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动感”历史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打造“动感”历史课堂

王剑

河南淅川县一高王剑

传统历史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一本教案、一支粉笔,满堂灌,教学内容照本宣科,考试内容机械枯燥,使历史课枯燥乏味,生硬呆板,气氛沉闷,学生厌学,学生被牢牢地束缚在“用心听老师讲,按老师讲的练”的模式里,学生由“填鸭”变成“练鸭”、“考鸭”,最后变成“板鸭”,学生思维受到限制,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课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提倡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创新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给传统教学提出严峻挑战。因此,只有打造“动感”历史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厌学”到“乐学”,由“学会”到“会学”,在“动感”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感受历史,体验快乐。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的实质是教学生学,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还要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教学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思考这节课学生应该学会什么,采用哪种学习方式效果最佳,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互动,如何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如何让学生在探索中创新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课前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走讲教材,认真研读教材,弄清楚教材编排的意图,体会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出现什么问题,把预想的问题一一列出来。同时,还要总结本节课涉及到哪些已学内容,学生是否忘记,以便适时进行知识纵横联系和温习。二是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预习情况,把握学生的疑难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据此迅速调整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方式,创设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动感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接受新知,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教育无处不在,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老师,更是学生生活和做人的良师益友,在教学的每个细节中都要想办法为学生创造激情的思维平台,让他们在自主、合作、创新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二、巧妙导入,创设激情课堂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好的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内在动力。可以说,课堂导入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有经验的历史教师总合巧妙的利用导入,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导入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能产生强烈兴趣的人或事。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这一专题时,鉴于学生都喜欢周杰伦的歌,我特地播放他的《青花瓷》,并请学生演唱这首歌,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其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这样具体化、形象化的解释,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自信创造奇迹,自信使每个学生必然走向成功。

三、倡导对话教学,师生相长

打造动感课堂,必须倡导对话教学。课堂上简单的师生问答,并不是真正的对话教学。真正的师生对话,是指蕴含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诉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平等交流,双向沟通,共同学习,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物质的共享。它不仅表现为提问和问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对教学而言,对话教学意味着师生互动,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理解、相互质疑,最终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学习者,即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对话是意味着心灵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彰显、创造艺术的激发,是专业学习、生命活动、自我实现的过程。对话内容可以是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是学习中的疑问、生活中的感悟和人生价值观思考。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产生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创新能力。

在师生对话中,师生共同探讨,形成共鸣和碰撞。共鸣形成共识,碰撞会激发思想的火花,学生获得了发展,教师也从教学中获得新的提高,师生相长,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四、开展历史活动课,打造高效课堂

历史活动课是新教材新增的课型,它是历史课堂教学向课外的必要延伸,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实践性、创新性、教育性、开放性等显著特点,是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也是引导学生由“个体的人”向“社会的人”转变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提倡开设历史活动课,学生在活动课上,既可创作历史小论文、历史手抄报、编辑历史课本剧、历史小说创作、历史漫画、历史故事演讲等,也可以做历史调查报告、历史探究、仿制历史文物等。活动课有一个大的原则,即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并不是无事可做,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合作者,更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必须明确指出活动的要求,提出参考意见进行指导。当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的得与失,总结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利于以后更好地开展活动。另外,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赏识与鼓励,对每个学生的思维火花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活动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励学生自觉学习、乐于学习的愿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参与学习。

新时期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课堂。我们要努力打造“动感”历史课堂,创设激情氛围,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阵地,使历史课充满激情和魅力,从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在历史的海洋尽情畅游,使历史知识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快乐音符。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激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