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采血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桡动脉采血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

缪花平

缪花平(鄂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鄂州436000)

作者简介:缪花平,女(1972.9-),最高学历:本科,毕业院系:武汉大学医学院,职务/职称:主管护师。

【关键词】桡动脉;采血;儿科;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0217-02

随着高热、腹泻、肥胖、住院天数长,危重患儿人数的增加,为确保患儿的静脉穿刺成功,我科自2011年3月以来推行桡动脉采集血标本达100余例,尽可能保护了患儿的静脉血管,大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总结如下:

1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无菌一次性5毫升注射器一个,5号半头皮针一个,常规消毒用品,采血标本容器。

2与患儿家属沟通

向患儿家属讲明桡动脉动采血的重要性,然后介绍操作过程,消除患儿家属紧张的心理,以取得患儿家属合作。

3操作方法

3.1基本方法。协助患儿取平卧位,暴露一侧手腕部,小儿上肢外展至床边,手垂于床沿下,或腕关节下垫一小软枕,手心朝上,以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

3.2进针方法

3.2.1垂直法:准备5号半一次性头皮针后接一次性5毫升注射器,常规消毒皮肤,消毒左手食、中指,以固定欲穿刺的动脉。采桡动脉时,左手指、中指在桡侧腕关节上2cm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的纵向两侧,相距约1cm固定桡动脉,食、中指应都能摸到桡动脉动的搏动,中间搏动最明显处垂直缓慢进针,见自动回血抽取即可。此方法适用年龄偏大,桡动脉表浅,能取得合作的患儿。

3.2.2斜刺法: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手背,同时压住患儿大拇指,暴露穿刺部位,右手在桡侧腕横纹处选择搏动最强的部位,用指甲轻轻划一竖线作标志。常规消毒皮肤,右手持5号半头皮针后接一次性5毫升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腕横纹附近与桡动脉平行方向与水平面呈30°-45°角刺入[1],当针头进到1/2-2/3时即进入桡动脉。若穿刺未成功,先将针头缓缓退到皮下,以30°-45°角向心方向斜刺桡动脉搏动最强处,见血液涌入针管抽取达到量后,用棉签按压针眼拔出针头;若穿刺仍未成功,可再将针头退至皮下,以30°-45°角向离心方向斜刺桡动脉搏动最强处,见回血抽取。目前我科多采用此方法。

4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4.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以防感染。常规采用0.5%碘伏消毒皮肤。一次性注射器及小儿头皮针使用前要检查有效期。

4.2采血时要固定和保持好患儿的体位,动作轻柔,避免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3局部穿刺后用干棉球按压穿刺点5-10min至不出血为上,防止血肿的发生。

4.4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并计算所需血量。同时抽取几个项目的血标本,一般应先注入血培养瓶,其次注入抗凝管,最后注入干燥管,动作须准确。采全血标本时,要注意抗凝,血液注入容器后,立即轻轻旋转摇动,使血液和抗凝剂均匀,避免血液凝固重新采血。

5小结

为住院患儿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是儿科护士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2011年3月以前我科多采用头皮及四肢静脉采血,血管破坏较多,影响静脉注射,常常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近3月来本科推行桡动脉采取血标本,基本上能一次穿刺取得合格的血标本,解决了小儿采血困难的大难题。因小儿腕部易暴露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感染机会小,再加上桡动脉较静脉压力高,回血快,血流速度快,不容易阻塞针孔,采血量保证,不但可以作生化检查,还可以作血气分析,同时保护了患儿的静脉血管,缓解了医患关系,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董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9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