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认识时间

刘立凤刘洋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小学教师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小学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认识时间》第二课时与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一、数与代数(三)常见的量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本节课与能认识钟表,体验时间的长短有关。他有两项内容。

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结果目标,行为动词是能,学习水平为掌握。学习内容是认识钟表。

第二条维度目标是过程目标,行为动词是体验,学习水平为体验,学习内容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时间长短。

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内容安排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是认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并认识时与分的关系,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重在掌握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的方法;第二层次是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实际问题。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的同时学会合理推测时间可能发生的时间。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应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优势: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时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能够认识几时几分,并掌握时变化情况。

劣势:低年级孩子的分析及推理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个别学生对时间的推理先后顺序掌握不深入,特别是对细微的时间标记方法马虎易错,应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能认识时间,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教材分析中指出:“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实际问题。”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联的时间。

课标要求“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课推理学习过程中在学生表达上会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自身体验,加深对推理方法的理解”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学会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

(2)通过不同方法分析经历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3)通过找一找等参与合作等活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

活动一、有趣复习导入,引出问题。(预设时间5分钟)

1、通过练习回答问题。(选出积极回答正确的五位时间小达人颁发带有小动物图案的表盘)

2、同学们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在一定时间做一些事情或者计划在一定时间做一些事情。有请我们的时间小达人,看看他们钟面的时间,你发现这些时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吗?在这几个连续的时间大家都在做什么?(引出时间先后顺序)

3、明明和芳芳在星期天也有他们的时间安排!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今天我们将去帮他们解决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

【点评: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复习旧知入手,感受时间的运动方式,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时间达人展示时间安排,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对事情先后顺序的安排,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准备。】

活动二、教学互动、探索新知

(一)获取信息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

2、学生汇报,启发学生将知道的数学信息进行完整地说一说。

并引出问题:有踢球时间吗?所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明明可能在哪个时间踢球?(强调要解决的问题找出关键词“可能”)

3、学生独立思考,先标注四个钟表的时间,在尝试解决问题。

【点评:观察是思维的前提,学生需要从主题图中获取有关的信息才能展开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明确问题的方向,突出问题,找到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思考方法。】

(二)应用推理策略解决问题

1、师生一起整理思考过程,根据思考,将连续时间和已确定时间的事件进行整理。

2、分小组讨论:推理“踢球可能在哪个时间”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3、学生交流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小组代表汇报方法:

(1)归纳直接推理法。

学生代表汇报教师根据情况小结:确定踢球的范围,踢球在做作业之后,在看木偶戏之前,理清先后顺序,确定时间。

(2)归纳排除法。

学生代表汇报教师根据情况小结:把知道的时间对应匹配,将时间与所发生的事件相对应再回到情景中,排除不合理时间。

(3)学生可能会出现其他方法,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4)发散思维,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觉得明明踢球还有可能是哪些时间?

【点评:教师尊敬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5、检验反馈结果

(1)我们的结论正确吗?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检验的。

(2)教师适时教育孩子要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点评:推理活动强调“步骤完整,理由充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表征方式,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对学生进行习惯教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三:巩固应用、深化新知

1、读一读:那我们一起看看小红怎样安排她的星期日时间,完成练习二十三第3题。

2、连一连:接下来让我们再去帮助亮亮合理安排时间,完成练习二十三第5题。

3、找一找:果果(班级小朋友别名)的一天,通过时间信息找出不合理的时间关键词。

【点评:练习通过三个“一”不同层次进一步加强认识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由易到难,特别是找一找的巧妙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4、填一填:我的时间小主人们,老师相信你也能够合理安排你自己的一天,完成表格练习二十三第6题。

【点评: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讨论交流时应启发学生按问题解决的步骤逐步分析、推理,注意其合理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梳理总结、明确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什么进步?你有什么收获呢?

2.动手粘贴自己的时间表丰富生活。

【点评:打破已有的总结多为“不足存在问题等”,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再次把数学回归与生活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点评: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整节课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提出和解决问题,课堂上“讲练结合高效互动”。我觉得主要可分三点:

(一)教师创设有趣的情境,制作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同时通过四个“一”进行高效的巩固练习。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里,给他们讨论、交流的机会。最后小结让学生在自我肯定自我赏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收获知识,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操作表象的形成,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及数学方法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体现“用数学”的理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节课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及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描述生活现象,学会珍惜时间等情感目标的重视。

这节课从第一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征出发,整体落实教学目标,探索数学基本思想,形成基本技能,锻炼学生数学思考,提升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