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S2.0系统优化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PMS2.0系统优化概述

李源泽尹淑兰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PMS2.0),实现了对电力生产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业务能力的全面覆盖,支撑运维一体化和检修专业化,实现管理的高效和集约。本文围绕PMS2.0系统的优化概述展开详细的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系统;优化概述

一、系统概述

1、六大设计原则

(1)第一设计原则,标准先行原则:首先在理论层面讲系统中所涉及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完成建立和完善工作,从理论层面促进系统规范性的有效提高,具体落实系统的数据接入、应用功能以及集成接口等设计模块的标准化设计;

(2)第二设计原则,前瞻性原则: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该适当的融入前瞻性原则,出于对目前状况的应用需求的满足基础上,要保证系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为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3)第三设计原则,业务协同原则:对目前的行业需求进行有效满足,是开展系统设计工作的宗旨,而目前行业中的各种相关业务都要在新系统的涉及范畴之内,故而,要充分的考虑到各业务之间的协调,实现系统各组件的部署和集成方案的一体化平台相关的技术标准,并在现有协同性的基础上,使其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4)第四设计原则,操作简单性原则:出于用户体验方面的考虑,要立足于操作简单、直观的原则,进一步增强界面、操作风格的统一性;

(5)第五设计原则,可扩展性原则:进行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遵照可扩展性原则,这条原则与其前瞻性原则同属一脉,为其前瞻性提供物质基础保证,遵照可扩展性原则,各个业务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得到有效的降低,满足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设备和功能更新方面的需求;

(6)第六设计原则,平滑过渡原则:在进行新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涵盖目前行业中各个业务模块,而欲实现系统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将目前相对分散的业务模块有机过渡到统一的系统中来,要充分考虑到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平滑过渡,减少对业务活动的不良影响。

以上所介绍的六大设计原则,在其重要性方面并没有先后之分,在进行设计工作过程中,要同时、并重考虑,实现系统在功能性和实用性方面需求的满足。

2、三大优势

(1)首先,系统的设计是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为脉络,以状态检修为服务核心,将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合理优化,这要就实现了对行业中执行层、管理层以及决策层的全方位覆盖,为运维一体化和检修专业化提供强力支撑,使运维检修管理精益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进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建设工作的落实;

(2)促进管理对象的有效转变,加强不同专业和业务之间的高效、深度融合,完成数字化统一电网的建立和维护,最终实现从设备管理到电网管理和资产管理的有机转变;

(3)通过对基层核心业务的有机贯穿,将业务内容范畴进一步的明确,实现对资源信息的有效整合,经过对业务流程的合理优化,是工作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3、系统亮点介绍

(1)实现图形和数据一体化模式的建立,将电网资源中心创建成为一个企业级体系,实现对各层运检核心业务的高效贯通;

(2)深化以状态检修为核心的运检业务,完善以提高设备可靠性为目标、以在线监测和带电检测及运行环境信息为职称的设备状态评价和检修决策体系,职称运维管理的优化;

(3)通过设备帐、卡、物联动,检修工单成本归集,实现设备运维精益化管理;

(4)图像和数据的有效融合,能够使抢修效率最大化,减少用户的断电时间,提高电网的服务质量水平;

(5)实现基于GIS的作业应用,完成现场生产管理的有效实现。

二、系统框架介绍

PMS2.0总体功能框架分为标准建设和控制中心、电网资源有效整合中心、计划制定和执行中心、运维检修部门中心、监督机制中心以及战略决策支持中心这六个较大的模块,通过这六个较大模块之间的相对独立和协同配合,实现对行业运检全过程的有效覆盖,通过数据资源的共享以及业务模块间的协同作业,实现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的管理,促进企业运维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建立PMS2.0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调度管理以及营销管理等几个重要方面数据的共享和系统作业,实现了设备从规划、安装、运行、退役、再利用到报废的全寿命管理,通过将ERP人资、财务以及物资之间的横向贯通,实现对设备运检成本的统一调配和支出优化,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任务池介绍

1、任务池的概念

任务池的概念是将各类虚拟、抽象的检修任务统一存放的“现实化”的定义,其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定义其为“池”。在“池”中,存放的是各种随机的以及周期性触发的电网生产原生任务,这些数据信息组成了“池”的资源数据。

2、使用的对象

任务池的使用对象,包括从省级、地市级到县级等各级的运维检修公司以及检修建设工区,直接针对各级运维检修专责。

3、任务来源

在任务池中的任务来源,主要有到期试验、状态检修计划、缺陷、未完成的检修工作、大修计划、临时性工作等,这些都是任务池数据的具体来源。

4、任务池的作用和意义

任务池的管理,通过对池中任务数据的有效整合、调配等管理,能够为任务完成过程中和完成后进行各类数据分析等提供完整的依据资料,为电网运行和维护检修等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助力。

四、结束语

通篇对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优势以及其中亮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系统的框架以及任务池的概念进行了论述,为系统的优化工作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概念支持。

参考文献:

[1]唐志红.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框架设计[J].湖北电力,2015,z1.

[2]郑康菊.基于ERP的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D].南开大学,2010.

[3]姚建阁.“严把三关”提升设备资产精益运维管理系统应用水平[J].低碳世界,2015,29.

[4]梁勇.浅析供电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J].经营者,2014,10.

[5]罗勋.关于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