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传统园林与苏州博物馆——漏窗的设计特点郭绯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苏州传统园林与苏州博物馆——漏窗的设计特点郭绯绯

郭绯绯

郭绯绯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413000

摘要: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艺术创造,不仅造型丰富多样,还寓意繁多。漏窗对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建筑有着不可或缺的艺术作用。本文通过漏窗的形制、功能等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文化内涵。分析苏州博物馆漏窗,探讨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演绎的方式,进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思路。

关键词:漏窗;苏州传统园林;苏州博物馆

1.绪论

漏窗,《园冶》一书中称“漏砖墙”及“漏明墙”,亦称花墙头、花墙洞、漏花窗、花窗,“凡有观眺处筑斯,似避外隐内之义”。在我国古代建筑悠久的发展历史上,窗格的艺术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就被能工巧匠用来装饰建筑物,如汉代出土文物陶屋上的窗形图案,就是汉代建筑中盛行的窗式。而漏窗,作为窗格的一种,形态丰富多彩,犹如百态鲜花,不仅在功能上具有实用性,并且还具有很好的装饰建筑的艺术欣赏性。而正因为漏窗,园林建筑才更加富有情趣,令人流连。廊墙上设计漏窗,既通风采光,又增加了透明度;既美化墙面,又加强了观赏性。苏州园林讲究精致小巧,厅堂等建筑多以曲廊相连,部分曲廊单面或双面均有廊墙。漏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亭台、花草和树木,透过漏窗,或明朗入目,或隐约辨见。

2.苏州传统园林漏窗的设计特点

沧浪亭是苏州园林漏窗的经典所在,108个各不相同,园中意境幽静里更添一分乐趣。进入沧浪亭的门厅,向东径直到达闲吟亭的贴水复廊,分布了二十一扇长方形的漏窗,这些漏窗均用狭薄青砖搭砌而成,图案常见的有扇形、菱花、园形和梅花等式样,利用漏窗使园外水面池岸和园内廊榭山石相互衬托融为一体。站在里侧,透过花窗可见园外葑溪的一泓碧水,领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理趣。站在外侧,透过花窗窥见园内黄石假山的一角,体验“远山近水皆有情”的诗意,轻松一刻。

2.1通透性

漏窗以其通透的特性,大多设置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面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然而,漏窗很少使用在外围墙上,以避免泄景。如果为增强围墙的局部观赏功能,则常在围墙的一侧作成漏窗模样,实际上并不透空,另一侧仍然是普通墙面。漏窗图案变化多端,千姿百态,漏窗本身和由它构成的框景,如一幅幅立体的图画,小中见大,引人入胜。透过半镂空的漏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还现,光影迷离斑驳,而又可移步换景;平白的墙面有了它,便增添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的变幻之感。而特别有趣的是,在同一园林中,绝不会有雷同的漏窗出现。苏州沧浪亭复廊中的漏窗系列和田园“古木交柯”前走廊的漏窗系列就是典型的范例。综合来看,廊墙上开设漏窗,既增加了墙面的明快和灵巧效果,又通风采光,一举而两得。漏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亭台花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倘移步看景,则画面更是变化多端,做到小中见大,令人不禁称妙。

2.2寓意性

漏窗的图案,处处传达着吉祥。吉祥内涵的表达,广泛采用了谐音祈福的原理,即借助主题名词的同音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风雅的植物(图一)题材在漏窗的装饰中所占比重较大,象征光明的拟日纹,万字纹也是装饰的主角。另外,有吉祥寓意的盘长,方胜,如意等也会让我们眼前一亮。以万字货软脚万字为中心,嵌入如意头纹饰,再用简单的去选撑住四角,这样一孔漏窗既简洁游富有动感。频繁出现的海棠花享有“花贵妃”的美誉,也是春天的象征,园林里经常植一株海棠或是采用海棠形的铺地,这一切都与海棠形窗遥相呼应。海棠形图案视为四片蝴蝶瓦围合而成。沧浪亭的漏窗中多以灵芝花与如意头,海棠纹等结合,曲线优美,旋律自然。花窗中的灵芝花纹常与海棠纹并用,取满堂吉祥,阖家幸福之意,也常与牡丹花纹并用,喻富贵长寿。沧浪亭内有一石榴形漏窗。石榴,又名安石榴。涂林等,为石榴科落叶灌木,有很高的实用和观赏价值。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认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沧浪亭内的门洞内有一漏窗(图二),漏窗外形为花瓶形,窗芯内图案为古代的戟,共有三支,一只花瓶内插有三支戟,“平(瓶)升(生)三级(戟);预示着园主人的官运亨通。

