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煤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浅析煤矿煤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

成俊伟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安煤矿分公司山西高平048400

摘要:近年来,中国开始更加重视煤矿的环境保护和恢复。然而,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时间长,许多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矿产资源开发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水生态、植被和土地破坏问题突出。在分析煤矿地质环境恢复与管理模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煤矿地质环境恢复与管理模式。

关键词:地质环境;煤矿;治理模式

引言

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需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始终怀着共赢思想实行煤矿开采工作,进一步加强煤矿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构建相对完善生态环境制度,尽可能采用较为恰当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法,有效解决以往存在环境问题,实现煤矿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1、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创新研究的意义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污染相对严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效利用矿产资源,以最低的能耗和最小的环境污染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产出目标,我国需要尽快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矿产资源开发出现了循环经济、生态煤矿等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对相关人员的调查研究,发现循环经济理论符合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矿产循环经济模式的运用可以减少矿产资源生产过程带来的污染,提高废弃资源的利用率,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优化生产、优化消耗、减少废气”的目标。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最根本途径,有利于提高矿业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它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重要手段。

2、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

现阶段,在进行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时存在着以下隐患:第一,煤矿开采会使地下逐渐采空,再加上边坡和地面的开挖容易对斜坡、山体稳定性产生破坏影响,致使地面出现崩塌、开裂及滑坡等一系列安全事故。并且煤矿开采产生的废渣也大量堆积在山谷或是山坡位置,将泥土和废石混乱堆放在一起,导致透水性和摩擦力都在下降,进而出现渍水现象,甚至暴雨等较恶劣天气下还会引发泥石流。第二,水文地质条件出现污染变化。煤矿出现裂缝且矿井疏干排水会对煤矿地区的储水构造产生破坏,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矿井逐渐干枯,造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同时随着地表径流的更改也会使水利基础设施失去其原来功能,进而威胁到作业生产。另外煤矿开采期间产生的废石淋滤水和矿坑水等通常很难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这对人们日常生活极其不利[1]。第三,土壤污染退化。一般情况下,煤矿开采后地表遗留下的土质大多都是矿渣和新土,再加上大型机械设备的重力碾压,都会使土壤呈现出板结、坚硬状态,严重缺乏水分和养分,甚至地表塌陷会使地下水位迅速下降,产生较大土壤裂缝隐患。如果土壤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进入到地表径流采空区或是洼地区域,容易造成土壤承载力的大幅度下降。除此之外,煤矿土壤的自净能力也是非常有限,一旦污染物超出标准限定数值则便会向外界输出污染物,相应的使用功能和结构也将发生改变,致使土壤资源严重匮乏,甚至在生物化学作用下土壤污染还会迁移,对周围生态环境有着严重危害作用。第四,水土流失严重。实际上说,煤矿开采会对地表植被产生直接破坏,并且露天矿坑和井工矿排水也会使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土地资源贫瘠,再加上沟槽分布较不合理,极大加快了地表水径流速度,促使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化。

3、提高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水平的有效模式

3.1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原则

在设计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时候,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此才能确保治理方案的可行性,使其更具实用性,为实现治理目标提供基础。第一,所制定的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要兼顾安全性和生态性。也就是说,针对煤矿地质环境中容易出现的灾害,来从根本上治理其问题,以避免危害周围人群。通过有效利用煤矿土地,提高绿化率,来建造绿色城市,带动煤矿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三,保护和建设并存。在恢复和治理煤矿地质环境的时候,不仅要加强对其的保护,充分展现生态环境的功能性和作用,还必须进行一定的重建和修复,以此来改善矿山的地质环境,解决存在的生态问题;第四,继承和统一。指的是在治理煤矿地质环境时,既要继承传统的、有效的治理方案和手法,还要不断地创新治理模式,做到与时俱进,以提高恢复和治理效率。比如说,可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来促进治理技术水平的提升。

3.2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的创新

为了响应全球环境保护的号召,尤其是当前国家对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十分重视,使得煤矿环境治理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现阶段,所采用的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综合整治模式。这一治理模式,能够从整体上,兼顾所有的潜在问题,来做相应的处理,以避免煤矿存在地质灾害危险。也就是指在治理煤矿地质环境时,先对煤矿的内在隐患进行处理,再进行绿化工作,循序渐进地恢复煤矿的生态环境。第二种,土地治理模式。这一治理模式,可以用在一些位置比较好,交通比较便利,然后煤矿资源基本都被开采完的煤矿中。对于这类型的煤矿,可以新增一些平缓的道路,或是将土地填平,以避免矿地地面过于凹凸。第三种,生态恢复模式。在使用这一模式之前,要先对煤矿的特征进行分析,若所要治理的煤矿,具有矿洞表面积小、地质灾害影响小这些特征,则可以采用生态恢复治理模式。在利用其自然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绿化措施,从而使其生态环境重燃生机。第四种,自然恢复模式。自然恢复模式,并不同于生态恢复模式,这种治理模式主要应用于开采规模较小的煤矿。在停止开采的时候,尽可能地保护其原有的生态资源,远离居住地,使其自然恢复。

3.3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经验积累

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不仅需要创新模式,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比如说方案设计、村民沟通等。这就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首先,在设计治理方案的时候,先要做好实地考察工作,相关的治理专家要亲自前往煤矿地区,去勘查地质环境状况,然后根据煤矿的周围环境,来科学规划治理方案,避免一些重要地区的建设,以防止在之后的治理过程中,发生较大的治理设计变化,从而增加恢复治理投入成本;其次,要加强与煤矿地区周围村民的交流与沟通,所实施的治理计划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治理计划的可行性,并让村民们参与到治理工作中。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村民们进行一定的补偿,以使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结束语

社会经济发展必定离不开能源,社会实力的不断增强,能源消耗也越大,并且在进行煤矿开采时难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破坏。目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已上升到了一个严峻形式,若想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要不断加大煤矿生态环境重视力度,颁布提出与之相关法律法规,便于明确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实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玮.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15):254-255.

[2]窦连波.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13):250-251.

[3]雷喜明.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创新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165-166.

[4]安志宏,程玉书,汪宝存,等.辽源市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遥感监测与整治模式一体化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17(4):631-637.

[5]黄艳羚.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法律制度探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