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五个空间,享受活力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1

构筑五个空间,享受活力课堂

曾丽

曾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胜利小学541000

数学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的空间有多大,数学教育的空间就有多大。“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要方式,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解除疑惑,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成功的愉悦,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从而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其智能得到发展。这里着重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谈谈如何构筑灵活的情境教学空间、创设灵活的教学内容空间、开放灵活的立体思维空间、设计灵活的变式练习空间、组织灵活的实践体验空间,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数学、享受“生本、灵动、有效”的活力课堂。

一、营造灵活的情境教学空间

要根据教材知识要点,创设以学生生活为素材或具有生活背景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或模拟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你的新观念,我的新见解”,把学生鲜活的潜能释放出来。基于“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创设灵活的教学空间、教学情境,进行有效的指导,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在研究成绩表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从成绩表中发现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旧知向新知迁移,达到了将获取新知识与寻求策略紧密联系的目的。

又如,在学习三步计算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运动项目开始,把问题抛给学生:“在球类中你喜欢什么运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争着发言,这一个环节的教学就是教师在导趣、导向。之后追问:“请你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校购买2种或2种以上的球。”这一个环节的教学就是教师在导疑,唤起学生发散思维,学生能自己当家作主,表现得更积极。根据同学们的爱好情况,我认为学校应该买8付羽毛球、12付乒乓球。有的认为,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我认为学校要购买9个篮球、10付乒乓球、5个排球……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了,又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样“放”教学情境,“放”问题情境,跳跃着一个个思维的火花。这时教师就要做适时的“收”:给学生提供各种球类的单价数据,让学生计算总价钱。这一个环节的教学就是教师在导法、导馈,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创设灵活的教学内容空间

如何让孩子们喜爱我们的数学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灵动?用活用好教材、处理好教材至关重要。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鲜活的知识展现给学生。因此,创设开放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学得新、学得活。把生活引入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味到数学的魅力。如今,电、天然气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究竟是用电划算还是用天然气划算?这是个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学过“小数乘除法”运算后,老师就可以把这个问题布置给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自己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汇报实践调查结果,收集学生的计算数据,这一学习的过程在学生心灵深处就会萌发出一种“数学有用”的感觉,从而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巨大力量。

三、开放灵活的立体思维空间

“结构”是万物存在的客观要素,是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课堂结构是学科知识结构和数学思维结构的有机整合,要实现每一节课的结构化到每一单元的结构化到一学期的结构化,乃至到不同学段的知识体系的结构化。我们的数学课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一堂课的学习中,学生好似“捡了一大堆砖头”,可就是“没砌成房子”,凌乱无序。但也有些课堂立体感强,条理清晰,给学生一种结构化的熏染,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捡的砖头”都“轻松地砌成了房子”,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变得“会学”和“乐学”。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建构学习,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一种宏观视野、一种整体思维、一种建构启示。开放灵活的思维空间,给了学生“一把立体思维的桨”。

四、设计灵活的变式练习空间

课堂练习,即教师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例题及学生的作业练习题。变式练习是相对于传统封闭题而言,是指题目的条件多余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或具有多种解题策略或答案不固定的题型。这些变式题更能发展学生的智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就是在这种变式的练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发展了思维品质,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了身边的数学和数学的价值。

五、组织有效的实践体验空间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体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可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的动手操作与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议一议,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让每一位学生在这种探究中学到数学、应用数学。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简单有效,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的数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