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3
/ 2

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王玲张文

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工程中心110034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财政税收体制也有了很大转变。财政税收作为地方政府实际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在不断的改革和推进。笔者结合实际学习和工作经验,首先阐述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财政税收工作体制革新的建议,希望对构建我国税收框架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思考

引言

专家分析认为,财税改革创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人均收入分配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战略意义。体制改革使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支出模式科学合理。逐步推动政府由管理型管理体制向预算制过渡,税制改革。主体定位为增值税,在改革后流转税制度的帮助下,促进社会公用事业的发展,增加政府在提供便捷服务和基本公共设施方面的资本投入。

1财政税收体制的概念

财税是我国财政的主要来源,对我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政税收是国家的职能。从字面意义上分析,财政收入可分为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两部分。金融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国家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有很多,如税收、费用、罚款和发行货币债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税收。因此,有必要完善一个国家的财税制度。

2新形势下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2.1不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

我国始终处于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最近几年,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使得财政税收体系出现漏洞。实际上,现行的财税体制在应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而且对经济的发展无法真正起到作用。其中,地方财政税收的预算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很突出的。因为地方管理不同于城市管理,地方的财税收入预算管理体制相对来说是较为落后的,具有不完善,不健全的特点。在地方上,财政税收有关部门的工作落实不到位。从财政收入方面来看,首先,财税的预算管理体制本身就有一些不足,这就导致在财税体制的开端问题的出现。其次,我国政府的财税监督体制不健全,工作人员没有有效的履行监督义务,没有做到对预算管理部门做到真正监督。而且有些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有些部门的工作方式,不利于地方财政税收预算管理体制的形成。在地方的财政管理工作中,常常是形式主义之上,做做表面工作,走走过程,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问题。

2.2政税收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作开展与财政税收机制的健全程度有紧密关系。当前形势下的财政税收制度往往存在一定问题,不健全的税收机制往往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是财政收入在分配职能上体现出较强的集中性,而且始终在集中向上发展,这种情况对财政分税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有所影响,最终导致财政力量无法进行有效平均。另外一方面,由于税收种类的多样性,导致众多与资源和环境相关的税种难以有效划入到财政税收范围内,影响了整体税收作用的发挥,最终会影响到财政的分配功能的作用。最后由于部分财政税收收入不在财政收入的管理范围之内,尤其是一些国有资产收入和资源方面的收入,这些征收范围外的税收收入最终也会影响到税收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2.3结构上存在缺陷

在现阶段,我国财政收入的组织结构方面,非税收收入和税收收入两者所占的比例存在失衡,尤其在税收收入的构成方面更为明显。从税收基础的角度来分析,所得税和财产税在收入的分配调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工作人员应加强所得税和财产税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比例的控制。作为资金筹措的一种手段,“营改增”后的增值税在总体税收比重上应小于所得税和财产税。从实际财政收入的构成和比重来分析,税收比重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这种状况直接在很大程度上了削弱了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此外,税收比重不合理造成了税种功能模糊、征税重复等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及和谐稳定。

3新形势下财政税收工作体制革新的一些有效手段

3.1建立集权完善的财政税收制度

一套完善且相对健全的财政税收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做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首先,针对地方而言,以前的财税体系使他们丧失了自身的很多权力。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增进,必须保证地方政府拥有相对自由的管理权力,制定特色的财税收入制度的权力。同时,要明确政府中有关财政税收各个部门的职权,各自管辖各自的领域。其次,增强监管部门的工作力度。要求监管部门必须真正的履行工作义务,不能只是走过程,做表面功夫,这样才能对财政税收管理力度起到提高的作用。

3.2实现财政税收体制的权级分明

为了让财政税收更加科学合理化,需要确保财政税收体系的权责分明,同时要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际,确保财政税收制度能够更好地作用与政府事务统筹环境和各个机构工作的规范环节,这些工作要求能够结合税收工作实现我国税收收入与支出比例的和谐与稳定。一般来说,基于专业化的角度,权责分明的财政税收制度是将各级政府的权利和层级进行有效划分并交到政府手中,然后对地方政府的税收权利进行划分,规范财政收入的相关范围,并颁发制定符合地区发展的规范化的税收政策,对地区化的财政收入进行有效规定,有效规范财政收入权利,更好地适应于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二个方面是中央要在确保财政收入稳步提升的基础上,对各级地方政府的收入加强分配管理,并结合地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台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为地区经济发展打好基础。第三个方面是要确保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对各级财政支出进行合理划分,有效减少实际的资金支出压力。

3.3加大财政收入的预算管理力度

在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进程中,对财税的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其改革与创新时,应该从大局角度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将众多因素全面涵盖在内的去思考与此相关的问题。对于国家而言,做出预算管理前,应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然后结合本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线,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政税收的预算管理制度。对于当地的财税部门,也应立足于当地的经济基础,结合当地的社会发展形势,而后做出合理并且科学的财税的预算管理制度。国家和当地政府在财政税收上都要做出一些合情合理的改变,并且积极的研究创新方式。只有二者共同努力,齐心协力的做出改变,不断进行创新,对于处于新形势下的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有利无害。

3.4做到财政转移支付的科学化

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要结合实际的地区发展和中央财政收入予以建立和完善,尤其要对专项转移支付和普遍性转移支付之间的比例进行科学把控,对财政税收收入进行合理分配,有效平衡转移支付情况。所以就需要加强对财政转移的管理,及时创新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要求,有效控制转移支付的来源,更好地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管理。另外一方面,要针对普遍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加强管理,针对不合适的方面进行合理调整,确保转移支付类型在财政税收结构方面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结语

综上所述,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财政税收的改革和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配合,参与者在工作的推进中要不断地修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立升.论税务管理现代化的实现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00(6).

[2]潘剑亮.加强对私营企业税务管理之我见[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0(11).

[3]潘江颖,梁清德.浅谈加强企业税务管理[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