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1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浅析

赵倩

山东省阳信县职业中专251800

基础会计是财会类中职学生必学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这门课程的意义在于,它是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了基础。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接受起来难免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应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和事例,减轻纯理论带来的艰深晦涩感。同时,可以使用多种教学媒介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认知度。

一、上好第一堂课,唤醒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点燃学生从事本专业的理想

1.第一次与学生接触,就要使学生重视这门课

因此,在绪论部分,必须全面搜集课内外资料,包括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相关的图片,运用生动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讲述会计的产生、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使学生产生惊喜、新奇、实际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欲望。

2.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一方面专业教师要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现状、学生毕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校的办学优势、办学特点和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另一方面可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学生在校努力学习、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让新生明白没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是不能适应社会工作的。

3.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树立将来要从事会计专业的理想

我在第一节课时,主要是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如我们身边成功的会计人士、尤其是我校优秀毕业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及其肩负的神圣使命,说明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特别是会计行业诱人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树立将来要从事会计的专业理想。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会计基础》中理论知识比较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填鸭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会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专业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判断、总结课堂的知识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设置情境、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最终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2.联想式教学,一举多得

在会计教学中,相关、相似的知识比较多,如果能够采用联想教学法,可以把繁杂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个问题设定几种情况,引出不同的处理结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处理业务的灵活性。例如,采用联想式的教学方法,对一个业务题的账务处理扩展到同一类型不同情况的账务处理或是另一相关的业务处理,让学生们通过分析、实操、总结,扎实地掌握所学的账务处理方法。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印象深刻,掌握效果快而好!

3.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

中职专业的重要教学手段仍然是以“教案+粉笔+黑板”为主。教师通过大量板书、口头表述和肢体语言等,向学生传授如何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和全过程,这样空洞而难懂。多媒体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重刺激,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影、临其境,再现了生活实际,加大了课堂容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凭证、账页、报表的填写与编制,这些是很难通过黑板来呈现的,采用多媒体,通过课件演示,一目了然,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通过会计工作人员作业的视频,增加视觉冲击,加深对会计作业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会计理论的能力。

4.结合教材,运用分组分享教学方法

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无非是以教学为主体,采用满堂灌,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让原本就枯燥无味的内容显得更无趣了。所以,我们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分组分享教学法等,这样才能充分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分组分享教学法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按一定的规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形式多样的分享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进一步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平等性和发展性,并突出了可操作性,能使学生更有信心去学习和探索。如在学习会计科目表时,可相互默写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时,相互检查会计分录正确与否。这样,学生间能相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分享中强化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会计基础教学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学以致用,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里掌握更多的会计专业知识,并能够将会计知识融会贯通,为以后就业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才能为社会培养过硬的技术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