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对文山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新时代下对文山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郭丽

郭丽文山州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663000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化与升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科学发展观、美丽文山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7-103-02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以及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为此,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习近平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文山州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文山由于有着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地形条件,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绿色优势,特别是生物多样性资源极为丰富,在云南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占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但由于文山地处边疆,属喀斯特地貌,95%是山区和半山区,交通闭塞,发展条件受限;区域多民族杂居,总体人口素质偏低,经济发展意识较为落后;虽然资源多样且丰富,但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不足,一直处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初级阶段,以致文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滞后。近年来,我州以“生态立州”发展战略为引领,扎实推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总体生态环境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现今文山州面临的环境压力仍然非常大,生态建设仍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传统观念严重,没有正确认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之间的重要关联性。“生态立州、绿色崛起”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大多数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环保部门的事,社会参与度不高,没有统筹全社会的力量,未形成人人参与,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公共文化教育,基础设施不足

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生态创建和绿色创建活动力度不够,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消费方式不当,浪费严重的现象难以禁绝,绿色消费、绿色采购、绿色信贷等尚未真正发挥促进环境保护的作用。

(三)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够协调

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也尚未完全建立,环境保护投入严重不足,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状况,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粗放型经济仍占主导,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四)受特殊的地理条件的影响

喀斯特地貌占据我州很大的国土面积,生态环境极易受到破坏,生态恢复周期长,引发的水土流失、石漠化等情况难以治理,甚至生态破坏引发的环境问题将带来不可逆转性的社会问题。

(五)是生态保护工作滞后,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制约

目前全州广大农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园区的生产废水、固废等无法得到集中有效处置。加之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大,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推进。

(六)是生态保护的监管还不到位

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存在执法环境不优、执法力量不足、执法经费短缺、装备和手段落后,执法不到位、执法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三、新时代如何大力推进文山州生态文明建设

(一)领会精神、落实要求,强化宣传教育,全面树立“生态立州、绿色崛起”理念

一要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意义的宣传,让“人类靠环境生存、环境靠人类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增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发展意识,逐步形成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规范,营造文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要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公民依法管林、护林、造林的自觉性,为文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二)强化保护意识,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是要立足文山现有的生态资源现状,认真分析研究文山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为文山的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森林云南的决定》、《中共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构建滇东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修复森林生态为重点,大力实施石漠化治理、陡坡地生态治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防护林建设、森林抚育等工程建设,加大乡镇、农村、社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公路沿线、产业示范带、产业园区等重点地区、重点地域以及泥石流、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治理,切实改善文山的生态环境。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和政策体系,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要建立完善各种政策制度,使生态文明建设有章可循。首先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制定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制度,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和贸易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其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补贴制度。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公共财政支出理应向环保投入倾斜。

二是要完善规划,加强监管。建立并认真落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三是要制定保护环境政策制度。制定适合文山州情的现代环境保护制度,以制度为保障,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上制度化轨道,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规范和引导新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防止因环境保护制度的缺位而放纵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

(四)进一步加强生态州建设,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一是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高水环境质量,大力改善农村环境。

二是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以生态州建设为平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加强城市污水治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发展密闭化、压缩化、集装化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加强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着力解决绿色资源污染和浪费,鼓励文化、旅游、餐饮业等以服务为核心的“绿色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