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论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李宇宁

南宁市古今园林规划设计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现如今,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得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与关注度越来越高。毫无疑问,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的心情愉悦,人们也就更加渴望能够拥有更美好的生活环境,这就对园林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现代的园林景观在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上,对古代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与方法有所传承,但是同时,也根据现如今的生活习惯进行了科学的创新。本文就将现代园林与古代园林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的传承与创新之处,同时举例分析,为园林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传承;创新

伴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自身所居住的环境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为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挑战。现代园林的设计要求,既能够理念前卫,又能够节约环保,这些都将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现代园林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了古代园林景观在设计中的优点,同时,也对这些优点做了更符合时代的创新,目的就是要推动现代园林景观发展,打造出更适宜人类居住的景观环境。

1.景观设计的传承

1.1传承巧于因借的内涵

设计理念是景观设计的核心与灵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它能够赋予园林景观一种别具一格的内涵。在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中,“巧于因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设计手段。这种设计手段一般会通过借景、隐景、漏景、夹景等方法,形成一种实与虚、藏与漏、内与外等传统的景观,这种景观特色通过一种对比的方法,来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景,也正是这种独特的效果,使得在现如今的景观设计中仍有借鉴。

1.2传承以小见大的方法

中国人自古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是受这种情感的支配,人们不断的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力争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出将万千山水融于方寸之间的意境。为达到这种景观目的,古典的园林设计一般会通过叠加空间的层次、欲扬先抑、曲径通幽等方法,来使得在悠闲的园林中,获得更有层次的美感,最终实现一种以小见大的园林艺术效果。暗与明、小与大、合与分不断交替其中,会有一种忽而山穷水尽,忽而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极富层次与韵律的空间造型,会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想象,打造一种独特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园林设计。

2.景观设计的创新

2.1景观设计的理念创新

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园林景观已经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园林景观的建设也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景观设计理念也就一次又一次的被提出。但是,不管是哪种理念,其精髓都是在探究现代景观设计审美、打造现代文化理念、创造和谐构图布局的基础之上,取中国传统古典园林设计之精华,融入到现代园林艺术的创造之中,通过一种创新重组、化繁为简的方法,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精髓,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2.2景观设计的方法创新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惠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园林景观也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融入现代科技。纵观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既综合了古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法,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时尚元素,这种融合,就使得现代园林设计更加自然,同时,也使得现代园林更具欣赏价值。在古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更加关注空间的布局,以及自然景观的组合,如山与水的搭配。园林景观发展到现如今,仍然要在设计方法中重视空间以及自然景观的布局与组合,与此同时,还增加了其他的现代科技元素,这种方法就对园林景观的设计起到了一个升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为园林景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现代园林景观增加了新的元素与新的意境。

2.3景观设计的植配创新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搭配是重中之重,植物搭配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美观与否。现代园林设计师都十分重视植物的搭配设计,想要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景观造型,就需要在植物的选择,布局等搭配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同时,还要将植物的搭配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入口。古代园林设计的景观搭配通常会因地制宜,结合自然景观,使园林景观更加适宜,让人身处其中更加舒适。因此,这种设计就依赖于自然植物的生长模式与方式。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除了要注重自然植物的生长模式,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的植物搭配方法,利用现代科技对植物进行适当的培育与养护,使其更符合现代设计中的美感需要。

3.景观设计案例

3.1案例背景

以广西南宁青秀山兰园为例,该景区地处广西南宁市的东南面,青秀山风景区内,靠近风景区的北门。该景区规划面积达到了320亩,目前,园区内种有蝴蝶兰、建兰、兜兰等兰花种类363种,景区内的植被总数量达到了30余万株。青秀山兰园以兰为代表,该景区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上领先的兰花专业种植园,同时,它也将成为广西省,甚至是全国范围内,最大的兰花自然生态园,成为该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提升旅游景区的资源环境。

3.2规划思路

该景区在设计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洋兰进行造景,利用国兰树立文化氛围,利用药兰推崇养生观念,在三条主线的贯穿下,巧于因借,利用景区内自然原有的岩石、树木、水流等条件,采用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等借景方法,打造出以小见大、出人意料、景像曼妙的生态意境。在生态建设的修复上,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方针,利用山体缓坡的地形特征,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通过优化梳理形成优美生态的景观湖水。

