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冠心病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 2

浅谈冠心病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许慧曲国华

本溪市本钢总医院心内三病房辽宁本溪117000

【摘要】冠心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严重威胁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加大冠心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病人的机体康复及预后意义重大。本科室通过对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因素有:(1)年龄、性别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49岁以后进展较快。(2)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以TC及LDL增高最受关注。(3)高血压:血压增高与本病密切相关。(4)吸烟:吸烟可造成动脉壁氧含量不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次要因素有:(1)肥胖。(2)缺少体力活动。(3)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糖核钠盐。(4)A型性格等。

冠心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严重威胁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加大冠心病病人的护理力度,对病人的机体康复及预后意义重大。由于患者产生的一系列消极心理情绪,对临床治疗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冠心病病人治疗过程中,给予他们有效的心理护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要通过对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院心内三科室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对收治的30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病人300例,其中男性患者170例,女性患者130例;年龄在45-85岁之间,平均66.5岁。

1.2方法

收集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对其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等进行评估,并查阅门诊病历,制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措施。

1.2.1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可由多种原因诱发:如社会心理应激、精神紧张、吸烟酗酒、情绪波动等,经临床观察,冠心病患者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焦虑、忧虑、紧张、恐惧、否认、角色紊乱等[1],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在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焦虑: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能否治愈常常产生焦虑心理。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针对这样的患者,要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本病的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疑虑,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

(2)紧张、恐惧: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觉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而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一些抢救仪器及吸氧的装置精神就紧张,促使病情加重。针对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忧虑: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担心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一些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使其治疗有所延误。针对这种心理,护理人员要制定有效措施,积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向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加深其对冠心病发生机制、相关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和自我救护等知识的了解。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表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保持开朗乐观的精神状态,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能够使疾病的发作得到减少或避免,从而帮助患者建立起康复的信心,对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给予积极配合。

1.2.2健康教育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一系列变化过程、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副作用。告诉患者每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定期随诊复查,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减少此病的发生[2]。加强运动和饮食指导:(1)适量锻炼: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户外体育锻炼,运动要因人而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运动量以无不适感为度。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2)合理膳食:避免体重超标,因肥胖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提倡少食多餐,七八成饱,粗细粮搭配。应坚持低盐、低糖、低脂、低刺激饮食,禁食过多动物性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嘱患者保持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冠心病患者应避免大悲大喜和情绪激动,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作息、用药及运动时间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相关资料表明,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脏病急发与猝死率以上午6:00~12:00最高,特别是睡醒后的3个小时里,这类患者可运用这一生物节律对用药时间加以掌握,最好在清晨与午睡前服药。下午是相对安全的锻炼时间。告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结果

通过对不同病情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3小结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它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本科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较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上)[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73-74.

[2]张晓梅,张颖,周文悦,等.“生命网”健康教育流程对促进冠心病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