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儿科带教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临床儿科带教体会

骆志红

(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528100)

【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协助其完成角色转变、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关系着每位医学生的职业成长[1]。儿科实习是临床实习重要部分,儿科和成人有很多不同,在儿科实习中要结合儿科专业特点,努力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实现培养目标。

【关键词】儿科;带教体会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104-03

ComprehensionofClinicalTutoringinPediatricsLuoZhihong,MaternalandChildCareServiceCenter,SanshuiDistrict,Foshan528100,China

【Abstract】Theclinicalinternship,asanimportantperiodofthemedicineeducation,isasignificantparttoimprovethecomprehensiveabilityofmedicalstudentstodealwithproblems,tohelptheirtransitionfromstudentstodoctors,toconsolidatetheirprofessionalknowledgeandtoenhancetheirclinicalpractice.Itisalsoannecessarymethodtocultivatetheclinicalthoughtsandoperationalcapabilityofindependence,whichareplayinganimportantroleintheircareergrowth[1].Clinicalpracticeinpediatricsisanimportantpartofthewholeinternshipinhospital.Consideringthedifferencebetweenchildrenandadultpatients,thecharacteristicsofpediatricsshouldbecombinedduringtheinternshipinordertocompletethesyllabusandreachtheeducationtargetswithinthefixedtime.

【Keywords】Pediatrics;ComprehensionfromClinicalTutoring

目前,很多基层综合医院的儿科发展滞后,科室人员少,工作量大,风险高,收入低,造成儿科医生流失情况严重。许多新到医院的医生不愿从事儿科工作,儿科医生断代现象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儿科临床医师的培养则至关重要。儿科学其特殊之处[2]在于诊疗对象为婴幼儿,不能良好表达自己的不适和感觉,体格检查不会主动配合,而且实习医生面对的是儿童患者,他们具有与成人患者不同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3],加之儿科就诊患儿独生子女多,家长关注度及要求高。这就对实习医师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科在就进行了一系列临床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希望能对儿科临床医师的培养有所帮助,总结如下。

1.儿科临床实习中的特点

1.1儿科学研究的对象与成人医学有显著的不同。医学上小儿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诊断治疗方面都有其显著的特点,与成人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儿科学的另一特点:完全使用成人医学的观点看待儿科疾病显然是不行的,成人医学不能完全代替儿科学,同样儿科学也不能代替成人医学。

1.2儿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处于连续的发展变化机体,“生长发育”是儿科研究对象显著的特点。从胎儿、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到青春期儿童,都是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这不同阶段的发育过程中,其解剖、生理、保健、诊疗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也导致了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年龄段,疾病的发生率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研究儿科疾病时要特别强调“年龄”。

1.3儿科患者在临床检查用药中与成人患者存在差别。在了解病史时,大部分患儿不能完整叙述病史,了解病史主要靠患儿家长,病史的可靠性及全面性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查体时小患儿往往不能很好的合作,给全面系统查体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药物治疗方面,用药不像成人用药剂量相对恒定,在儿科用药更强调剂量个体化。儿科临床医生的工作任务,不仅包括治疗患儿疾病,而且还肩负着宣传预防保健以及优生优育知识的任务。以上等等,均对儿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2.1实习生对儿科缺乏学习热情。儿科医生是个辛苦的职业,临床工作繁忙,经济回报低,风险高。在如今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一部分实习生认为做儿科医生吃亏,决定将来不从事儿科医生的职业,因此在儿科实习期间得过且过,机械式地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热情[5]。

