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探讨张东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探讨张东霞

张东霞

国网大庆供电公司163458

摘要:配电网智能是指智能电网中配电网的内容较之传统配电网性能和功用上的优越性:自愈能力强、安全性能高、电能质量高、支持与用户的互动、能够实现配电网与用户的信息化、可视化管理。分布式电源、信息电网、能源吸收和转换装置、电动车充放电设施接入配电网,将打破配电网的能量平衡。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配电网建设日益完善,并且逐渐有更多新型技术被应用其中,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与智能化建设,对进一步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配电网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必须要基于现状对调度模式进行更新,确保配电网运行时可以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实现高效运行前提下,兼顾节能减排要求。

关键词:配电网;智能模式;探讨

配电智能调度系统应该满足三大调度目标,一是满足负荷要求;二是保证供电质量;三是减少操作环节,提高性价比,但是要想真正的实现这三大目标,该系统本身应该具备一定的功能,而且各个功能模块应该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才能使调度目标在预期内完成。

1.配电网智能调度目标

我国早期的配电网并没有实现智能化调度,主要利用单电源来进行供电,其网络结构主要是弱环状,这种结构的配电网一旦出现问题,只有两种解决措施,一种是网络重构;另一种就是对无功电压进行优化,但是随着我国电力科技事业的发展,很多的智能实施已经能够与配电网有机的融合起来,实现了智能调度。智能调度的主要表现就是网络、电源以及负荷三者有机的融合。其配电网智能调度主要有三个目标,首先,满足负荷,配电网之所以能够实现价值,主要原因就是能够为负荷提供一定的电力,及时实现了智能调度,也必须满足这一需求,换句话说,在一定的调度周期内,无论是检修需求,还是负荷水平,都要符合相关条件;其次,保证供电质量,无论是额定电压,还是功率都要在允许值之内;最后,提高性价比,也就是说用最少的调度成本以及设备消耗,来保证调度质量,不断地降低调度过程中,设备的使用次数,再加之,因为调度过程中经常配电网总是或多或少在某一个阶段会出现问题,因此,智能调度过程中,要考虑到整个调度周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供电安全裕度,必须要把握好,避免因为裕度不足,而出现调度失误的情况。通过上述这些介绍,可知所谓智能调度,主要就是对储能装置等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配电网进行调度的一种方式,其主要优势就是能够对配电网进行定量分析,并且能够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定量评估,进而使调度决策更加细化,使其更加精确。

2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建设方向

2.1主动优化调度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应用,应以实现目标优化来主动进行优化调度,将配电网内薄弱环节作为对象进行分析,确定目前配电网网架运行状态,作为调度方向。主动优化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将配电网内薄弱环节作为对象进行优化,针对配电网薄弱环节指标和调度优化对象来建立映射关系,形成主动优化策略。另一种则是根据配电网当前运行状态,对未来运行状态进行估测,然后结合结果来确定主动优化方向和目标,完成配电网调度,提高配电网运行安全性,满足用户负荷需求的同时,提高运行质量。

2.2分析配电网状态

将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用电信息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监控系统、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等作为对象,收集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有效融合与分析,对配电网电源、负荷以及网络运行态势进行估测,并确定系统内各设备运行状态、馈线断面以及配电网系统运行状态的分析判断,为调度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保证调度方案设计和执行的合理性。

2.3被动优化调度

对于不同时间尺度,在对调度业务进行优化时,被动触发配电网优化调度。不同时间尺度所对应的优化目标和调度业务存在明显差异,为提高调度效果,必须要基于不同时间尺度配电网电源、负荷和网络可调节裕度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调度策略库内容,来确定调度优化策略,保证可以实现优化调度目标。

2.4网络优化调度

将配电网络接线模式作为对象进行分析,确定传统接线模式的特点。即基于各负荷类型、供电场合状态下网络所存运行缺陷进行研究,确定可以满足实际需求的调度优化目标。最后通过网络优化决策模块对目标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其细化分为中长期、短期以及超短期控制目标,采取相应调度方法来实现有效控制。

2.5电源优化调度

电源优化调度的实现,需要以配电网运行信息作为以及,通过态势感知获得后,对分布式电源发电和可调裕度进行分析,编制可操作性强的控制方案,提高分布式电源控制效果。对配电网电源进行调度优化,根本性目的是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电源接入电网阶段可能会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确保配电网运行可以维持安全、稳定状态。2.6负荷优化调度将网络各类型负荷作为对象,对其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包括电动汽车、可控负荷、常规负荷等,同时结合峰谷电价和各时段网络负荷大小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各节点负荷来针对整个配电网来建立经济运行模型,确保区域配电网能量产用平衡性,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同时,减少能量损耗。

3配电网智能调度关键技术

3.1配电网运行评估技术

对于不同阶段调度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均会对整个配电网运行效率产生影响,对智能调度模式进行分析,要求可以根据不同时段负荷、电源、网络等方面需求,提取各阶段信息进行融合分析,确定信息化、互动化与自动化目标,提高调度效果。

因此,需要准确评估配对网调度要求,即配电网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建立相应评估指标,且各类指标间相互关联,作为确定整个配电网运行调度研究的依据。针对各类指标和配电网运行状态参数来确定泛函关系,基于多层次、多属性、多目标来建立运行评估指标模型,选择确定配电网评估和后评估手段。

3.2信息集成与自动建模

各项运行数据的合理利用为配电网智能调度的关键,包括配电网结构数据、空间信息、系统运行信息、预测数据以及各种音视频信息等,能够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对智能化调度效果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应用到信息集成技术,通过有效收集生产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等产生的各类信息数据,作为下一步调度管理的依据。在不同时间尺度会产生众多智能调度阶段,并且会涉及到非时变量、离散型时变量以及连续型时变量等,整个工程分析难度更高,为提高智能调度效果,必须要在信息集成前提下,完成自动建模,形成针对全网整个过程的信息模型,为配电网智能调度提供保障。3.3不同需求互动协调即针对配电网络、电源、负荷三类需求的互动协调技术,面对不可控、间歇式电源以及储能装置,对已经发生变化的配电网能量平衡模式进行控制,提高调度效果。传统配电网调度为提高终端用能效率,通过用户共同参与电网调节全过程,并通过并网运行微电网控制方式,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并且还可以实现智能电网削峰填谷处理,提高电网调度综合效果。结束语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研究,对提高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应基于智能调度要求,以满足各项调度目标为目的,积极采取各项新型技术,做好技术控制,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延龙,陈国强,袁野.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及其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

[2]顾剑豪,范骏杰.关于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及关键技术的探讨[J].电子测试,2016(18).

[3]高发元.配电网智能调度模式的探讨[J].科技传播,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