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联合环磷酰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沙利度胺联合环磷酰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魏翾娣

(四川省骨科医院综合内科ICU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探究沙利度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SLE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给予对照组环磷酰胺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在肾功能指标及免疫指标上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组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gA、IgG、IgM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C3、C4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有效改善SLE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同时能恢复免疫功能,药物安全性高。

【关键词】沙利度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功能;免疫指标

【中图分类号】R59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147-0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下产生抗体及抗体抗原结合物作用于靶器官易导致器官功能的损伤,肾脏作为反应作用最为强烈的靶器官在自身免疫下易造成狼疮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1]。临床症状表现为全身水肿、不同程度的浆膜腔积液、高脂血症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沙利度胺最初作为镇静剂开始在临床上使用,随着药物的研发拓展,沙利度胺在免疫调节与抗炎的作用受到了关注[2]。因此,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采用沙利度胺治疗SLE,并探究药物对患者肾功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照2003年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3],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确诊的红斑狼疮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在27~70岁,平均年龄(66.3±4.8)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46±1.5)年。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在28~72岁,平均年龄(67.1±4.3)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67±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红斑狼疮;②年龄≥18岁,均为已婚,并有子女及无再生育愿望;③尿蛋白>1g;经患者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妇女;②严重心、肝、肾等器官性疾病;③急性风湿及类风湿性等疾病;④对使用药物过敏者。

1.3治疗方法

给予治疗组患者口服沙利度胺片(常州制药厂,国药准字H32026129),首次剂量控制在100~150mg/d,两周后,根据患者病情状况适当减少剂量至50~75mg/d;同时将注射用环磷酰胺按照体表面积每次500~1000mg/m2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输入,每月一次;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1~2mg/(kg·d),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减量。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输入环磷酰胺及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用法用量与治疗组相同。治疗时间为6个月,并在治疗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检验外周血液,并评估患者肾功能情况。

1.4观察指标

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液,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水平以评估肾功能情况;比较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以评估免疫功能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肾功能各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在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水平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SLE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自身免疫、激素及客观环境等因素有关,且病情呈现阶段性反复或交替发作[4]。临床上治疗SLE以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为主,但药物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产生细胞毒性,影响到患者的生存率。

沙利度胺作为一种谷氨酸衍生物,常用作镇静剂。王俊等人在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报道中提到,沙利度胺能有效改善SLE引起的皮肤损伤,皮损3~6g个月内治愈度达到73.2%,治疗有效率高达95%[5-6]。沙利度胺药物作用能抑制TNF-α,IL-1、IL-6、IL-8细胞因子活性,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引起反馈作用,B淋巴细胞活性增强,大量分泌IgA、IgG、IgM。此外,该药物作用还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趋化。夏金华在有关研究中提到沙利度胺治疗SLE临床疗效良好,经过8周的治疗,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7]。本病例结果可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血清补体C3、C4恢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补体下降与SLE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可见在沙利度胺的治疗下,补体水平提升明显。此外,治疗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水平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可见沙利度胺能有效改善SLE肾功能损伤。

综上所述,沙利度胺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能有效改善机体肾功能及免疫功能,药物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耿坡.来氟米特、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5)05:506-507.

[2]栗玉珍,何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指标的诠释[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08):754-756.

[3]杜为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免疫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4,09(17):39-40.

[4]穆克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血清免疫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12(05):627-630.

[5]王俊,杨新斌.沙利度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05(22):3378-3380.

[6]张鲁宁.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2):36-37.

[7]夏金华,林万飞,谢丽燕,廖传英.沙利度胺与泼尼松片分别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BAFF和IL-21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6):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