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排便护理

/ 2

急性心肌梗塞的排便护理

刘红

刘红(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分局中心医院15421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327-01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重症之一,发病后必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由于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反射性地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及猝死。因此,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为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在36~72岁,平均54岁,其中广泛前壁心梗12例、前间壁15例、下壁11例、下壁合并后壁1例、侧壁7例。病人住院间发生心衰4例、休克2例、严重心律失常3例、发生便秘5例、腹泻1例。住院间死亡6例。1例因大便过度用力导致猝死,2例用力排便诱发心律失常,3例用力排便诱发胸痛。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便秘的原因,介绍用力排便的危害、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以及急性心梗的有关常识,使他们对排便情况给予足够的重视,嘱患者不可忽视便意,力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同时打消排便恐惧感及在床上排便害羞的心理,鼓励病人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对病人向护士倾诉的隐私要注意保密,减少病人顾虑,病房保持整洁,室内温度、湿度、亮度适宜,卧床病人床上排便时要用屏风遮挡,使病人放松排便,如病人不能适应卧床排便可抬高床头15°~30°,在排便前可预防性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排便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意外,嘱病人排便时不要过度屏气,防止因腹内压急剧升高,反射性引起心率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而发生意外,告诉病人有便意不要控制以免引起排便反射功能紊乱。

2.2饮食护理:应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一般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防止便秘可在食物中给予充足的粗纤维和维生素。指导病人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无糖尿病者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L加适量温开水饮服,遵医嘱应用缓泻剂如番泻叶、果导等。应定时定量,每餐不宜过饱,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喝咖啡和浓茶。合理调节饮食可使病人获得必需的营养。同时能保持大便通畅。

2.3腹部按摩:AMI早期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故消化功能减弱,加上用度冷丁之类药物,抑制胃肠蠕动,易发生便秘。应指导家属在患者腹部依结肠走行方向做环形按摩,每日循肠蠕动方向行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可有助于排便,也可嘱患者作深而长的呼吸,以锻练膈肌的收缩力,从而增加排便动力。

2.4合理的休息和活动:便秘是急性心肌梗塞卧床休息时容易发生的护理问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掌握好休息和活动的时间,急性期病人两周内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促进坏死心肌的修复,如无并发症应鼓励病人早期适当活动,以防止便秘。病情许可时协助病人下床排便,并提供隐蔽条件如屏风遮挡。一旦出现排便困难,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开塞露塞肛、低压灌肠甚至人工取便,嘱病人切勿用力屏气,以免发生意外。

2.5口服缓泻剂:常规应用果导片或蕃泻叶泡茶,也可用液体石蜡、植物油、蜂蜜等。给予缓泻药和润肠通便药,如番泻叶5g代茶饮,开塞露肛注,液体石蜡50~80ml低压灌肠,通便灵2粒,3次/d口服,西沙比利5~10mg,3次/d口服,以增加胃肠蠕动。石蜡油和番泻叶是既经济又可靠的缓泻剂,在临睡前一次给药,它们的致泻时间为7~9h,早晨起床后解大便,这样比较符合正常生理要求。而每天喝2~3次番泻叶,排便均在夜里,这样既影响病人的睡眠也不利于形成符合生理要求的排便习惯,治疗效果也不理想。

2.6胃肠动力药的应用:绝对卧床休息应常服胃肠蠕动药,即可防止便秘又可减轻腹胀等不适,增进食欲。

2.7便秘处理:病人有便意感时,应用开塞露20ml灌肠或小剂量盐水低压灌肠。有些病人应用以上方法无效,应采取人工排便的方法,戴无菌手套,外层涂石蜡油,用示指缓缓插入肛门将粪便取出。病情较重者排便时应舌下含服消心痛10mg,并在心电、血压监护下进行,以便观察病情避免发生意外。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便秘得到缓解。

2.8排便指导:由于环境及排便习惯方式的改变,多数患者开始时不习惯卧床排便或有人在旁。此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反复说明在床上排便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配合,一旦有便意及时告知护士,以便护士及时给予帮助和护理。床上排便时用屏风遮挡,患者应取较舒适的体位,如患者不能适应卧床排便,可将床头抬高20°~30°,以增加患者舒适感。排便时叮嘱患者放松情绪,张口哈气以减轻腹压,勿屏气和用力排便,必要时可预防性含服心痛定10mg,并做好床边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2.9防止腹泻:病人腹泻对疾病不利,在用缓泻药时,要随时观察和调节剂量,大多数病人既保证大便通畅又防止腹泻的发生。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因各种原因引起便秘,用力排便时可使腹内压猛增,增加心脏负荷,加重了心肌缺血和氧耗,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室颤甚至猝死。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急性期2~3周内的排便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止便秘和不可用力排便的宣传教育,指导正确排便,针对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个体化护理,同时注重给予患者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使患者在心理、精神上处于舒适安全状态,以达到有效护理的目的,解决了患者便秘的痛苦,从而也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琳.预防心肌梗死病人便秘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7,22(3):25.

[2]韩爱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4B):978.

[3]王崇文,谢勇.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41-42.

[4]李岩.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因素[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4):195-196.

[5]刘南,阮绮楠.急性心肌梗死并大便不通的发生率及综合治疗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

[6]周凤英.心肌梗塞患者便秘的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04,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