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3
/ 2

浅析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仲露

上海苏尔寿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200245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各领域企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各企业逐渐开始按照融入国际化、遵循宏观市场经济原则的模式来进行相应的战略部署,而这种企业战略管理形式的出现,必然是现代企业紧跟时代发展需求的直观体现。但与此同时对比发达国家较知名的企业战略管理,我国企业战略管理水平整体有限,在实践期间受各方因素影响往往会衍生一系列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十分不利于企业正常运营和后续发展。因此对当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问题做好全面分析,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便显得极为必要。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从现实角度出发来看,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市场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使得各企业必须根据实际信息,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运维发展战略,保障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而企业战略管理则是其得以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管理可以有效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职能任务及工作规章,达到优化配置企业资源的目的。

一、企业战略管理内容要点

企业战略管理本质上是为了企业后续能够快速、平稳、高效的运营发展所制定的方案计划,它所包含的企业发展方向,收益指标、经营过程等标准要求都是战略管理内容的直观体现。在具体实际操作期间相应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情况,设置合理的战略发展路线和发展目标;在了解企业现有状况基础上,积极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工作分配及任务,以此快速引领企业在预期时限内达到总体战略目标,确保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企业战略管理的普及推广也与当今时代大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社会各企业各行业之间的竞争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角逐”效益模式,整个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管理必须从传统的根据市场反应被动式调控,转换为以高科技为核心,主动开发并选择多元化企业发展战略管理路线,以此才能确保企业发展不会被“时代”所淘汰[1]。

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要点则主要表现为在制定及实施时必须从宏观层面出发,以企业实际情况为中心做好合理的评估预算,注重企业本身有效资源共享合作的高效利用,继而充分地保障整个企业战略管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避免形式化设置或者考虑不周全所引发战略部署不合理,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二、企业战略管理价值意义

企业战略管理价值意义即企业主动根据新时代背景特点,通过分析自身实况来明确后续发展趋势,以此制定出长效的、利于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最终使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往往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前提下,也存在一定风险因素;比如战略管理本身便是一项全局化、系统化的工程,前期所需投入各方资源极多,一旦前期任意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企业财务甚至经营上的困难,这便对企业战略管理方案及实施的过程提出更高标准要求,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策略时必须要突出机遇转化、优势利用、风险规避的特性,以便保障整个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开展的流畅性和专业性。由此可见,企业战略管理价值意义在于本身方案所表现出的全面性和层次感更加清晰,可以引导企业实时、准确地对相应市场环境存在的风险因素和机遇做合理分析,在优化企业内外资源配置的前提下,使企业发展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达到预期实现。

三、目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1、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自身战略管理素养较低

目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问题相对较为明显,比如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自身战略管理素养相对较低,使得整个企业战略管理开展的流畅度和专业度无法有效体现。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大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基本都将工作重心放在企业日常运营业务上,自身对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内核以及方法选择上缺乏完备的、系统的客观认知。与此同时,目前企业管理人员过度追求成功经验的管理方案,无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目标做合理定位,使得整个企业战略管理工作无论在规划还是执行期间都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2、企业战略管理机制及模式固化明显

企业战略管理机制及模式固化明显也是目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大背景下,合理高效的国际化战略管理方案是提高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国内多数企业进行战略管理机制及模式设置时,基本都是按照固有的方式流程进行模式化工作,使得最终战略管理很难适应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战略管理往往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创新规划以确保企业后续运营发展思路能够清晰地得以体现。但相关战略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不足,思维创新能力不达标的情况相对较为突出,企业内外部环境会根据当今时代发展时刻处于高速变动的形态,而此期间无法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合理创新的设定适合企业发展阶段的战略管理方案部署,只是单纯地按照固有理论战略管理机制和模式构建,反而会使企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