3.3设计要点

3.3.1自然生境

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以自然为依托、以人为本是园林景观的最基本要求。

(一)怀石叠瀑

此景不由得有故事,它的发现是在现场清表发现的,开始庐山真面目只外露少量的石面,通人工的一点点的细挖,它呈现出了一大片巨石,园林人的发现,那就有园林与自然的融景,分析现状地形、水纹等自然条件,就有了以巨大石景为依托,与流水相结合,通过自然高差把上部现有水源引水至其上,再沿着岩石面层逐渐跌落,形成丝薄的叠瀑,汇入下部的水池当中。远远看去,在保留古榕旁巨石被水潭溪流所怀抱,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故取名曰“怀石”。巨石上方水溪跌落处设置自然汀步,人漫步其中潺潺的流水与绿色植物从脚间滑落,使人近距离地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同时该景点为全园的主入口,整个环境古朴清雅而又不失灵动活泼,给入园的人们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二)空中花园

位于兰园入口左侧的高地处,主要通过高大雄伟的现状保留板栗树林,分析它的树皮、树型,满足附生兰花要求,组合搭配形成绿色穹顶的空中花园景观效果。借此形成全园的视线中心,远可吸引四方人流,近可让人驻足休憩。同时围绕树的周边利用垂挂,悬落等方式与枯木组成小景,下层空间也以地生兰和腐生兰为主景搭配各种景观元素,利用现状地形和树木通过园路、置石、花带等组织游线,分隔空间,让其在环境中与兰花相互自然映衬,使游人能够在这样大尺度的景观中也能欣赏到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等独特细致及亲密接触的兰花景观的效果。

(三)翠屏兰香

现状踏勘调研时,它原来是一片阳光明媚平坦的土坡,上面种植着玉米、红薯、瓜菜等农作物,但你穿梭于周围陡峭浓密的树林出来时,看到此景,你心中就有了必须要一片开阔休憩的空间,自然就有此景点。我们没有做过多的开挖,顺着原有地形山势,优美的微地形就呈现出来了,结合现状的几颗大树和浓密的背景林及周围其他景点,形成在兰园中围合的大草坪活动休憩空间,从心理、功能、景观等以人为本体现小中见大与现代园林理念的融合。

3.3.2文化营造

植物专类园,如何体现兰花的文化?设计重点以“国兰”为切入点,营造以植物为主景的院落式兰苑。

兰苑,是国兰文化科普展示的庭院区域,是一处以打造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的文化符号为主题的园中园,园林空间布局呈现古典造园韵味,借鉴了古典园林中虚实结合、半遮半闭的造景手法,采用开放式的设计,通过结合景观布置亭、廊、轩等古典园林建筑及景墙错落的形式将其与外部环境切割划分,通透中形成过渡。内容布置上,重点打造国兰的植物造景及其文化特色,将中式写意山水园的造景手法融合其中,将古典国兰艺术的文化符号和形态特征反映在园林建筑、置石和小品中,同时加强对国兰品种的配置和展示,选用的主要兰花品种有墨兰、蕙兰、建兰等国兰50余种,借此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以此衬托古典园林的传统韵味,形成浓郁的中国风院落。

3.3.3科技造景

(一)天水造仙境

设计在兰园全园布置了雾化自然的景观,以此模拟了山林植物群落环境中云起雾落的自然现象,游客在雾森弥漫中体验园子,仿佛感觉自身属于这芸芸大自然的一部分,殊不知这雾化的水滴是源于兰园中所设计布置的雨水利用系统。雨水落入兰园当中,经过林地植被、旱溪、花田、叠水等自然化的“净化设施”,最终以较为洁净清澈的状态汇入园内最大的两个水体:兰湖与芳池,经过两湖中所藏设的潜水泵,将水抽至兰园高处密林中的高位水池做进一步过滤沉淀处理,经此净化的雨水得以应用于园区内绿化植物的浇灌以及雾森系统的供水。也既将天赐之雨露,通过与园林设计相结合,打造出惠及兰园植物生长和游人体验的生态景观,提升兰园的园林品质。

