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牙周常用手术及护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1

浅谈牙周常用手术及护理要点

蔡秋红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上海闸北区200070)

【中图分类号】R473.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280-02

牙周炎是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是很普遍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而往往被忽视,直到患者出现刷牙出血或者感觉牙齿酸痛,咀嚼无力等症状才来医院就诊。一般经过牙周基础治疗4周后,牙龈的炎症应有明显消退。但如果牙周袋探诊仍达5毫米以上并伴出血,或牙龈及骨形态不良,膜龈关系不正常时,就必须采取手术治疗。

牙周常用手术有以下几种:

(1)翻瓣术:牙周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牙龈的结合上皮向根方移动形成牙周袋,继而引起牙龈下方牙槽骨的吸收导致牙松动甚至脱落。翻瓣术广泛用于临床并行之有效,目的即为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术者通过将患者牙周袋内壁切除并翻开粘骨膜瓣,视野清楚,直视下刮除牙石和肉芽组织,并对病理性骨或骨缘加以修整,以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和形态。牙周翻瓣术的治疗效果与患者自我菌斑控制水平及牙周维护治疗的依从性密切相关。

(2)龈膜手术:翻起粘骨膜瓣,清创修整,向根方推移,加深前庭沟,改善附着龈与牙槽粘膜关系,龈膜手术的实施得以巩固牙周治疗效果和解决美观问题。如今人们追求生活更高境界,正畸治疗已被适龄人群广泛接受,而附着丧失在正畸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附着龈和牙龈退缩困扰治疗进程,所以龈膜问题也逐渐成为正畸治疗和牙周治疗中必须攻克的难题。

(3)植骨术:牙周骨缺损是牙周病的常见症状,可通过移植自体骨,异体骨,骨替代品,促进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的再生。临床上常根据不同病例要求,采用Bio-Guide生物膜或Bio-Oss骨粉充填,数月后骨缺损区新骨密度显著增高,提示人工材料能够有效促进牙周病骨组织再生。

(4)牙种植术:是指用手术方法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内以修复牙齿的方法,虽然不具有破坏性,但是伤口愈合需要一定时间。种植体选用螺纹柱状纯钛金属,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获得粗糙结构,以利于增加种植体表面面积和骨结合。

牙周手术可以解除或者减轻患者病痛,但手术风险不容忽视。可能引发疼痛,肿胀,出血,药物反应和感染。所以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简明扼要地向患者讲解手术必要性和大致过程,征得患者理解,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基础治疗,改善口腔卫生,有效控制菌斑,吸烟者绝对戒烟。

牙周手术术中护理应遵循外科手术护理原则,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杜绝不必要的污染。基于口腔科手术范围狭小,手术区照明不利,投递器械敷料尤为小心,防止物件坠入患者气管食管发生窒息。

牙周术后患者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恢复,理应为患者提供清晰的术后指导,因为术后口腔卫生对手术治疗的结局起决定作用,耐心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3分钟。饭后漱口,对不易去除的食物碎屑用牙线牙刷清洁。遵医嘱及时复诊。

牙周术后的全身治疗也很重要,应增强患者抵抗力,积极治疗与牙周炎有关的系统性疾病,并注意休息,以争取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