文字“福”、“禄”、“寿”、“喜”、“财”、“万”等都比较常见。沧浪亭进门门厅左手旧有一个喜字漏窗,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来寓意主任期望发财、健康、喜事不断的愿望,是江南地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和殷切期望,很富有传统夫人民间特色和风格。

2.3趣味性

漏窗具有普通窗户采光和通风的功能。主要为了装饰园林中的墙面和点缀园林的景色,漏窗能让墙体变得活波,能使空间的采光更好,让整个园林更有穿透的效果,显得生动有趣。加上漏窗的图案千变万化,丰富了立面。使得光线变得更有趣味性,光影斑驳迷离。漏窗两侧的景色相互借用,相互呼应,使得院内的山水、亭台楼榭、花草树木透过漏窗变得变化多端,达到“移步换景”的审美效果。漏窗还具有“漏景”和“障景”的作用,对于比较狭窄的园林,漏窗能延伸空间,使游览者感受到园林的空间变化之美,心理上产生趣味感。

3.苏州博物馆漏窗的设计特点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曾说过,“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以“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为建筑最大特点。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借鉴了大量传统建筑符号,但并没有照搬旧有的建筑手法,而是将西方现代科技融入了东方古代文明当中。把博物馆置于拙政园,忠王府与狮子林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协调。贝聿铭吸取了苏州传统园林和建筑设计手法,融合自己特有的建筑设计手法和经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苏州传统建筑“移步换景”的手法在苏州博物馆的廊窗设计中也有体现。根据景观视线的要求,博物馆采用的是更加简练的正六边形窗户为主,冰裂纹图案窗为辅。六边形窗户把庭院内的美景限定在窗框之内,形成了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同时出于保温的需要加装了玻璃,但“移步换景”的作用却丝毫未减弱。窗洞口的黑色勾边与白色高墙相结合,展现了浓浓的江南韵味,窗套跟建筑其他建筑构件的统一,使用使得建筑从整体到细节都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有窗取景,若影若现。

4.小结

苏州传统园林几乎都是经过修饰的。而漏窗作为园林装饰小品,是我国传统园林建筑装修上的瑰宝,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魅力,对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尽管苏州博物馆很新,但是实际上很多传统的东西都隐含在里头。两者所营造的意境却是不谋而合的,每一个漏窗都是经过精细设计和建造,匠心独运,显示了建筑独特的美。把中国传统的建筑语言当中的那些很精粹的东西体现在现代建筑中。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设计应该进行创新性的变革。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需要设计师更深层次的挖掘漏窗本质的运用原则和转变方法,结合古典元素自身的形式美和尺度美,把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元素与现代设计衔接起来,让传统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黄春华,薛淞文.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漏窗艺术探析[J].大众文艺,2011(09):114.

[2]罗一凡.中国古典园林漏窗艺术的特色[J].艺术科技,2013(04):230.

[3]谷剑飞.漏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独特作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17-120.

[4]孙丽欣,李鹏宇.中国古典园林漏窗的艺术应用[J].现代园艺,2016(17):124~125.

[5]孙辛怡,尤东晶.浅谈苏州古典园林的漏窗文化——以苏州狮子林漏窗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6).

作者简介:郭绯绯(198912-),女,湖南省益阳市,汉族,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助教,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