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渗透式写作教学的几点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简析渗透式写作教学的几点特征

郭云蕾

郭云蕾山东省潍坊市寒亭第一中学

写作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选题目、写作文、批作文、讲作文,改作文,耗费了老师和学生大量的精力,而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为作文而作文”的教学方式恐怕是造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多年来,很多教师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截然分开,钉是钉,铆是铆,互不干涉,分得一清二白。这么做的教师往往是出于对写作教学的不重视,而这种心态又是与提高不明显的写作教学成绩相联系的。

写作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实际上,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就是在积累写作素材;讨论各类问题,就是训练思维和组织语言;甚至看一部感人的电影,也是对情感的一次净化。教师要引领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感悟生活,学会从学习、生活中汲取写作的养分。

写作教学应渗透以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乃至广阔的社会生活,使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统一,相互渗透,这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渗透式的写作教学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情感体验

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多是情感的认同过程,把握作者的主观情感、获取丰富的心理体验,使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写作的精魂正是真情实感。通过情感这座桥梁沟通起阅读与写作,无疑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捷径。具体方法如下:

(一)写“XX后感”。这里的“XX后感”可以是“读后感”,也可以是“观后感”、“听后感”等等,主要针对的是思想情感方面。那些富有感染力的文章或影视作品,特别是能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作品,是最好的情感“发酵剂”。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写出真实的感受。如学习了《我与地坛》,可以顿悟母爱的伟大;听过《二泉映月》,可以明状苦难的人生;看过电影《阿甘正传》,就可以谈谈对“执著”的理解。

(二)写日记、随笔。日记、随笔都是训练写作的有效方式。它往往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教师及时地评价参与,更能引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坚持日记、随笔的写作,或叙或议或抒情,随时随意记录情感的点点滴滴,品位文学作品的内蕴,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的动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其作用是全面而显著的。

(三)开展朗读活动。朗读是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捷径,而且良好的朗读是一种情感的享受。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将在实际效果上加强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能力,这最终会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水平。朗读的范围和方式应该是多样的,如诗歌、散文、话剧等,他人的或是自己的,在课内,也可在课外,或者组织朗涌比赛。总之,要灵活开展,坚持实施。

二、思维训练

学生作文要写得深刻、新颖,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关键。平时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思维的训练深度有余而广度不足,造成学多学生写作的片面化和程式化。渗透式的写作教学强调思想对象的丰富性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把广阔的生活作为思维训练的平台,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目标。这一层面的训练最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参考方法如下:

(一)关注社会人生。社会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宝藏,教师要把这一源头活水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人生,通过讨论和记笔记的形式表达见解,以此扩大视野,激活思维,增强其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这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

(二)揣测预知。钱梦龙老师的习惯做法是,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标题或部分内容揣测整篇文章的内容,然后再把自己的揣测与实际内容对照比较,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当然,揣测的对象不仅仅是课内的文章。揣测预知法不仅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锻炼学生的审题与构思能力。

(三)创作格言。格言是思维与语言的结晶。引领学生深入品味名言警句,再巧妙发动,或划定范围,或自由发挥,鼓励学生抓住灵光闪现的瞬间,写下一句句饱含大义的“微言”,并适时组织朗诵、评比,这既是在激发学生创作的信心,也是对思维生动地训练。

三、语言素养

语言素质低下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学生不愿写作文的重要原因,它已成为制约写作教学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要提高语言素养,关键在效率。我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习惯把语言教学环节独立出来,单讲单练,缺乏与其他环节地有机联系。要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语言素养,除了坚持系统、广泛地阅读以及加强阅读教学中对语言环节的讲授外,还应不拘一格地开拓语言教学的新空间。比如:

(一)落实鉴赏。文学鉴赏的过程就是品位语言的过程。教师要精心选择文学作品,充分准备,尽到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朗诵、讨论、摹写,不一而足,各种方法灵活运用,让作为主体的学生真正领略到文学的魅力。需要注意的是,鉴赏应从语言入手;学生还需掌握基础的鉴赏理论知识,能自主活动;鉴赏应与朗诵、阅读、讨论等形式联系起来;教师的文学素养很重要,精彩的点评必不可少。

(二)诗歌创作。诗歌是文学的骄子,他的语言是最凝练的。鼓励学生多读诗、背诗,并授之以初步的诗歌写作方法,鼓励他们以真挚情感为基础创作诗歌,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将激起学生极大的创作热情和对语文课的向往。毫无疑问,有效的诗歌创作与合理的指导评价相结合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乃至整体写作水平的终南捷径。

以上即是笔者所认为的拓展写作教学空间的三个环节及其特点。它们既是开放性的,也是相互渗透的。譬如,诗歌与格言的创作不仅是对语言的训练,也是抒发情感和训练思维的好方法;又如随笔的写作,也是思维活动和语言组织的过程。他们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所以,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发挥聪明才智,灵活机变,综合运用各种适宜的方法积极而有效地开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种空间广阔的渗透式写作教学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全局观念,它打破了阅读与写作,乃至语文与社会生活的严格界限,提倡融合交汇,反对写作的固化与量化,从而使写作教学真正做到归真返璞,为语文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

郭云蕾,女,大本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二十年来,其人工作扎实,勇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优异业绩。发表多篇论文和著作,分获国家、省市区各项等级。获得过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区级优秀教师、区级教学成果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