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双频谱指数在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镇静深度监测中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脑电双频谱指数在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镇静深度监测中的价值研究

赵海京1,2赵冬梅1苏衍歧2王喜东2

(1滨州医学院;山东滨州264000;2山东省郓城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山东菏泽274700)

【摘要】目的:研究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镇静深度监测中的价值。方法:240例门诊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根据BIS变化随机分为三组(A组BIS=45~55,B组BIS=56~65,C组BIS=66~75),每组80例。比较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变化,记录注药用时及意识消失、应答、清醒时间,记录丙泊酚追加剂量、总药量及手术时间,比较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HR、SpO2等指标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各组患者注药用时及意识消失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A组应答时间及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C组(P<0.05);A组丙泊酚追加剂量、总药量明显少于B组和C组(P<0.05),而各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A组患者舌根后坠、肢体扭动、呛咳、头晕、呼吸抑制及手术记忆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BIS值维持在45~55范围内可明显降低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丙泊酚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清醒时间。

【关键词】脑电双频谱指数;丙泊酚;无痛胃镜;镇静深度

丙泊酚镇静作用强,诱导苏醒快醒后无宿醉感,能抑制咽喉反射,麻醉深度易于控制,血液动力学较稳定,目前常用于门诊短小手术麻醉和特殊检查及治疗。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反映大脑皮层的抑制程度,与麻醉中镇静催眠程度相关,与镇静催眠药物及吸入性麻醉药物等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本研究拟观察BIS在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镇静深度监测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65岁,体重40-70kg,ASAⅠ-Ⅱ级,其中男135例,女105例。根据BIS变化随机分为三组(A组BIS=45~55,B组BIS=56~65,C组BIS=66~75),每组80例。各组在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患者入检查室后常规开放上肢静脉,以多功能监测仪监测EEG、SpO2、NIBP。用酒精棉球清洁前额皮肤待干,正确位置放置BIS电极片并连接BIS麻醉深度模块。所有患者均静脉初始给予50mg丙泊酚,镇静起效后,立即鼻导管给氧,流量2升/分钟。随后持续泵注丙泊酚(3mg/kg/h),通过改变泵注丙泊酚速度,控制BIS指数范围并随机分为三组,A组BIS=45~55,B组BIS=56~65,C组BIS=66~75。随后开始胃镜检查。

1.3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变化,以开始注药时间为零,记录注药用时、意识消失(呼之不应)、应答(大声呼唤有应答表示)、清醒(OAA/S评分≥4)所需的时间,记录追加剂量、总药量以及手术时间;比较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HR、SpO2等指标变化比较

各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等不同时间点MAP、HR、SpO2等指标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2.2各组患者注药用时、意识消失时间、应答时间及清醒时间比较

各组患者注药用时及意识消失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A组应答时间及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C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无痛胃镜麻醉药物给药方法主要依据麻醉医师经验、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和反应等进行追加,可能存在用药不足或过量的情况,用药不足可导致术中呛咳、体动等,过量则导致苏醒时间延长等[1]。因此急需寻找一种敏感且有效的监测指标用于监测无痛胃镜丙泊酚麻醉的镇静深度。

镇静深度监测是麻醉监测的重要内容,麻醉深度监测不仅有助于降低药物过量使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且能够有效消除术中知晓事件,合理使用麻醉药物,缩短患者在麻醉苏醒及重症监测室的滞留时间,提高麻醉及镇静质量[2]。目前镇静深度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各种镇静评分系统,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Ramsay评分系统,但分级标准模糊,且评价过程依赖于评价者的主观感觉,存在一定的缺陷[3]。BIS是采用双频谱分析法对脑电图(EEG)计算得出的指数,反映的是大脑皮层的抑制程度,与麻醉中镇静催眠程度相关,与镇静催眠药物及吸入性麻醉药物等有良好的相关性[4]。BIS用从1~100的100个数值表示,数值越大则代表患者意识水平越清醒,数值越小则代表患者意识水平受抑制程度越大[5]。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应答时间及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和C组(P<0.05);丙泊酚追加剂量、总药量明显少于B组和C组(P<0.05),舌根后坠、肢体扭动、呛咳、头晕、呼吸抑制及手术记忆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由此可知,BIS值维持在45~55范围内可明显降低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丙泊酚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清醒时间。

参考文献:

[1]潘锦权,麦超君,练培兴,等.丙泊酚和利多卡因在基层胃镜检查中的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1):47-48.

[2]胡小霞,王立中,张引法.脑电墒指数和双频谱指数用于小儿七氟烷麻醉深度监测的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6):991-992.

[3]RahmanNH,HashimA.Theuseofpropofolforprocdeuralsedationandanalgesiaintheemergencydepartment:acomparisonwithmidazolam[J].EmergMedJ,2011,28(10):861-865.

[4]罗翠竹,艾宇航.大脑状态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对ICU患者镇静深度的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3):92-96.

[5]于颜锋,刘文养,彭思进,等.脑电双频指数反馈下靶控输注在骨科全凭静脉麻醉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1):2261-2264.

通讯作者: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