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王倩左草

王倩左草

(东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研究说明活血化瘀的实用性,将其应用在中医内科当中,观察其情况。方法:选取我院78例中医内科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参照组采用实施一般治疗方式,实验组实施治疗方式为活血化瘀,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患者认可的情况。结果:实验组39例患者当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情况为26/39(66.67%),整体的治疗情况为37/39(94.88%)例,39例患者对于治疗方式整体认可的情况为38/39(97.43%)例;参照组39例患者整体的治疗情况为27/39(69.23%)例,整体的治疗情况为27/39(69.23%)例,39例患者对于治疗方式整体认可的情况为20/39(51.28%)例。其中两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比所获取的数据,可以观察到实验组整体的治疗情况更好,其治疗方式治疗情况更佳,患者对于治疗方式的认可度高。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医内科;应用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5-0046-02

引言:

活血化瘀的治疗方式在中医内科中具有较大的作用,临床中应用此治疗方式主要是因为有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情况,患者的临床症状体现为血液颜色不正常,呈现深红色,部分患者有疼痛、肿块、出血之症,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象细涩或结代。长期的血运不畅会引发各种疾病的产生,临床中应当及时的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治疗患者血瘀之症,本文主要选择选取我院78例老年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总结性说明活血化瘀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78例中医内科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编号并分组,78例患者的情况符合临床中疾病的标准。78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5例,78例患者的年龄阶段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47.6岁,78例患者疾病的情况不一,其中有30例头痛,17例胃痛,13例心悸,8例腹痛。参照组39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阶段为20-69岁之间,平均年龄47.1岁;实验组39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阶段为21-70岁,平均年龄47.9岁,患者及患者家属在知道我院的研究事项,非常愿意加入此次科研活动。

1.2方法

参照组与实验组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参照组采用一般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的是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1)参照组的治疗工作,临床中观察患者的情况,患者的疾病类型不同,其治疗方式不一。若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患者是胃痛,可以注射或者服用消炎药物,减缓患者的情况[1],并告知其相关的饮食情况。若患者的情况是头痛,应当分析其头痛的原因,根据其原因进行治疗,若是因为热伤风,应开展吸痰工作,根据呼吸情况,不能正常呼吸的情况下,应当开展吸氧工作。临床中根据患者的情况,服用相对应的药物。

2)实验组的治疗工作,其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中药药物体现,患者疾病类型不同,所采用的药物种类及药量不同[2]。若患者的情况为心慌、心悸,采用的药物有川芎、生地黄、赤芍、桃仁(此药物每一味药量为12克),再增加当归、丹参(此药物每一味药量为24克),将其水煎,让患者服用。若患者的情况是胃痛,则使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将其制汤服用。若患者的情况为头痛,可选用的药物较多,如当归、瓜蒌、红花,桃仁、赤芍(此药物每一味药量为12克)等药物,将不同的药物与水融合,在融合之前应当检查药物中是否具有较为难熬的药物,像碎石,应在熬制前将其研磨成为粉末[3],避免在熬制的过程中药效不能发挥其最佳,影响药效。对于药物的熬制应当注意火候及时间,确保熬制的药物药效最好。对于治疗患者疾病需要调配药物,应当确定调配的药量正确。

1.3观察指标

针对78例患者的情况,主要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治疗情况及认可情况,其治疗情况分为治疗显著、治疗一般、治疗较差,认可情况分为十分认可、一般认可、不认可情况。治疗情况=治疗例数/总例数,认可情况=认可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采用数据记录的方式对比参照组与实验组,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将数据进行计算,结合数据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应的数据,P<0.05,有明显的差异。

2.结果

实验组39例患者当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情况为26/39(66.67%)例,治疗效果一般的情况为11/39(28.21%)例,治疗效果较差的情况为2/39(5.12%)例,整体的治疗情况为37/39(94.88%)例。参照组39例患者当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情况为18/39(46.15%)例,治疗效果一般的情况为9/39(23.08%)例,治疗效果较差的情况为12/39(30.77%)例,整体的治疗情况为27/39(69.23%)例。其中两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2.2实验组对于治疗方式十分认可的情况为28/39(71.79%)例,一般认可的情况为10/39(25.64%)例,不认可的情况为1/39(2.56%)例,对于治疗方式整体认可的情况为38/39(97.43%)例。参照组对于治疗方式十分认可的情况为8/39(20.51%)例,一般认可的情况为12/39(30.77%)例,不认可的情况为19/39(48.72%)例,患者对于治疗整体认可的情况为20/39(51.28%)例。(详情见表2)

3.讨论

实验组39例患者当中整体的治疗情况为37/39(94.88%)例。对于治疗方式十分认可的情况为28/39(71.79%)例。参照组39例患者当中整体的治疗情况为27/39(69.23%)例。对于治疗方式十分认可的情况为8/39(20.51%)。说明采用实验组的方式具有较高的治疗情况,患者对于此方式的接受情况更优。

对于瘀血患者的治疗采用活血化瘀的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第一很多患者疾病的外化表现,并不是其所指部位具有疾病[4],像头痛,其头部一切正常,主要是因为血运不畅,阻滞头窍所造成头痛,通过服用所熬制的药物,逐渐改善头部血运情况,使得头痛症状得到改善。第二治疗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根据疾病的情况,调配药物,药量不同,种类不同。此方式可以实现对症施药,药物发挥药效,缓解患者的症状。第三中药治疗不易再次复发,患者在治疗后期,按照医护人员的建议,及时调理身体,注意身体阴阳平衡,后期再次复发的概率会很小。但是西医治疗前提作用明显,后期患者易出现复发的情况。第四中药中很多药物具有通络功效,像丹参、当归等药物,药物的药效高,药物在服用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的治疗患者情况,对于治疗血瘀具有极大的改善。从患者的角度谈及,服用中药应当注意药量准确无误,熬制的药物药效佳,服药过程中注意禁止服用忌口的食物。

参考文献:

[1].冯晓洁,刘金龙.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养生,2017(16):142-142.

[2].王长春.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42-43.

[3].曹洁辉.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79):118.

[4].黄立刚.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