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降低电费核算差错率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关于降低电费核算差错率的策略分析

陈婉仪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523000)

摘要:电量电费核算管理问题与供电公司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电能的开发与利用。电力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较为十分激烈,这就要求供电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因而电费核算管理便成为了供电企业管理的一项工作重点,电费差错率的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逐渐成为了检验企业和客户电费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为客户和企业的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电费核算;差错率;产生原因;降低措施

引言: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的供应,但目前电力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制约性因素。在国家对电网的改革下,电费核算也成为了供电企业的重中之重。所谓电费核算,换句话讲就是电费审核,这关系到客户与企业的之间利益,因此电费核算的差错率成为了企业和客户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在核算电费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差错,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故本文就降低电费核算的差错率进行分析,发现电费差错率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我国的电力企业平稳发展。

一、电费核算的重要性

(一)利于电力市场秩序的完善

供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事务,其中就有电力设备和电力环境的管理与维护,这些也都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部分。而电费收入作为供电企业的收入源头,必然是以上管理工作得以进行的保障。因此详细的电费核算不仅可以有效规范供电企业的资金使用度,还能更好的维持电力市场供应秩序。

(二)为供电企业管理奠定基础

电费核算是指对电费计算结果进行校验处理的过程,是电费管理的中枢环节。每月对电费计算结果按照统一规范进行集中校验、集中监控,电费核算是客户电费服务的关键环节,以确保电量电费异常数据在确认前得到修正处理。电费核算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电力环境的维护。电费核算也为市场的电力管理奠定了基础,帮助其可以调控电能,实现对电网管理的监控,为企业管理创造了科学的发展前景。

二、电费差错率产生的原因

(一)电力营销的管理系统存在弊端

电力营销系统的不完善容易造成电费的差错。以往核算工作中发行,对于峰平谷错位、计量点错位等异常数据,营销系统无法过滤或报警异常,会直接现场抄表数据进行电费计算,形成错误电费发行,造成较大的营销差错。其次,电力企业中的电力营销信息在录入和整理时的失误,极易造成客户的用电计量资料与实际用量不符,影响用户的生活。例如:在用电客户缴费账号错误时,会给其他用户带来麻烦;当用电客户的计费信息错误时,会使得电费出现误差;还有当因为电力营销的业务不断壮大时,忽略了用电客户信息的归档等等,都严重影响了用电客户的利益,不利于供电企业的发展。

(二)工作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电力企业中存在一些责任心、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失误也会出现电费误差率。比如:当抄表人员在抄表过程中,由于其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不负责的心态,容易出现抄错、漏抄的情况;在工作人员不遵守供电企业的规章制度而随心对待工作时,会出现错收电费的情况,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电费差错率。这些失误也都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而产生的,也因此认识到工作人员综合专业素质的重要性。

(三)电费管理基础异常

在电费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审核电费不全面,就会产生电费差错率。客服中心核算重心在于审核处理大量的基础异常影响,无法做到对参与电费核算的所有环节信息进行一一集中审核,差错结果影响整体电费核算质量和效率水平。

三、降低电费差错率的措施

(一)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辅助电费核算

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根据客户历史及实时数据,结合营销报警信息和客户档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数据支撑准确判断客户是否真正出现异常,及时消除差错隐患,而且能够降低电费核算差错率,节省全局核算人员的异常核查时间,提高整体核算质量。同时能够适应省公司最新自动抄表方式匹配类型变更指标,符合自动抄表结算适用化要求。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用户的窃电行为影响了供电企业的收入,扰乱了供电秩序。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可以有效监控违规用电,同时利用计量数据计算窃电量并追补收取费用。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提高电费回收,保障了企业利益。

(二)全面优化核算业务

完善电量电费核查规则,制定《电量、电费退补工单工作规范》,适配异常判断核查规则,提高电费核算精准率,降低电费核算差错率。一是适配核查规则参数,通过进行数据分析、对分局调研等方式,对8条关键核查规则进行了本地化的参数配置,实现了对异常数据的针对性核查,大幅过滤对非异常或低风险异常客户的异常筛查,减少了48.08%对低风险或无效核查的低压核查处理,从而减少分局现场排查处理工作量。电量电费异常分发率从2015年12月的24.37%,降至2016年12月的9.08%,同时亦较好地保障了核算质量。二是基于新系统应用,最大限度地防范了差错电费。一方面通过及时发现纠正系统算费功能异常,减少电费发行差错,全年共跟进处理系统缺陷工单75份,处理异常电量189万千瓦时,电费219.47万元。另一方面,向省公司提出系统应用优化合理化建议20条,并得到采纳16条。

(三)全电力营销系统健

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电力营销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不断健全电力营销系统,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利用营销系统客户档案信息、业扩工单流转情况和计量自动化系统实时采集现场数据、负荷分析进行整合运用,实现电量异常自动诊断,对客户实际用电情况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对营销异常电费电量信息进行更有效准确的判断,避免营销重大电费差错的产生。

(四)加强电费核算培训核算

首先要专业培训核算人员,实现素质化、专业化,提升核算人员的责任心及业务水平,

核算人员必须要依照岗位职责认真、细致的做好核算工作,还要完善责任制、强化监督力度、管理力度以及考核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其次要对特殊用户或者用电异常用户进行重点核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依照流程及程序进行处理,并且要做好复查记录。

(五)加强对电量电费处理的过程管理

为改善电量电费异常处理责任划分不清晰、异常处理界定标准不一致的现状,通过对电量电费进行异常类型梳理分类,划清客服中心与分局层面、分局内部异常处理各岗位层面的职责,提出各异常处理责任人、作业标准和时限要求,明确各岗位责任,以提升异常处理有效性和效率。提升一次处理有效率,减少异常率和提高异常筛查,降低电费核算差错率。

(六)提高电费核算可控度

为实现电费核算精益化管理,可以在明确各层级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和探索运用技术手段,减少现场排查量三方面进行改进,例如通过结合典型户与常态性监控,及时修正电费差错。

(七)做好预防准备

在电费管理工作中,供电企业的关注点大多在于电费收入、用电量以及电力营销等方面,往往会忽略电费差错率所带来的影响。然而在生活中,电费的差错率直接影响着用户和企业的利益,它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综合水平,如果发生了电费差错率,势必会制约供电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供电企业应重视电费核算差错率这一问题,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问题出现时无从下手的局面。

四、结束语

电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国家发展的前提,但是每年都会因为电费差错率损害企业和用户的切身利益,因而供电企业必须重视这一问题,不断加强企业的管理,寻找解决措施,降低电费差错率带来的影响,推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游叶青.供电企业的电力抄表与电费核算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6)

[2]齐立晶.供电企业电费核算管理问题的探讨[J].商,2014,(17):96.

[3]曾勤.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模式探析[J].通讯世界,2015(20)

[4]谢佩仪.对我国供电企业电力抄表和电费核算的分析[J].科技展望.2015(27)

[5]任芳,郭红强.电费集中核算管理模式探究[J].企业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