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效果点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1

提高《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效果点析

黄利平

黄利平广东省廉江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湛江524400

摘要:为了适应中职护理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应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能力训练等方面努力。

关键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效果提高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属于医学基础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键交叉学科,是学好其他医学课的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且发展迅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应从以下七方面下狠功夫:

一、转变教学观念

由于新课程理念的传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课堂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学习的生动画面。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灌输、解疑答惑,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课堂上呈现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学互教的充满活力的学习场面,不再是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听”的课堂情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都要有求变的意识,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尝试新的教法,勇于创新,自我反思,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优化教学内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基础、人体寄生虫学,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繁杂且抽象、枯燥,学生兴趣不高。为了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和技能,应该以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尽可能结合易懂常见的临床实际讲解,同时补充相关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如:近年来微生物所致的新型传染病迅速出现且危害大,传统传染病死灰复燃、重新肆虐,另外,超级细菌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强,教师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适当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三、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清晰,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设计,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并最终指向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对学生的深入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对实现提升教学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等。

四、改革教学方法

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适度导入PBL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体现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旨,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的综合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进行PBL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和分析,启发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学习临床实践。比如免疫学教学中采用PBL进行超敏反应的教学,可以在授课期选择比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输血反应等几个相关临床典型病例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查阅和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课堂上指定代表进行小组观点总结,其他学生参与讨论,教师进一步帮助引导学生分析超敏反应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发生机制和特点,以学生讨论为主,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改进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直观教学,通过借助多媒体手段做到图文并茂,将所要讲的内容清楚地展示于大屏幕上,老师可以利用超链接功能,加入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知识及新进展、新动态,例如SARS、禽流感以及现在的甲流全球大流行等。这些内容的引入不仅丰富了老师自身的学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六、强化实验教学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很强的,而实验课是提高学生实践性的关键课程,应合理安排实验项目的内容和顺序,注重动手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主动地动手,尽量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并有针对性地指导,适当给予辅导。同时,要加强实验考核,包括课前预习、实验操作练习、实验报告记录和期末实验考核等。考核要遵循严格、公正、客观的原则。

七、加强能力训练

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人,并着重指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学习能力的大小会从多方面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技能的高低。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想学,能学,善学,坚持学”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自觉地为达到自身发展的目标而努力,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需要根据当代疾病的演变、现代医学的需求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的课程特点继续完善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启德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中旬),2013,(12),35—36。

[2]王建华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