2.2实习期间找工作和准备考研。医学生们为了找一个理想的单位,在实习的最后一年,特别是实习的最后半年,经常忙于准备推荐材料,参加各用人单位的考试、面试,在找工作期间,情绪波动大,学习无积极性,严重影响临床实习质量[6]。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在分配时能留在大、中城市的大型医院,报考研究生成为另一个目标。而考研时间基本在实习中期,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不安心,临床实习时间大部分花在考研上,情况长期如此,会严重影响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3临床基本知识、技能不熟练。近几年医学院校大量扩招,教学设施有限,缺乏对大量学生临床基础技能的充分培养。而且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不愿意让实习生进行临床操作,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减少,临床操作不熟练。另外新生儿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在既往的学习内容中涉及内容少,知识的掌握有一定困难,学生在学习此课程时普遍感到难学、难记,影响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再加上新生儿操作要求非常严格和精细,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带教老师普遍不敢让学生操作,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2.4带教老师工作繁忙。带教医生在承担带教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完成繁重的医疗任务,而儿科医疗任务的繁重、琐碎又往往影响到带教工作。带教老师仅能专注于临床医疗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临床教学工作,把实习生看作是写病历的帮手,有的甚至忽视实习生的存在。有的医院不重视教学工作,给带教老师没有相应的补偿,带教与不带教在收入福利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损害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2.5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儿科医患问题突出。儿科临床教学效果随着我国向法制化社会的迈进,患儿家长法律意识逐渐强化,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这与儿科医学教育中见习、实习机会形成一对矛盾,使得医学生在儿科生产实习过程中常规医学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儿科实习医生面对的大部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绝大多数年轻的患儿家属不愿意让实习医师对患儿进行各种医疗操作,使医学生在儿科临床生产实习常规操作中得不到锻炼,使实习内容和质量大打折扣[7]。

3.改进方法

3.1加强临床实习管理。针对学生在实习中存在问题,制订《临床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职责与制度》和《实习带教管理办法》。重视学生的入科前教育。我们要求学生正式实习前一周的周末在相关教师的带领下熟悉儿科的环境和工作常规,同时把相关制度和要求告诉学生,对学生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带教教师对每批学生都要逐一交代实习要求,包括各病区的时间分配,掌握的内容及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我们在教学设施上加大了投入,购置了辅助教学设备,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其次,加强劳动纪律教育,进入实习后期,学校和医院管理部门特别要强调劳动纪律。凡涉及学生请假,必须严格按请假制度办理。凡未经批准,擅离岗位者,按旷工处理,按旷工天数2倍时间补实习,并延期毕业,另外,累计请假天数超过学校规定时限者,必须进行补实习,以确保临床实习质量。

3.2引导学生认识实习的重要性。临床实习是学院校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是学生把理论用于实践,巩固所学理论,增强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体现。正确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摆正实习的态度。让实习生认识到,医生这一份职业不仅要求高学历,而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临床实践能力,更加会在今后的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让自己更加具有优势。

3.3加强临床教师的带教管理,提高带教医师的补贴。近年来,我院每年定期召开教学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临床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等一系列相应对策,使临床教师认识到,除了具有救死扶伤的共性,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思想。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补贴,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以提高带教实习医师的积极性。

3.4优化实习教学内容。在带教工作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创造亲自动手的机会,同时辅以形式多样化的带教:①加强示范教学。由带教老师对患儿家长进行熟练的病史采集,有序的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边查边讲解,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体会到最直观的询问病史及体检。②组织病例讨论。选择临床上遇到的非典型病例、疑难病例、急重病例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带教医生给予修正和总结。③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和“角色扮演”的示教方法。在带教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选择典型病例,让学生提出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检查项目及治疗意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在此基础上,为了开拓学生视野,拓宽思路,我们还增加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WHO提出医科毕业生必须具备以下五方面的技能,即:①能促进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能提供治疗、预防和康复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服务;③能从伦理学、费用效果和对病人的最终利益去考虑新技术的合理应用;④能协调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卫生保健需要;⑤能同跨系统跨部门的各类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完美的结合[9]。这一观念已被全世界医学教育广泛接受并作为普通、医学教育的目标。儿科实习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环节,教育学生热爱儿科,在实习中掌握好儿科特点,理论结合实际,坚持出勤,力争培养上述出标准的合格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寇全强,陈丽丽,耿晓松.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实习质量[J].医学教育与管理,2009,22(5):466-467.

[2]林庆芳.儿科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8):159-160.

[3]蒋小云,李易娟,陆慧瑜,等.如何做好儿科实习医生[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8):152-153.

[4]沈晓明.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

[5]韦红英.医学生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942-943.

[6]马洁.医学生儿科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37-138.

[7]廖伟,赵聪敏,温恩懿,等.儿科学临床教学存在问题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86-87.

[8]李娜.医学生良好医德医风形成原因的分析和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11(4):124.

[9]张秀敏,郝希山,高树民.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