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程湘版高中美术鉴赏审美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探究新课程湘版高中美术鉴赏审美特征

许立军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莆田华侨中学,351115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达到的目的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而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特征。通过多元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提高鉴赏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美术鉴赏教学审美特征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生活水平日新月异发生了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必然对生活的各方面要求教育全面推广的新课程改革前提下,美术鉴赏教学也愈来愈受到重视。高中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的已经成为高中教学的必修模块,美术鉴赏对学生今后人生的审美意识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

一、美术鉴赏教学的特征

十几年的湘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实践证明,研究发现美术教师大多有这样的体会,鉴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鉴赏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鉴赏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相关的资料支撑美术鉴赏的完整性,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鉴赏习惯,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我曾在上课和课外与学生交流中我发现,同学似乎都能顺利地鉴赏这类写实作品。然而,另一个事实却让我吃惊,在鉴赏“蒙特里安”、“达利”的作品前,许多学生都提出这样疑问:“这些画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作品体现时代的元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完整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二、美术鉴赏的审美特征

(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在鉴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鉴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鉴赏习惯,一个具有鉴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

(二).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鉴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鉴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具体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三、美术作品鉴赏中的评价

(一).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美术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高中美术湘版中《图像与眼睛》中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二).鉴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鉴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鉴赏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

综上所述,使我们明白了鉴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在当前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只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有可能从学生有限的精力中,去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美术鉴赏中去体会美,感受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6

(2)王大根,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3)尹吉男,美术鉴赏.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4)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

(5)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美术课程标准研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