图7:兰园雾化自然景观

兰花基因库

兰花大多长在高山峻岭,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的高山草甸,到处都有兰花美丽的踪影,由于兰花的种类不同,原产地气候条件各异,生态习性不同,其栽培管理方法也因而不同,总体而言,对气温即是温暖为主,热带的怕冷,寒带的怕热,温带的冷热都不能过大,因此要展现适宜各个气候带生长的兰花品种,必须要在室内创造一个适于兰花生长的、光照、温度和湿度都符合其生长条件的小气候。由此基因库应需而造,集科普科研、观赏休闲为主的景观片区,以建立兰花基因库为依托,通过兰花温室馆的建立,在满足兰花生长气温环境的需求下,以筑山、朔谷、理水等园林手法营造自然地理生境,引入各地丰富兰花品种,打造全园兰花培育、更迭、展示的“心脏”,从科技角度将兰园定位和档次进一步提升。

3.3.4生态海绵

园中的海绵建设是低影响开发、是生态修复——园林对水的梳理。我们由原来的雨水随意排放对环境的冲刷水土流失、设计的场地用三面光的排水沟直排未考虑地下水的补充等对雨水的放纵,本项目通过园林的手法与生态的建设完美结合。

(一)沟壑与旱溪

兰园位于山体边坡之地,园内林下的空间在雨水常年冲刷下形成道道自然的沟壑。由于景区的逐步开发,使得汇入兰园沟壑内的雨水含带大量杂质,最终形成淤沟泥壑,严重影响自然景观,更有甚者影响山体坡面的水土安全。设计经过对现场环境的踏勘与分析,放弃了采用截水沟这种人工化浓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改而选择采用自然化的景观处理手法来改造这些沟壑,也即将其打造成一系列隐匿于背景林当中的自然旱溪,改造时充分尊重其自然的溪涧状态,不硬化,不设管涵,仅仅辅以卵石来勾勒其基本线条以及过水面的铺设,加之耐阴湿生植物的搭配种植,使得整体景观与周边山林相互协调融合,透露出自然野趣的意境。同时,旱溪也发挥了缓冲初期雨水汇流的作用,卵石的阻隔,减缓了雨水的流速,使得汇入的雨水不再呈现磅礴冲刷之势,而显涓涓细流之美。

(二)土坡与梯田花园植物

现状山体的边坡处,水土流失较大,不利于保水,往往不不利于种植兰花等植物。设计从广西传统山地耕种水田作物的环境得到灵感,通过竖向设计的改造,使之形成梯田式的地形,用孔隙率较高的火山岩替代土墙进行围合,形成层级的田洼地形,有利于雨水的蓄积、缓冲、渗透,营造适合兰花生长的水润环境,而火山岩的运用除了切合兰花的附生特性外,还发挥了其渗排的良好功能,避免花田内雨水蓄积过多,损伤植物。

(三)山谷凹地与层级湖水

青秀山北麓由不同的山岭谷地组成,落下的雨水由这些自然的分水岭形成了兰园区域内的三条比较大的水系:分别是紧邻北门背部的北门水系,以兰园兰湖为最终点的兰湖水系,以兰园芳池为最终点的芳池水系。此三大水系在设计时均运用垒石叠水的形式来处理高差问题,使之形成系列的跌级湖景,是典型的立体湿塘景观。山泉雨水等经由不同的大小湖面逐级跌落,水流通过层级间所设计的水湿生植物得到净化,在此过程中不断汇入、过滤、净化,进而溢出进入下一湖面。设计以此叠石理水的园林造景手法模拟兰园自然景致,呈现出一派高山流水的清雅意境,借以此衬托兰花高雅恬淡的风骨之情,既净化了水体,又净化了人之心灵。

图5:兰园跌级湖面

结束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事物的审美水平也随之提升,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源。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艺术,一项为人类创造优美生活环境的艺术。从目前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状况来看,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发展得益于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同时也要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取其长,补其短,这样才能把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继续发扬,推动中国景观设计进入更长远、更健康的发展轨道。本文所提出的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实际案例,是对景观设计传承与创新问题的具体分析,对现如今的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周强.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现代园艺,2018,(8):104.

[2]王欣,陈云文,傅凡,等.中华民族风景园林传承与创新行动杭州倡议:传承民族传统,建设山水城乡[J].中国园林,2018,(1):66.

[3]王瑄.园林景观设计传承与创新[J].建筑·建材·装饰,2017,(5):141-142.

[4]吕茵.景观设计地域性传承与创新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5):1491.

[5]章姝怡.新中式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创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2615—2615.

[6]王小莉,严维媛.传统园林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传承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4340-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