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探析刘胶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探析刘胶南

刘胶南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州262500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笔者在对我国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监管和影响工程质量因素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了控制建筑工程质量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

1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各方主体都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建设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片面地追求资金的时效性,盲目地在没有土地许可证、规划许可证、不按规定进行招投标、不办理报监手续、不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违法提前施工,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证。

绝大多数村镇施工队伍质量意识不强,技术力量薄弱,随意拉拢一批农村建筑工匠就以挂靠资质的名义来承接工程业务,施工过程中,不懂得施工项目管理,不懂得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标准的具体要求,这种现象较为普遍。

在村镇建设项目监理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村镇工程相对单体规模不是很大,加之监理过市场竞争激烈,监理费率较低,导致监理单位派驻现场的监理组人员配置不全,经常把一些刚出校门的没有监理工作经验以及不具备相应监理资格的人员派驻现场,这些人员通常无法承担日常的监理工作,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加之另外,有些监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监理单位给予的工资待遇又不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少数监理人员收取施工单位的贿赂,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气,使用抵挡或不合格的建筑材料,降低设计标准要求,为施工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勘察、设计单位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一是设计单位众多,业务竞争激烈。二是部分设计单位与某些建设单位是长期的合作关系,考虑到多方面关系,建设单位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设计单位碍于情面也无原则性的采纳。三是部分设计单位虽然与那些建设单位不是长期合作关系,但还想继续设计建设单位后期的业务,在长期利益的驱动下,设计单位做出了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有些乡镇主要领导往往只热衷于业绩、政绩和税收,不重视建设法律法规,甚至不知道《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存在。他们往往纵容一些招商引资的工程项目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施工。他们追求的是早开工、早投产、早创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过多行政干预,却不知自身的行为已违法。

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由于人事关系在乡镇一级,造成这些管理人员在从事村镇项目管理过程中缩手缩脚,特别是一些乡镇领导打过招呼的或者引资项目,更要乡镇政府领导的脸色做事,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只能浮于表面。

2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2.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构这支队伍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新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形成后,加强质量监管队伍的素质建设,明确质量监管队伍的执法地位,保障质量监管队伍的经费,明确质量监管队伍的职责,大力支持质量监管工作,质量监管水平一定能够大大提高。

2.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手段。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建立集体监督机制,确保执法监督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建立可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建立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利用法律武器来规范质量行为,利用科学手段去检测实体质量,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关键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利用监管手段纠正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从各环节实施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2.3强化参与建筑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建筑工程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在产品质量上体现出来。为了建筑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的质量。积极推进质量责任问责制,全方位实施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稳步推进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从各个侧面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3解决办法

3.1完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政府监管、企业自控、社会评价的“三位一体”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形成一个闭合的连续稳定的结构体系的管理链。保障管理连续、管理有效和管理各负其责,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稳定提高。

3.1.1政府监管体系。政府监管部门主要职责就是制定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并依法监督检查。

3.1.2企业自控体系。施工企业应具备生产合格建筑产品的条件,有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程质量的能力,有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保障,有健全的质量责任制度,有与企业相匹配的质量管理人员,才能形成有效的企业施工质量的自控体系。

3.1.3社会评价体系。社会评价指三个方面:a.技术服务,如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和技术咨询等;b.用户满意度调查;c.由专门机构或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进行工程质量评价,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

3.2建立“三项”制度建立工程质量许可制度、工程质量责任期制度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是推动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

3.2.1工程质量许可制度。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取得工程资质的同时,必须具备安全生产和质量保证的能力和条件。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实施几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质量许可制度的建立是对提高企业质量自控能力,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力促进。

3.2.2工程质量责任期制度。工程质量责任期应分三个阶段:a.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责任,是指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由建设各方主体承担责任;b.保修期的质量责任,是指建筑物交付使用后,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出现的质量问题,由各方主体承担的责任;c.有效使用期的责任,是指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年限中,发生结构安全性的质量问题,由各方主体承担的责任。同时建立建筑物达到使用年限责任免除和告知制度。

3.3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在先进的国家已实行多年,我国这几年也进行了探索,搞了一些试点,但缺乏总结提高。实施工程质量保险能够实现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合理转移质量风险,提高社会监管能力,促进工程质量全面提高。

4、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将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势之一。企业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不断创新、提高,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减少工程质量问题,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徐洪达,张平.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几点实践[J].硅谷,2012,5:108.

[2]吕连云.浅析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J].考试周刊,2012,41:238-239.

[3]李炎.建筑工程如何有效实施质量监管[J].神州,2013,17:31.

[4]骆小东.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探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