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卫志军

卫志军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上秦镇下秦中心小学734000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校,由于受家长素质、家庭环境、学校条件局限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与大多数农村学校一样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阅读时间较少。从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普遍偏少。无论是学习日还是双休日,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只能保证10分钟左右的课外阅读时间,学习日内坚持课外阅读30分钟的仅占22.5%,双休日内坚持课外阅读30分钟的也仅占38.5%,每天坚持课外阅读1小时的更少,学习日内仅占1.5%,双休日内也仅占8%,而平均每天坚持课外阅读2小时的,学习日内为0,双休日内也只占4.5%。

2.阅读量不大。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极小,学生学习日内每天只能坚持阅读300字至1000字,双休日也只能坚持每天阅读500字至2000字。

3.阅读内容不精。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教辅类书籍为主,如《字词句段篇章》《同步作文》及其他教辅类报刊等。除此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满足于入眼不入脑的浅表性阅读,满足于过眼云烟式的娱乐性阅读,满足于缺乏精神营养的快餐式阅读,而对那些真正能滋养心灵的经典书籍却少有问津。

4.阅读效果不佳。为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笔者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指标为调查项目,通过数据整理,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佳。如背诵“课标”推荐的70首必背古诗文,能背10首的占61%,能背20首的占27.5%,能背30首的占9.5%,能背40首的仅占2%,能背50至70首的为0;通读长篇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骆驼祥子》(也仅是阅读影视文学)之比分别为86%:12.5%:14%:0;对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学生仅读其中的少数篇目,无人涉猎整部书籍;而深受都市儿童喜爱的《草房子》《长袜子皮皮》《彼得·潘》《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等儿童文学作品,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坦言“没听说过”。种种数据表明,学生的阅读效果离“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

为此,我所在的农村学校在加强师生阅读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有效指导”课堂阅读

专门设立设置阅读指导课,任何教师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占用阅读指导课。在阅读指导课上,要求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基础保障。我们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以下方法:一是阅读方式多样化,如默读、朗读、诵读、精读、略读等。要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阅读方法;二是边读边思;三是合作中阅读,阅读后要与别人交流讨论;四是有选择地阅读,要自觉抵制那些低级趣味、庸俗的对身心健康不利的读物;五是在实践中阅读,把从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学习生活中,如在作文、学校黑板报、文艺活动等,不断提高阅读质量。六是网上阅读,教师根据课内阅读链接,引导学生进行读电子书目。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以后,组织引导学生网上阅读《城南旧事》。

二、“好书推介”家长陪读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首先我们按学生年龄特点、年级差异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介课外阅读书籍。本学期,我们向一二年级推荐的是绘本阅读,如《文字的奥秘》《恐龙的温馨故事》《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我在这儿”成长阅读丛书系列》《聪明豆》等;三四年级推荐了《父与子全集》《草原上的小木屋》《新版神奇校车》《安徒生童话》等;五六年级推荐了《夏洛的网》《谁也不知道的小小国》《长袜子皮皮》等。其次转变家长的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教师利用开家长会和家访的机会,向家长宣传读课外书的重要性,让家长根据子女的需要,经常为孩子多买一些课外书籍,并督促子女在家多读一些课外书,少看一点电视,必要时,家长可以陪读,营造一定的家庭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校讯通让家长知道本学期阅读的书目和每月重点阅读的书目,提倡亲子共读、家长陪读并定期召开“亲子读书交流会”。

三、“沐浴阳光”师生共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老师本人就是很好的榜样,每天早上、中午安排一定的读书时间,不允许任何教师和学生占用,倡导教师陪读。在校园、班级营造一定的读书氛围,让书香飘进每个角落当看到老师经常地阅读,学生也不自觉地进行模仿,逐渐地走上阅读之旅。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四、与清晨共舞——经典晨诵,让灵感的花朵迎着初升的太阳悄然绽放

每天上午预备铃响后十分钟作为师生诵读经典时间。晨诵时,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让教师、学生、经典三者交织在一起。每个早晨,在琅琅的诵读声中,学校、老师、孩子一起共同穿越经典,享受生命,开启一个个新的黎明。师生于清晨极静之时,听着鸟鸣,诵着经典,让灵感的花朵自由绽放。

五、与阳光共浴——午后读书,让心灵沐浴着午后阳光美丽绽放

读书养浩气。基于此,我们着力推进“午后阳光”之“师生共读”工程。每天下午2:00——2:20为师生共读时间。这样为师生营造了教学相长的氛围,师生通过读书,获得精神意义上的洗礼,完善个体精神生活,提升人文素养的内涵,让心灵沐浴着午后的阳光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