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3

体育游戏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有凤

关键词:体育游戏;高校武术教学;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校内的传统武术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学生对武术学习渐渐丧失兴趣。因此,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情迫在眉睫。体育游戏是游戏发展的派生物之一,其融合体力、智力、娱乐发展于一体,既是游戏的组成成分,又与体育运动密不可分。因而将体育游戏应用于高校武术教学,使武术教学更具有趣味性、互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武术教学向着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1]。

一、高校武术教学现状

(一)教材陈旧,教学内容单调乏味

近几年学生对高校武术教学反映的问题中最突出的是,教材过于陈旧、教学内容单调乏味的问题。教学内容大多是初级三路长拳、青年长拳以及初级刀、初级剑术等。学生只是单纯模仿着学习,“花拳绣腿”的招式学了不少但武术内涵却仍无法掌握。陈旧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内容无法得到延展,学生对学习内容没有可选择性,致使学生只学到了武术的外部动作架势,而缺少实际攻防。学生学习武术的成就感低,也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缺少现代化手段

高校武术教学方法存在许多问题,一直以来教学方法变化不大,主要以老师、教材和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中老师教授固定技术动作,学生按老师的示范学习,然后反复练习。教学模式固定、教学过程死板,使得武术课堂教学缺乏生气。武术课堂过于僵化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展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武术教学中缺少现代化教学手段,因此无法激起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情[2]。

(三)教学中无法充分体现武术价值

武术是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强身健体价值、人文娱乐价值以及经济发展价值等。高校武术教学不仅应注重传承武术项目,还应充分挖掘以及现武术的价值,使武术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促进学生乐观向上。学生之所以学习武术也是希望能达到健身、防身的目的,然而大部分学生对武术教学深感失望[3]。高校武术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并未充分展现武术的价值,因而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武术课程认可程度及学习兴趣的下降。

(四)学生的学习动机消极及对武术认知有误

如果说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励、指引着学生学习,那么对事物的认知则是学习的诱因,推动了学习行为的产生。然而高校学生对武术最初的认知一般来源于影视剧作,学习武术的动机也是希望自己能像影视剧中的武林高手一般,但当学生真正接触武术后则会有强烈的理想幻灭感,从而影响学习武术的兴趣。正是错误的武术认知及消极的学习动机,再加上学习方式的被动性导致了高校武术教学如今无法走出困境。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体育游戏具有目的性

体育游戏具有有目的性和意识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了传授生活技能、劳动技能;二是为了发展游戏参与者的体力和智力;三是为了身体教育和娱乐教育。另外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体育游戏的目的性,人们在进行游戏时能有意识的发展游戏内容、制定游戏规则以及传授游戏经验,还可以不断创造出新游戏来适应新的活动要求。因此武术教学可结合体育游戏,使武术教学更具有目的性[4]。

(二)体育游戏具有大众性

体育游戏的大众性体现在其包含了人体众多活动技能,且形式繁多、内容丰富,可不受任何条件影响,参与者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需要投入到体育游戏中。体育游戏也因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于组织开展。例如“跳绳夺帕”游戏,两个组的甲乙丙组员先将手帕的一角掖在衣领里,接着依次面面相对跳进长绳,然后边跳边寻找机会夺取对方藏在衣领内的手帕,先夺到者得1分,积分多的组获胜。平局加赛,直至评出胜负[5]。

(三)体育游戏具有竞技性

体育游戏具有竞技性主要体现在能根据参与者的实际情况对活动方式、动作路线和主要规则进行变通上,所以游戏的获胜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会以游戏完成的数量、质量以及速度为判决依据,是结合体力和智力的竞争性活动。如“猜拳踩脚游戏”,两人需相对而站,采用石头剪子布的方式用手猜拳,获胜者立即用脚去踩一下对方,这时对方便可及时敏捷地躲闪,然后再猜再踩,在规定时间里,踩到对方次数多者为最后胜出者。

(四)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

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体育游戏可由参与者自由选择进行活动,无任何外来压力,因而参与者能轻松、自由、平等地参加。此外,在体育游戏进行过程中,其特有的随机性和偶然性的特点会使游戏参与者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满足人们在情绪和情感上的需求,可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精神文明教育。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结合体育游戏,便可增加武术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生动有趣[6]。

