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引导策略发掘探索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讲究引导策略发掘探索能力

林秋红

关键词:数学知识探索引导策略

探索数学知识是数学探索活动的核心环节,是决定探索活动成败的关键。探索的数学知识是未知的,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数学探索式教学中,教师讲究引导探索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利于他们今后乃至终生的持续发展。

一、鼓励充分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探索数学知识,需要探索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满腔的热情、严肃认真的态度参与探索活动。只有经历探索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运用的过程,对获得的数学知识才会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运用灵活。我们提倡合作学习,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钻研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导个人独立钻研,应该是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的策略。

引导学生探索的关键问题是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例如:在教学“分饼(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我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作为根本出发点,设计具有较大探索问题的空间,首先创设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情境,“八戒化缘时只化到3张饼,该怎样分呢?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的问题情境。接着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方法说明你是怎样得到,然后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步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可以在一个单位“1”中表示,并且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不能只在一个单位“1”中表示,而且大于1;分子和分母同样大时,分数等于1。整个教学过程我没有包办代替、硬性规定,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改变了“问—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新知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应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有联系的,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究,另一方面使其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我首先创设了“一张长方形的彩纸,用来做2面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小旗,你想到了什么办法?再做11面这样的三角形小旗,需用多大的彩纸?”这一问题情境,当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时会发现作已有和知识不易解决今天的问题,由于有上节课的基础,他们自然联想到“能不能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样得到一个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进而激发了探究的欲望,使全体学生都投入到积极的思考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从而自己探索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经过这样的思考—操作—探索,学生深刻体会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快乐。

三、开放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要着力营造一个“天高任鸟飞”的思维空间,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这样设计:在新课导入时,我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故做神秘地说:“我可以用这张长方形纸变魔术,你们信吗?”全班同学都瞪着好奇的双眼,我先变出一个1/2,并在1/2处涂上颜色,接着把这张纸对折2次、3次、4次……每折一次都记下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商不变性质和除法与分数的关系,自己很快就发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了进一步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出示3个分数:1/3、2/6、3/9;(1)观察一下,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变化有规律吗?谁能把它们变化的规律找出来?(2)哪一个分数最大呢?(3)你还能写出一些分数值是1/3的分数吗?看谁写得又多又快。(学生独立写出很多分数值是1/3的分数,然后汇报交流)(4)怎样才能写得又多又快呢?(5)分数值相等的分数,是不是只有这样的一组呢?(不是,还有很多组)(7)好!谁来说一个分数,其他同学写出和它分数值相等的分数,看谁写得多。(指名说一个分数,其他学生写出和它分数值相等的分数,然后交流)(8)自己随便写出一个分数,看谁能不能写出一些和它分数值相等的分数。(学生自己写,然后交流)(9)我们写出了很多分数值相等的分数,从中可以得出一条什么规律呢?(学生自己概括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搭建合作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学生探知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获得甚至应用的全过程,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积极探索。

例如,“点阵中的规律”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出示点阵,从问题出发,引导探索,(1)、每个点阵有多少个点?你是怎样想的?(2)、每个点阵可以看成是什么图形?(3)、你是怎样得到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让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寻找规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图形中点的变化情况,进而推导出后续图形点的数量。问题是探索的基础,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搭建探索问题的平台,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交流。

学生的探索过程不是一条笔直的路径,有时思考方向正确,顺利前进;有时思考方向不当,曲折迂回。在这期间,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索,而不是走过场,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索。在学生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包办,而应该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思考;而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走出困境;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立即予以肯定,并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