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基础放样及施工定位测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设备安装基础放样及施工定位测量

吴昊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山东省德州市251100

摘要:设备安装基础放样及施工定位测量,因设备的不同及测量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测量工作的关键是要了解设备运行时的基本流程和主要工艺要求,在精度上尽可能地利用测量仪器可能达到的精度,前期工序尽可能给后期流出一定的精度空间,减小累积误差,只要在精度范围内选择辅助工具达到提高精度要求,确保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满足使用要求。鉴于此,本文对设备安装基础放样及施工定位测量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设备安装;基础放羊;施工定位;测量

一、设备安装前期准备工作

1、安装调试费用的预算

安装调试费用预算工作是整个工作的前提条件,它能否做好,直接关系到安装调试工作的顺利完成。安装费用一般都是固定的,我门应该按照实际的情况出发厂部里的分配使用相关费用。而在安装好调试这一过程中,也会有相应的费用支出,除了机电设备运行必需的动力燃料外,还需一定量的供其加工的工程材料。调试费一般由燃油或电力费、工程材料费、配套机械费、人工费、管理费等组成。各组成费用应按各自的单价和用量计取。除此之外,还需做好配套机械、消耗材料及有关人员的调配管理。在预算运输费用时,还要加进去一些必然发生的费用。其它费用还包括设备初到时的看管费、管理费等。

2、人员的组织以及技术培训

在安装调试之前,购置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员应协助厂商派来的安装调试工程师工作,并且选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分工和现场技术培训。岗位分工的目的是明确各个操作人员在调试阶段及日后使用设备时的职责。培训的目的是让操作人员了解设备的基本结构、技术性能、安装调试操作步骤、运行管理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从而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上机。

二、工程概况

某铸造工段六机六流连铸机的升级改造项目。现有的连铸机设备生产效率低下且设备老旧,引锭杆采用链式引锭杆,浇筑前需人工放置引锭杆至结晶器浇筑位置,改造后的新设备为国内某冶金设备厂制造的连铸机设备,产量为120×104t/a。本次项目施工内容分旧设备拆除,旧设备基础拆除、新设备基础预埋、浇筑,新设备安装三个阶段,计划工期在3个月内全部完成,具备热调试条件,时间紧任务重,施工要求较高。按照外方提供的图纸,对于基础预埋件及设备安装方面技术要求较高。

三、基础施工放样

1、施工布置

基础施工在旧的设备拆除完成后进行,基础施工采用一次浇筑,预埋螺栓套管采用独立固定架固定,根据基础布置图及现场条件,在原厂房及旧设备控制基础上布设基础施工专用的独立控制网,并设基准点组。独立固定架须稳定、牢固,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不干涉设备的安装,在固定架上精准定线、刻点,放样预埋件的位置。基础施工完成后,对结构各部位及预埋件进行竣工效核,确认位移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2、平面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组的建立

2.1连铸机生产线

一般由钢包回转台、中罐车及烘烤站、结晶器及振动台架、扇形段、拉矫机、切割机、引锭杆及脱引装置、输送辊道、液压、润滑站及管道、水冷却系统、电气供电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工艺设备组成。设备安装前应根据设备图纸和甲方提供的各永久基准点、线进行所安装设备临时基准线的放线工作,并进行设备基础有关尺寸的检验工作。

2.2永久性基准点的设定

采用钢制标高基准点,将其牢固埋设于基础表面的基准标高,测出每个基准点的标高,并标注清楚,作为安装设备时测量设备标高的依据。各临时标板采用100mm×200mm的钢板用膨胀螺栓固定,标点用醒目的油漆标出。然后,选择合适的位置建立纵横向永久基准线及各主要平面标高基准点,并设置永久性基准点和永久性标高标志。永久性基准点和永久性标高标志的布置图中个基准线说明见图1。

2.3预埋件的定位放样

1)涉及固定支架,在基础垫层施工的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应将预埋件放置在垫层内,选择固定支架固定。完成垫层后,在垫层上方投测固定支架的位置、放样模板线及相关的中心线、辅助线等。

2)螺栓放样与中心线的投测,在实测前,先用设备的安装图纸与土建施工的图纸复核,如果尺寸无误方可施工放样、检查效核,并注明个预埋件的标高及控制尺寸、螺栓数量、规格,确保基础浇筑后的尺寸在螺栓上做出标记、注明。

3)安装检测,预埋件埋设完成后,给予初步的固定,接着安装检测所有的埋件,全部埋件均必须达到安装精度要求,如有不符合,均给予调整,直至满足安装精度要求,按照实际检测结果,填写检测报告。

2.4竣工测量

检查基础所埋设的全部主要及辅助基准线的基准点,各设备安装平面的标高基准点是正确、牢固。检查各设备基础的外形尺寸、标高、中心线位置及地脚螺栓标高、螺纹长度、螺栓中心线位置及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检查各设备防滑筋孔,地脚螺栓孔及预埋钢板的位置、标高、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设备基础表面及锚固孔、防滑筋孔内应清洁,必须清楚所有孔道内的脏物、砂浆、积水等,并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整个基础的验收应有完整的记录及技术文件。

四、安装定位测量

1、施工程序

基础浇筑后按照土建的竣工资料及时进行效核,实测各组预埋件的中心线和标高,填写详细的竣工报告,与允许误差进行比较,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如有超限必须立即反映,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满足安装要求。按照测设控制网,选择高精度经纬仪校定、投测连铸机的中心线,利用水准仪测量底座预埋件的平整度,以便调整设备。

2建立安装控制网

为确保各机组简的中心线与垂直于平行的严格关系,选择轴线网作为控制网,埋设固定点与基础的周围作为辅助点,建立固定的线板。应安装设备要求特殊的中心线,为确保各竣工中心线、埋件间的复合性较好,按照竣工成果、测量资料,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按照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原理,合理的调节主轴线部位,最大程度地降低埋件的偏移误差,减少了安装累积误差。

3、设备安装测量

设备进场后,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图纸,效核安装尺寸是否与图纸一致,根据对效核结果进行螺栓组的固定,待预埋螺栓固定后,加强竣工检查,严格地控制螺栓偏差。同时放样安装中心线,安装中心线用于控制设备初始就位和初步调整,一般采用的设备采用主轴线固定钢丝的方法,如果视线开阔可架设经纬仪与安装中心线上,协助设备的精密就位,同时采用高等级的水准仪控制设备的水平度,该项工作要往复数次,直到完成精密调校后,若各项指标均满足安装精度要求,应给予最后的检测,填写检测报告,竣工报告。

结束语

本文结合连铸机设备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实例,总结了设备基础施工放样和施工定位测量中具有普遍性的技术工作,针对特殊预埋件的放样定位,设备采用专用控制网进行设备安装,确保设备机组与基础预埋件位置的准确及设备各机组之间的位置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文豪.基于测量数据的大部件对接装配仿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4.

[2]孙倩.人体工程学在建筑通道设计中的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4.

[3]毕政文.桩基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5.

[4]刘全利,安云松,张彦军,韦世保.节点设备无桩号地震采集的测量方法[J].物探装备,2015,0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