三、体育游戏教学对高校武术教学的作用

(一)促进高校教学改革

体育游戏由于其特殊的场景及运动形式,使其运用在武术教学中更具有优越性。有利于促进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使高校武术教学摆脱刻板、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学生练习主要武术技能前进行体育游戏活动可事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尽可能快速融入进课堂教学,因此对我国高校武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满足新时代学生对武术教学的不同需求,体育游戏教学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潮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它可以激发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两人三足”游戏,此游戏曾多次出现在如《奔跑吧兄弟》等户外综艺节目中,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授武术技能前进行“两人三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武术技能学习充满期待和信心[7]。

(三)引领高校武术教学潮流

将体育游戏应用于高校武术教学是未来武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值得被大力推广、普及。如要使体育游戏能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使其具有完善的游戏法则和竞技法则,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让武术教学更严谨,学生能因此学到更多的专业武术技能。体育游戏应用于高校武术教学,让武术教学更具时尚性。

(四)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校武术教学实践中,因为学生学习起点,对所学内容的适应性差,再加上教学时间短,仅在体育课上学习,这些因素导致了高校武术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成果不明显。将体育游戏应用于高校武术教学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如“武友相聚”和“大力接刀”等游戏,使枯燥无味的武术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参与度更高。

四、如何将体育游戏应用在高校武术教学中

(一)教学设计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模式。高校武术教学不仅应具有武术性,也应具有娱乐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上应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速度上快慢相协调、力道不应过大也不宜过小,游戏教学规则和要求相融合,以帮助学生快速领悟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体育游戏可以设计在武术技能教学前,也可以竞赛的形式设计在武术技能教学中[8]。

(二)教学准备

武术教学涉及的动作较为激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体会从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转变,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状态转变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因此需要为武术教学做好准备。其他体育项目的准备活动有如拉伸、压腿和慢跑等,但体育游戏教学应体现游戏的一面,如采用“击鼓传花”的游戏作为准备阶段的预热,逐渐提高肌肉的兴奋度。同样,在完成武术技能教学之后,也要逐渐放松学生的肌肉,这时也可引入一些小游戏,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教学组织

将体育游戏应用于武术教学中是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其中许多规则以及科目等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要完善教学组织设计,才能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可采用在武术教学中增加武术故事、团体比拼、多媒体视频展示以及挑战擂台等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在组织设计过程中,要明确体育游戏教学的细则,仔细慎重。尽量考虑到可能发生的问题,避免出现不确定的问题,如安全问题等。实施这些细则时需要老师在一旁指导,因为体育教学组织的设计最终是为了服务于武术教学,因而要确保教学的质量及安全。

(四)分组合理

将体育游戏应用于武术教学通常需要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因此老师在分组时要注意合理分组,综合评估各组力量。如一组的优势太大,另一组过于弱势,则容易导致游戏失去公平性、趣味性,影响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此外,老师在分组时可以适当照顾女学生,因为女生的体力相对弱小,在安排角色时适当关心和照顾可以起到保护学生的目的。合理的分组能让教学更具有安全性、合理性[9]。

(五)体育游戏教学的改进

目前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还处于探索阶段,课后老师可以就此向学生发起问卷调查,以为各环节评分的方式来评判其优劣,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有助于老师为以后的教学内容作出改进。问卷实行匿名制,学生可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如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可应用于武术教学的新游戏等等。学生充分参与体育游戏教学的改进才能让教学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结语

武术教学在促进国民强身健体及弘扬传统文化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今高校武术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材陈旧,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教学方法缺少现代化手段、教学中无法充分体现武术价值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消极及对武术认知有误等。体育游戏具有许多特点,如目的性、大众性、竞技性和趣味性等。体育游戏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在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和分组上做合理安排,体育游戏也应及时改进和更新,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柳葳.关于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思考[J].山西青年,2017(20):219.

[2]李晓红.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青年时代,2017(28):174-175.

[3]张丽丽.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及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7):126-127.

[4]张良平.体育游戏教学原则[J].商情,2017(47):145.

[5]郝卫锋.体育游戏优化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10):88-89.

[6]王志晨."游戏教学法"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体育时空,2017(20):86.

[7]王晓娟."游戏教学法"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卷宗,2016(11):382.

[8]史梦龙,白先月.“游戏教学法”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5(13):173-173.

[9]李明洋.刍议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的武术游戏[J].运动,2015(8):83-84.

作者简介:王有凤,女,汉族,1985年1月出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