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姜彪佘玉雪姜运昌

(大庆市第二医院163461)

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晚期难治性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分析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自2015年3月—2017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为三线化疗以上,对患者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该次参与研究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但该次未出现完全缓解的患者,A组、B组、C组ORR分别为50%、61.33%、53.33%,B组与A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意义(P<0.05);DCR分别为83.33%、90.00%、76.67%,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安全性均较高,本次观察中,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且基本为1~2度;以恶心呕吐、乏力、肌肉关节痛等症状为主;较严重时所表现的不良发应主要以血液毒性为主。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价值大。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ofalbumin-boundpaclitaxelinthetreatmentofadvancedandrefractorybreastcancerandtoanalyzeitssafety.Methods90patientswithadvancedandrefractorybreastcancerwhoweretreated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5toApril2017wererandomlyselectedasthestudysubjects.Allpatientsweretreatedwithalbumin-boundpaclitaxel,andtheclinicalefficacyandadversereactionsofthepatientswereobserved.ResultsThepatientswhoparticipatedinthestudyhadgoodtherapeuticeffect,buttheORRofgroupA,groupBandgroupCwere50%,61.33%and53.33%,respectively.TheDCRofgroupBwas83.33%,90.00%and76.67%comparedwithgroupAandgroupC(P<0.05).ThedifferencebetweengroupBandgroupC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Inthisobservation,theadversereactionsofthepatientswereless,andwerebasically1-2degrees;nauseaandvomiting,fatigue,muscleandjointpainwerethemainsymptoms;inmoreseriouscases,themainadverseeventsshouldbebloodtoxicity.ConclusionAlbumin-boundpaclitaxeliseffectiveandsafeinthetreatmentofadvancedandrefractorybreastcancer.

[Keywords]albuminboundPaclitaxel;advancedrefractorybreastcancer;efficacyandsafety

紫杉醇是一种临床较常使用的广谱抗癌药物,对于多种肿瘤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但是传统紫杉醇类药物运用于临床治疗时由于其较难溶于水,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同时一些特殊溶剂具有毒性,增加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的发生[1-2]。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一种新辅剂型紫杉醇,为探讨其在晚期难治性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分析其治疗安全性,现分析2015年3月—2017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90例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该次的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入院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确认为术后复发或转移,其年龄在18~80岁之间,平均年龄(53.26±4.7)岁,其中59例为浸润性导管癌,25例为浸润性小叶癌,其余6例为单纯癌;处于绝经前期患者34例,绝经期后患者56例;78例患者出现内脏转移,主要转移部位包括软组织、骨、肺、淋巴结、肝脏及脑。该次研究对象中不包括以下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有相关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所有患者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同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根据使用治疗方案不同讲入选患者分为3组,其中采取白蛋白结合型紫衫醇单独化疗者作为A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作为B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化疗作为C组,每组共30例患者。A组患者年龄为28~55岁,平均年龄(40.8±6.7)岁,产次1~4次,平均为(2.2±0.4)次,B组患者年龄为29~56岁,平均年龄(40.7±6.8)岁,产次2-3次,平均为(2.6±0.3)次,C组患者年龄为30~54岁,平均年龄(41.4±6.9)岁,产次2~4次,平均(2.7±0.5)次。3组患者在年龄、产次上大致相同(P>0.05),具有可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所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由AbraxisBioScience,LLC.公司生产,用药前不进行相关抗过敏处理,仅适量使用相关药物预防呕吐及恶心,根据说明书对本药物进行溶解。A组:于化疗周期的第1、8、15天进行给药,剂量为100~150mg/m2;B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法同方案一,卡铂ACU为2,并于第1、8天进行静脉滴注;C组:于第1、8天静脉滴注100mg/m2。同时给予1000mg/m2吉西他滨静脉滴注。28d为1个化疗周期,共进行6个化疗周期。

1.3观察指标

采用RECRST判定标准[3],对该次治疗结果进行判断,其中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缓解(PR):所有目标病灶长径总和显著减小,超过30%;疾病稳定(SD):未出现新病灶,同时目标病灶有所缩小,但程度不显著;疾病进展(PD):治疗期间发现新病灶或目标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其中客观缓解率(ORR)为CR与PR所占的比例;疾病控制率(DCR)为CR、PR、SD总和所占比例。采用NCI-CTC4.0标准[4]判定此次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标准分主要在1~4度之间。

1.4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并作χ2检验,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

2结果

2.1临床疗效

通过观察,该次参与研究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但该次未出现完全缓解的患者,3组的ORR分别为50%、61.33%、53.33%;DCR分别为83.33%、90.00%、76.67%。

2.2不良反应

通过临床数据总结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独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还是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化疗,其治疗安全性均较高,本次观察中,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且基本为1~2度;以恶心呕吐、乏力、肌肉关节痛等症状为主;较严重时所表现的不良发应主要以血液毒性为主。

3讨论

作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率非常高,并不断呈现出上升趋势,为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于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其治疗病程较长易反复,且对多种药物表现出耐药性,因此对于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十分有限[5]。

紫杉醇是一种从紫衫树皮中所提取出的疏水性化合物,其可以稳定微管并抑制解聚,从而可以抑制有丝分裂期微管动力学,破坏纺锤体形成并妨碍染色体的定位,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其是临床治疗妇科肿瘤的常用药物,一般应用于临床的紫杉醇主要以无水乙醇、聚氧乙烯蓖麻油为载体的溶剂型紫杉醇,在运用过程中易引起不良反应,同时会降低药物量效关系,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为改善这一情况,临床对其进行改造,目前临床较常用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将直径为130nm的白蛋白与紫杉醇相结合而制成的一种全新的制剂,白蛋白与血管内皮细胞膜表面相应受体相结合,将紫杉醇通过胞吞的作用转入细胞内。有研究发现,白蛋白能够促进肿瘤细胞摄取更多的紫杉醇,提高治疗效率[6-7]。

通过该次观察,该次参与研究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但该次未出现完全缓解的患者,3组的ORR分别为50%、61.33%、53.33%;DCR分别为83.33%、90.00%、76.67%;治疗安全性均较高,该次观察中,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且基本为1~2度;以恶心呕吐、乏力、肌肉关节痛等症状为主;较严重时所表现的不良发应主要以血液毒性为主。与凌扬,徐建忠,杨全良等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可见,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价值大。

参考文献

[1]梁旭,李惠平,邸立军,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4(11):836-845.

[2]杨勇昆,牛晓辉,张清,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人骨肉瘤OS-732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42):24-26.

[3]黄少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珠单抗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4(8):620-623.

[4]陈凌翔,孙小峰,石林,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联合替吉奥(S-1)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3):936-938.

[5]尹晓东,姚嫱,李维廉,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7):1449-1452.

[6]廖富毅,杨劼,潘瑞琳,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13):801-803,807.

[7]曾冬香,毕延智,凌扬,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1,37(21):2508-2510.

[8]凌扬,徐建忠,杨全良,等.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