,提供热情服务,使其尽快适应陌生环境,减少紧张、恐惧心理,对治疗期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健康教育,介绍与疾病相关知识及药物作用,对自知力恢复患者及时进行心理护理,鼓励参加集体活动,帮助他们总结过去,指导未来,增强生活勇气和工作信心。

3.2掌握情绪规律,实行分期护理

如新入院患者相对较重,此时患者警觉性强,对立情绪重,不安心住院,不适应住院环境,寻机逃跑、伤人毁物,拒绝治疗者较多。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的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可有一定程度的焦虑、烦躁情绪,此时患者自知力尚未恢复,有可能加重其自杀念头;当自知力恢复后,患者常为疾病的影响和出院后的生活担忧,继而出现抑郁情绪,这种抑郁情绪自我掩饰性很强,自杀成功率较高。所以我们在分级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分期护理内容,取得了显著效果[3]。

3.3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心理需求,开展满意性护理服务

通过对恢复期患者的心理需求问卷调查,发现患者最担心的是今后的前途、出院后的工作、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这些问题如不能正确对待,多出现悲观厌世的想法,对此我们向患者宣传精神卫生常识,心理调适技巧,防复发措施,通过多种手段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满意度。

4.加强心理护理

4.1鼓励患者宣泄其不良情绪,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用恰当的途径及方式宣泄其不良情绪。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心理问题的症结,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进行疏导,改善其不良及歪曲认知。

4.2充分发挥休养员座谈会效应

定期召开休养员座谈会,请恢复期患者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刚入院时的想法和如何配合治疗,正确对待药物不良反应及治愈后的愉快心境,使患者增长知识,增加欢乐,增强信心。

4.3做好患者出院前的心理指导

病人出院前心理负担较重,会产生急于出院,又害怕出院的矛盾心理。根据这一特点,结合个体具体情况帮其分析原因,引导其学会自我调适,摆脱病态形象对心理的影响,以新的姿态回归社会。

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和心理干预,我院安全不良事件的年发生率由过去的0.8%降至0.2%,效果良好。综上所述,精神病人容易发生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外走等安全不良事件,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地去识别风险,有针对性的去防范风险,有效控制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及病房整体环境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淑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261-262.

[2]孟祥飞,尹丽萍,苑永攀.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分析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9):27-28.

[3]徐继美,王云仙,高自萍.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阅读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3,12(03):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