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浅论王素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2
/ 2

建筑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浅论王素春

王素春

海南荣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业获得了发展机遇。在混凝土施工中,往往会产生混凝土裂缝,这样就导致施工质量下降。为了全面提高施工质量,使施工质量有个飞跃,有必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裂缝进行进一步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必须积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并严格控制。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1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组成部分包含水泥、集料、水和一些外加剂,这些组成部分各自的比重对于混凝土性能会起到极大的影响,各部分的比重即为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过程中,相关人员一方面要考虑施工现场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施工的成本,注重施工的经济性及合理性,进一步借助科学的、细致的计算,得出性价比最高的配合比。与此同时,考虑到现场混凝土中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混凝土拌合作业开始前,相关人员务必要科学的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然后依据选定的配合比,合理的调节混凝土中水的掺入量,以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比例符合配合比要求,最终保障混凝土质量达标。

1.2搅拌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在具体的拌合操作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充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并将各部分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来说,集料用量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水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水泥及外加剂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务必要充分把握拌合作业中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投入次序,同时要把握拌合作用所需时长,通过充分的拌合以及合理的投料次序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到位。总的来说,冬季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不低于3min,其余季节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持续在2min左右,此外,在具体的拌合作业进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定时检验混凝土的拌合成效,对于检验中发掘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处置。

1.3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环节至关重要,浇筑作业是否得当密切关系着混凝土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单位务必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在具体的浇筑操作前,务必要妥善检查模板支设情况,并检查模板内部钢筋的绑扎状况,确定模板以及钢筋的尺寸、型号等是否合理,进一步依据钢筋特征选定适宜的浇筑方式。在浇筑操作中,要尽可能将混凝土接缝及接头降到最低,同时确保混凝土下落高度不超过2m,以防止溅落等现象,此外,还要确保浇筑作业连续不间断,一方面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有效缩减浇筑时长。

1.4振捣技术

振捣操作紧随浇筑操作开展,良好的振捣技术可以促使混凝土各组成部分均匀分布,同时将混合料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以保障其密实程度。通过振捣,混凝土可以在模板中填充到位,以避免常见的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重适度振捣,确保不过振、不漏振。当振捣的混凝土出现下沉变慢、无气泡产生的现象时,则表示振捣已到位。要避免过振操作,防止过度振捣引发混凝土中浆液流失及粗集料下沉问题。依据混凝土种类以及施工规模,可以将振捣作业划分为机具操作以及人工操作,在这两种振捣作业中,均需均匀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还要保障振捣棒深入下层混凝土,以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充分融合,防止分层裂缝的产生。一般来说应将振捣作业持续大约20s,同时还要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到位。

1.5养护技术

待上述施工操作完成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养护作业,要保证养护及时以确保混凝土质量。一般情况下,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该在12h以内实施养护,养护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其表面洒水,而针对一些塑性低的混凝土,则应该待浇筑完毕后,采取喷雾养护的养护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养护模式均应确保养护作业的持续性,且持续时间一般应保证不低于14d,养护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概率,相关人员还应该使用湿润的草帘或麻片等覆盖于混凝土表面。

2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1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是指组成“砼”的基础组分。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石、砂以及水组成。根据不同用途,其中还会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或者掺合料。在进行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当首先确保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只有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做好强度、安定性等方面的试验。另外,水泥进场后,施工人员应当合理储存。不能将水泥存放在潮湿的环境。

同时也要避免将不同种类的水泥堆放在一起。在施工中容易出现混用的情况,不利于保证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工程量(体积)较大的工程,施工选用的水泥应当尽可能是低热或者中热的。这是减小施工水化热的重要手段,也是根本手段。对于砂、石骨料来说,施工人员在选购细骨料(砂)时,应当注意控制其中所含的泥、有机质等的含量。细骨料使用前,也要进行相关试验。

例如,筛分、含泥量等试验。通常情况下,细骨料适宜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其细度模数一般介于2.4至2.6之间。如果建筑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还应当确保砂子通过0.315毫米筛孔的百分率介于15%至30%之间。粗骨料可以选择采用碎石,也可以采用卵石。其粒径通常介于4.75毫米至40毫米之间。如果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的泵送高度较高,施工单位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减小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例如,对于泵送高度在50米以上的混凝土,采用碎石时,其最大粒径应当≤25毫米。同细骨料一样,粗骨料在使用前,也要进行筛分、针片状含量等试验。施工人员还应当对原材料中的水进行质量控制,对于控制混凝土质量也有关键作用。

2.2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履行任务责任,提高管理效果。创建奖励和惩罚制度,以规范建设的质量和各个环节的操作标准,并按照管理的好坏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奖惩,以提高员工的意识,为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规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惩罚,从而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

2.3混凝土配比控制

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混凝土混合料的比例参数的控制都清楚地标注在搅拌的现场,并且详细参数都要清楚地标明。通过控制混合水泥的水量,保证施工工序符合建筑规范。当水与水泥的混合比超过用水量的1/4,就会造成混合物发生泄漏的问题,同时1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并影响混凝土的耐用性和抗渗性。因此,应适当增加用水量,同时保持混凝土配合比的水灰比在合理得控制范围内,进而提高混凝土质量,满足建设工程的施工要求。要想保证混合比符合要去,就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而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是建设项目顺利运行的技术,也是保证整体结构安全的前提。

2.4加强环境管理

建筑混凝土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施工质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建筑混泥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样会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建筑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劣化损伤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建筑混凝土的施工环境主要包括一般环境、冻融环境、化学腐蚀环境以及常见的一些氯化物环境。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将环境因素考虑到其中,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环境对建筑混凝土施工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在一般的环境当中,主要考虑混凝土保护层发生碳化反应,导致强度降低,钢筋被锈蚀;在冻融环境中,需要充分考虑反复冻融导致混凝土损伤问题;在化学腐蚀环境当中,需要考虑腐蚀作用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提高建筑混凝土的防腐蚀性能;在氯化物环境中,要充分考虑预防钢筋被锈蚀,选择高性能钢筋。

结束语

混凝土在建筑中确保了建筑的质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建筑业的发展,这两者相辅相成,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中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城市化程度正在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建筑的质量。因此,建筑技术的分析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春雷.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8(33):106.

[2]索永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28-29.

[3]雷师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6):166-167.

[4]张荣霞.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1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