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入理学而有法提高品社教学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1

以情入理学而有法提高品社教学实效

林其兴

山东省栖霞市唐家泊中心小学265300

摘要:教学中,只有“爱”我们的学生,带着真诚去教学,做到“润物细无声”、情达理通,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好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完全统一的,所以要想有好的方法,必须有好的习惯。

关键词:以情入理学而有法整理资料

一、积极示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刚开始上课时,我精心备课,结合各种形式的资料设计有趣的活动。利用美轮美奂的幻灯片,情节精彩的视频片段,内容丰富的手抄报,甚至实物等,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货币天地》一课时,我通过上网,翻阅书籍、报刊,裁剪旧书籍等途径,找来视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和剪贴报。上课时,先看一段货币演变的视频,导入新课。五彩的画面,大量的信息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从学生的眼睛里可以看到那种惊叹和对知识的渴求。活动中不时穿插幻灯片、剪贴报作以知识的补充,从而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学生们愈加喜欢品社课。突然,戛然而止,课堂照本宣科,不再旁征博引。一节课仿佛白开水,学生们顿时觉得索然无味。纷纷“抗议”,希望回归多彩的课堂。

顺势引而导,抓住机会给学生布置了搜集任务。模仿是人的天性,我用实际行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课外搜集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下去。而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产生无比神奇的力量。

二、方法指导,树立自信

1.紧紧围绕研究主题。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当代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关系时,才是有效的。因此,我要求学生选题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入手,可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使研究具有一定的活力和潜力。

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很多,该怎样选择?通过和其他教师一起研讨,大家认为:这些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确定,也可以是师生商量后确定,关键是要来自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乐意去探索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提示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电视、报刊、社会调查、查工具书;实地调查采访,作摘录、札记;上网索引;结合其他学科等。

3.利用信息技术课学习上网搜集资料的方法:提供有针对性的相关网站。

4.明确分工,有的放矢。随着学生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品德与社会》教材呈现的主题范围也在扩大。要求学生去围绕这样的主题搜集而事先未作分工,必然会出现资料杂乱、零散、重复、遗漏等现象。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做一名地球卫士》时,先给学生分组、分工,请他们任选一个研究主题开展活动,搜集相关资料。这样有的放矢,既减轻了负担,又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搜集的时候,很自然会有筛选,会熟悉资料,这就为接下来的整理做好了准备。

5.教做剪报、记笔记等方法。

6.拓宽搜集资料的空间和形式,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家庭条件、背景、来源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家里条件优越,家长也非常重视,支持学生,甚至特地帮孩子做许多事情;也有的学生连课外书都很少,家长不重视,不理解老师布置的作业。所以,我从不规定学生展示资料的形式,学生可以用自己能完成的形式来汇报。

7.指导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不能直接拿来做交流,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大量资料会让学生无从下手。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提炼出专题,深入思考,重新组合资料,让观点更清晰,重点更突出。

8.明确标准,及时评价。师生要共同制定好有关资料收集的评价标准。每次收集活动后,坚持做到及时评价,多多给予鼓励。

9.及时解决学生在搜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给学生方法。发挥小组的作用,教师及时指导。

三、及时肯定、激励,坚持不懈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因此,要使之变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就要借助各种外部条件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基于对这一情况,每节课都记资料分,并开展搜集资料的比赛。或让每个组根据主题把搜集来的资料做成手抄报或剪贴报展览,评出优秀小报,再加分。这样,有展示,有加分,有比较,学生收集资料的热情很高。由于是小组间开展比赛,还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组内有的学生找不到资料,有资料的同学就借给他们摘抄,有的同学忘记了,组长就会督促他。长此坚持,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也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

我们的教学中只有“以情入理,学而有法”,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机,更富有内涵,更有实效,更深受学生的欢迎,从而使课堂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编《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2]《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3]王恩锋《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