3、战略管理规划功能及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企业战略管理本身便是一项系统化,且专业性较高的工作,要想最终战略管理效果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要求,必须保障战略管理规划功能及作用能够充分得到发挥。但大多数国内企业在制定落实发展战略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应管理人员无法适当调整自身工作重心,轻视甚至忽视后期规划的具体实施控制等,都会致使企业战略管理实质效用无法发挥,战略价值也会因此无法得到有效体现。最为常见的现象比如某个企业制定了完备的发展战略,但却没有针对战略具体实施控制的衔接体系,整个战略管理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致使企业战略成果反馈极为有限,战略管理规划功能及作用也随之失去实质性效用,随时间推移所制定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也逐渐沦为摆设[2]。

4、战略管理理念滞后实施效果低于预期

战略管理理念滞后实施效果低于预期作为目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中较为常见的问题,通常企业战略管理必须体现出全局性,战略规划制定必然要突出企业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但与此同时也必须重视战略管理过程中的局部活动,相应管理者要时刻协调战略管理局部与整体的内在关系。但部分企业受制于现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尤其单纯依赖技术的加工企业其本身内部资金链较为脆弱,发展规模受限性明显,几乎很难承受来自外界的风险因素,这便致使相应企业对于战略管理理念仍是按照单纯的短期逐利原则进行方案制定,这便使得企业战略管理的长远规划价值很难体现,最终战略实施效果远低于预期,同时甚至会造成企业经营加速衰退的状况发生。

四、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1、建立高效专业的企业战略管理团队

针对目前国内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专业的应对策略时,主要从建立高效专业的企业战略管理团队做起。注重国内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自身战略管理素养较低的情况,企业相应部门可实时组织专项培训任务对企业领导者及管理人员做全面培训,比如周期性聘请专业大学讲师授课,逐渐提升企业管理者的战略意识和战略素养,不断丰富并完善企业管理人员战略管理知识储备,也可结合企业类型来寻找同领域运维发展品质靠前的明星企业,主动将企业管理人员送去学习。以此通过这种内外结合形式逐渐让企业管理人员客观了解并掌握战略管理的实质性价值作用;继而在有限时间内逐渐建立一批高效专业的企业战略管理团队,确保企业战略管理方案制定及实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能够充分得以体现。

2、融入信息处理系统完善企业战略管理机制

融入信息处理系统完善企业战略管理机制,注重企业战略制定是否专业合理基本与其信息收集利用有直接关系,利用大数据信息处理系统分析企业自身内部经营发展信息、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市场数据等,以此为企业战略管理机制的创新设定和优化部署提供有利参考依据。比如利用信息处理系统快速高效地对企业自身发展现状做全面比对,逐渐找出适用于企业后续发展方向的战略模式,准确分析行业中存在的新利润增长点,保障企业战略管理规划章程不会出现模式化、固定化设置的情况。

3、充分发挥企业战略管理功能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战略管理功能作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确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要全方位围绕企业战略总体目标而展开相应工作,企业战略高度直接决定管理层级跨度,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企业战略管理功能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因此结合实际,合理精简创新企业管理层级,确定具体跨度信息便显得极为重要;按照提升企业管理人员自检意识,加强企业执行落实力度的形式保障企业战略管理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特性,并针对不同战略管理环节进行实时功能划分,做好专业的监督措施和成果反馈设定,以此使企业战略管理功能作用充分得到发挥,确保其最终实施效果完全达到预期[3]。

4、更新理念明确战略管理效果及其实质性价值

更新理念明确战略管理效果及其实质性价值,此期间企业战略体系制定和落实必须根据企业自身行业类型和内部结构特征而定。突出战略管理从制定到成型再到执行和后续监督调整的全程动态信息展示,实践期间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更正以确保整个企业战略管理效果和体系弹性价值充分得以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可以看出在实践期间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前期做好全方位的调研工作,按照现今时代发展需求“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实况的战略管理方案,并对其进行全程的监督动态把控,才能保障最终企业战略管理效果达到预期要求,这也是我国企业战略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进步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袁婕.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4):223.

[2]肖敏芳.关于企业战略联盟分化风险的成因及管控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6):120-121.

[3]王林.关于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2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