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张曼琴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南邵阳422001

【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3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对照组是81.57%,干预组是94.74%,干预组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之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也可以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优质护理模式;常规护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以及手术效果[1],所以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降低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2]。优质护理可以从心理、生理等多个方面给予患者优质服务[3]。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38例,在对照组中,有2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8-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74±5.41)岁;在干预组中,有21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9-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05±6.14)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间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研究之前,所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重大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其中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宣传以及饮食护理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①术前护理:在进行手术之前,医护人员需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沟通过程中,针对患者病情变化和心理变化,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与此同时,为患者介绍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手术过程、目的和流程,此外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成功的案例,以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等各种情绪,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以及其他病史,最后协助患者最好术前各项检查,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提升治疗效果。②术中护理:在进入手术室之前,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避免患者因环境陌生而产生其他不良情绪,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全程陪在患者身边,防止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不断鼓励和支持患者,增强患者自信心。除此之外,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播放音乐,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防止患者出现手术不适现象。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之后,医护人员需将患者身上的血迹全部擦拭干净,并帮助患者将衣物穿好,在回到病房之后,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避免患者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卧床休息;护理期间,医护人员需要保证动作柔和,在清洗伤口过程中,动作缓慢,防止再一次损伤患者伤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前后SAS、SDS评分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详细数据进行记录。判定标准:满分100分,分数在80分以上表示十分满意,分数在60-80分之间表示较为满意,分数在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程度=(十分满意+较为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全部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t值用于检验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则表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

护理前,对照组和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果如下表1:

3讨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往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而优质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其通过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方面给予患者更为优质的服务[4],术前护理,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手术过程、目的和方法,并为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减缓患者心理压力,此外为患者讲解健康教育知识,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疾病,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术中护理,医护人员需陪在患者身边,通过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抵抗疾病的信心,此外,通过交流和沟通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降低患者疼痛程度[5];术后护理,手术结束之后,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在护理伤口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保证动作柔和,避免再一次损伤患者伤口,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之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也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护理前,对照组和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对照组是81.57%,干预组是94.74%,干预组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总而言之,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之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也可以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谢美文,陈海斌.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0):4294-4295.

[2]林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26-129.

[3]付婷婷.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6(6):00082-00082.

[4]林连.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价值探讨[J].医疗装备,2017,30(3):175-176.

[5]田华菊,张代英,江涛,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