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建筑宗祠的木质雕塑装饰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9
/ 2

中国传统古建筑宗祠的木质雕塑装饰浅析

王长安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我国的传统建筑一直处于独特的风格,我们惊叹其榫卯结构,却忽略了将结构性与装饰性完美融合于一体的木质雕塑单件。本文试图以传统建筑古祠堂为例,分析探讨祠堂建筑中的木质雕塑单体。

关键词:宗祠;古建筑;木刻;艺术表现

引言

在旅游事业发展迅速的形势下,对仿古建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仿古建筑中的雕塑彩绘相结合的变现形势更加感染力,也更具中国特色,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韵味与精髓。为深入探讨仿古建筑雕塑油漆彩绘的施工工艺,我们以某地旅游景点为例,对施工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1木质材料的天然雕塑性

木头作为雕塑原材料已经在全球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艺术载体已有,000多年的历史。木材似乎具有生命的本质,在作家和艺术家的歌颂下木材料散发出自身的独特气质,民间的传说和宗教又为木头营造出神秘的光环,变成了象征时代的神秘力量。雕塑是跳出画面的三维立体的艺术,选择木头作为材料更加能显示出其体量感与厚重感,体现出冰冷的物质材料内心包含的温度和情感。它是可生长的,并随着周围的环境气候,随着温度、湿度而产生木纹的生长变化,并具有其生长木纹的不可预计性的特点。木头是有生命的材料。当雕塑者与木头对视的时候可以与之交流,可以说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具有这种生命力,仿佛树木本身也在演绎着属于它自己的艺术。雕塑者通过对木头的塑造来传达情感,来表达内心的声音。同时天然的木纹理可加强传达观念,可延伸思维的长度,增加雕塑魅力与诱惑力,这无意识的装饰,自然又生动的线条随着形体的变化而变化着。木雕的天然纹理能表达出木头的朴素本质,让许多雕塑者所喜爱。涟漪般的木纹附着在雕塑的表面。穿过这些木纹令人感受到的不只是岁月的沉淀,还有树木生长的痕迹,它将一年化作一圈展现出来的是它生命的轨迹,更是岁月如梭的象征。树木用它的一生写下的便是它追随太阳的脚步,它记录着大自然赋予它的灵性。它外表粗糙,内心细腻,细腻中的坚强引导着我们意志品质的提高,或许说我们学的就是这种自然的力量。

2古建筑宗祠的木质装饰雕塑表现分析

将古式建筑的单件木刻作品看作是单独生命体,它既是物质,又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表现。我国艺术表现多半柔美、淡雅,雕塑亦隐约透露出感性表现。“于形中意”是古代装饰理念,运用表吉祥的图案分布于屋内空间装饰,题材繁复,多半刻画喜庆吉祥场景、花卉形态、历史章节、神话传说、寄情美好事物的祈祷、抽象灵动形式纹案等,具有文化教育、赏玩把趣、道德树立、审美品位提升的功能。雕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木雕在雕塑大系中属于一节分支。塑即加法,将材料依附在需要塑造的部分,如泥塑;雕即在材料上做减法,裁去需要修饰的部分。木质雕塑就是这样,我们可以贴切地称呼其为“木刻”。传统祠堂中,木刻多运用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等表达方式。以建筑空间划分,浅浮雕、圆雕归于一处,多用于枋、梁、斗拱、椽子等结构;浮雕、圆雕同在表面刻画,在不伤其结构架构的原则上做装饰;透雕与之区别开,出现在较薄的木板上,轻便不稳的材料不能置于承重之处,用作装饰玩赏较为多见。刻画装饰前,古代哲匠们都会用“烫样”的方法做出模型,雕刻模型同建筑效果及配料模型大不同,以艺术的角度看,感性因素占据较大的部分。木刻雕塑有比例这一说法,但没有严谨精确到比例尺,每步落刀都随哲匠的手法、技巧和个人品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气韵效果,所以木刻模型是1∶1放样。

