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小议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

林立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设计

众所周知,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建筑给排水系统也在不断优化,而建筑给排水工作与资源保护息息相关,给排水本身节约水资源的空间就很大,在设计上不仅需要考虑到用水的需求,还要重视节能减排的问题。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多元化提升的策略手段。而且,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我国可以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推广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使用,把节能减排设计贯穿于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把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实处,以创建绿色、环保、节能居住环境。

1、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理念,建筑给排水节能减排设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排放标准,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1)对水资源起到一定的保护和节约作用。实施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减排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现象,从而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生态性与环保性。(2)对人民生活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只有正确、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确保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是用水大户,更需要作出表率,切实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工作。

2、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基本程序

2.1布置原则

建筑施工给排水系统并非由建筑设计师在主观意见基础下进行布置,而是经过科学考察与分析,设计多套设计方案对整个建筑进行合理布局,并选用其中最佳布置方案。通常情况下,管道排布需要主次有序、分清先后,最常见的管道排布是“主干管道前—分支管道在后”的排列方式。这样的布置可以减少建筑中给排水设备所占空间,实现建筑的高利用率,同时减少建筑中管线排布的施工成本,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2前期准备

建筑给排水设计前期,需要按照施工图纸和国家规定的施工标准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计划安排,并将其具体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工作、每根管道等施工细节上。无论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在计划实施初期就对整个设计过程保持高度重视,运用先进施工技术和质量过关的施工材料对整个建筑给排水施工提供有效保障,提前对可能出现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预防,以严格标准要求整个施工团队和施工计划。必要时可以专门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整个设计团队对前期准备的重视。

2.3设计步骤

建筑给排水的具体设计步骤比较繁琐,若要保障施工质量过关,需要对每个步骤做好全面准备。从建筑师描绘设计图到具体的实施,除了保障安全性,还要增强施工的可靠性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在具体的设计步骤中,设计的程序和安排都有严格规定,施工人员不可越俎代庖,妨碍其他设计人员的工作,而是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将具体要求落实到实处。同时,整个设计要合理高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占了建筑的空间却没有发挥出实际作用的“空摆设”。

3、当前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3.1排水系统

建筑工程排水系统的管道连接位置极易出现渗漏问题,主要在于设计人员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导致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排水系统管材不合格,致使排水管道出现渗漏情况,不仅浪费了大量水资源,还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困扰。

3.2给水系统

在国内建筑工程给水系统设计中,给水系统超压是常见问题。主要在于设计人员节能环保意识淡薄,忽略了给水系统的运行时间,导致给水管道出现渗漏情况;使用耐用性和密封性较差的卫生器具,导致漏水、滴水以及冒水的情况出现。因此,为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应采用脚踏淋浴器、自闭型手拉延时淋浴器、光电淋浴器等新型设备。

4、节能减排设计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4.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设计

4.1.1合理控制水压。第一,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精准测量给排水系统的供水压力;第二,对给排水系统设计进行优化,合理控制整个系统的供水压力,禁止超压出流;第三,采取合理的减压措施,对给排水系统的水压加以限制;第四,统一安装减压阀,对单位时间内管道水流量加以控制。此外,给排水系统管道渗漏是常见问题,因此设计中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系统设计方案加以优化,并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尽可能减少和消除建筑给排水系统管道的渗漏问题。

4.1.2充分利用新能源和热水供应。在选择热水供应系统的过程中,具体节能措施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尽量降低热水的消耗量和水流速度;二是对热换器的传热效率加以提升;三是推广使用高效能的保温性材料;四是大力开发新能源,普及节能型产品的使用。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太阳能在热水供应系统中得以普及应用。太阳能加热设备可以分为真空管式和热管式两种类型,二者均具有集热效率高、保温性好、操作简单、检修容易、适应性强等特点。

4.1.3选用优质的给排水管材。在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常见管材类型有塑料管材、金属管材以及金属塑料复合管材等三种类型。金属管材耐腐蚀性较低,一旦受到腐蚀,其金属元素就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对人们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这种金属管材逐步被淘汰。塑料管材具有较高的耐用性和耐腐蚀性,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噪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PVC管材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节能减排作用,还能较大幅度地提升用户的舒适性,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所以应广泛推广。

4.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设计

4.2.1屋顶水箱浮球阀的设计。在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以往屋顶水箱浮球阀使用的是阀芯分离的逆开式浮球阀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压式浮球阀、呼吸阀和双筒浮球阀等相继被应用到建筑屋顶水箱的浮球阀设计中。其中,导阀控制型浮球阀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不仅能够克服以往浮球阀开关不灵敏的问题,还能够对多种浮球阀的功能及特点进行有效整合。

4.2.2使用新型卫生器具和配件。传统水箱耗水量非常大,且配件的密封性和耐用性比较差,投入使用之后经常出现滴水、漏水、冒水的情况,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为此,我们可以使用新型、高效的节水型卫生器具,对卫生器具每次的最大冲水量加以限制,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在浴室中还可以采用手拉延时自闭淋浴器或者光电淋浴器等节水设备,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4.2.3有效提升建筑消防水池的节水能力。灭火是建筑工程内消防水池的主要功能,不过建筑火灾发生次数较少,所以许多消防水池常年处于空闲状态。为此,可以对消防水池进行充分利用,将其加入到建筑回水系统设计中,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建筑消防水池具有较大的体积和出水量,因此可以几幢建筑共用一个消防水池,有效降低建筑成本。

4.3生活用水和二次供水的污染防治

4.3.1水箱(池)。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水箱或者贮水池的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本体、附件以及停留时间等三个方面。钢板耐腐蚀性不高,钢筋混凝土表面较为粗糙,且极易产生青苔、微生物或者细菌等物质,所以建议使用不锈钢钢板、搪瓷钢板或者玻璃钢等材料来修建水箱或者贮水池。如果一定要选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那么一定要在其内部加上内衬。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在水箱或者贮水池的溢流管上加装相应的防鼠网,有效保障水箱内水质。水箱或者贮水池内储水时间一般会超过24小时,此时余氯含量基本为零,水质已经恶化,所以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时需要尽可能将生活水池和消防水池分开设置,并补充足够的氯,达到消毒的效果,确保水质新鲜、洁净。

4.3.2器材。日常生活用水普遍具有轻微的腐蚀性,为此在储水的过程中,部分水管会遭到一定的腐蚀,导致水中余氯降低,而金属元素和细菌含量上升。为此,国家相关技术部门应大力推广新型管材,从而在运输过程中对生活用水加以保护。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同时,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不仅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更符合建筑工程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实施节能减排设计不仅仅需要深化各项减排技术运用,还应当将环保政策方针贯穿于设计的各个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还应加入大量新型环保工艺和材料,只有充分运用这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姜岩.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7,06:21-22.

[2]王亚彬.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J].中国建材科技,2014,05:209+211.

[3]肖雨露,杨河.试论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145.

[4]张建成.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减排设计方案与实现[J].中国房地产业.2015.7.

[5]刘祝.绿色建筑节水措施的评价及应用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2.

[6]罗德恒.关于优化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思考[J].商情,2012,(36):254-254.

作者简介:

林立(1988年11月),女,汉族,籍贯:海南海口,研究方向:建筑给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