3装饰雕塑体现了宗教信仰

我国古建筑装饰雕塑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筑物自身,另一种是由宗教信仰产生的装饰雕塑,比如寺庙、教堂和石窟等。在古代,对于大自然,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念去感知,并将自然现象与主观意识结合起来,形成神话传说,于是便产生了图腾文化以及宗教信仰,人们将自己的愿望、想象赋予装饰雕塑之中,于是图腾文化以及宗教信仰变成了古代建筑装饰雕塑的标志与符号。作为装饰雕塑,承载着历史文化信息,体现着人们的精神追求,也是人类智慧的缩影。比如古建筑中的砖雕艺术,在早期,人们在砖上刻画的动机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存在着很大的关系,面对自然灾害与战争灾难,人们相信通过祈求神灵,可以克服灾难,所以刻画纹饰明显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神灵和大自然的信仰和崇拜。

4填孔补缝、包麻布

雕刻工作完工之后,对雕像各处的榫卯进行拆除,并且对各部分的榫卯进行编号处理,将佛像分成多个部分方便运输,到达场地之后将佛像进行重新组装,需要注意的是对榫卯对应的部位进行重新安装,安装顺序需要严格遵照编号,为了确保佛像的稳定和坚固,在现场安装时需要需要配合胶水进行榫卯安装。最后对木材本身就存在的缺陷和施工工程中人为造成的孔洞或者裂缝等使用填充材料进行修补,对孔洞和裂纹进行填充,之后等待干燥进行磨光处理。为了保证雕像的整体性,需要在表面刷漆之后进行包麻布出来,顺序是从上至下,在麻布长度不够的情况下,接头的位置进行多层包裹,使麻布全部附着在雕像之上。

5装饰雕塑可以美化环境

在环境美化方面,装饰雕塑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装饰雕塑作为建筑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雕、琢、塑、刻等艺术手法,塑造出美化环境的艺术形象,花样繁多的雕饰纹样附属于雄伟的宫殿以及寺庙中,展现了雕塑与建筑的高度融合。建筑装饰雕塑所雕饰的内容和形态,可以弥补空间环境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营造富于生命活力的新环境和氛围,比如我国古代以花、鸟、鱼、虫为题材的宫殿、住宅以及寺庙等。

6古建筑宗祠的基本结构与木刻装饰关系

中国古建筑作为东方建筑体系中的代表,亦被称为“历史年鉴”,拥有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一座传统古建筑可谓一眼千年,高度浓缩中国几千年的智慧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存在砖石建筑,自宋代以后逐渐发展为“砖心木檐”的砖木混合结构的形式。明清以后,基本大式建筑原则强调“三段式”造型节奏设计,讲求比例匀称、尺度均宜。“三段式”分别为台基、屋身、屋顶。建筑底部为砖石台基,台基以上为屋身和墙面,再以两坡和四坡顶反宇式屋顶为盖,组合成基本的大式建筑框架。整座建筑以木为主要材料,辅料为砖、石、瓦等。建筑结构在一榫一卯之间,以穿插、拼接、相交、相扣等手法,再以体块堆叠组合形成气势恢宏的整体型复合式院落。

7装饰雕塑可以美化环境

在环境美化方面,装饰雕塑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装饰雕塑作为建筑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雕、琢、塑、刻等艺术手法,塑造出美化环境的艺术形象,花样繁多的雕饰纹样附属于雄伟的宫殿以及寺庙中,展现了雕塑与建筑的高度融合。建筑装饰雕塑所雕饰的内容和形态,可以弥补空间环境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营造富于生命活力的新环境和氛围,比如我国古代以花、鸟、鱼、虫为题材的宫殿、住宅以及寺庙等。

结语

中国传统古建筑犹如厚重的历史书,拥有庞大的知识体系,承载了文化、艺术、历史、哲学、力学、工程学、建筑、美学等智慧结晶。出于美的角度品鉴,称其为木刻的“百科全书”也不为过,对当代不管是木刻雕塑,或其他雕塑表现,都具有教科书式的借鉴、品读、学习的意义,真正达到了形、神合一的艺术造诣。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唐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古建筑全集——祠祀建筑[M].中国林业出版社(建筑分社),2016.

[2]高阳.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3]柳肃.古建筑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戴志坚.传统建筑装饰解读[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欧阳劲松.浅析对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史的研究[J].景德镇陶瓷,201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