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连续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效果

许振涛徐广民

(1四川结石病医院麻醉科四川成都610031)

(2四川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连续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对于PCNI(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病患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6月时间段外科收治的PCNI治疗病患中抽出100例进行观察,根据手术所用麻醉药物将PCNI治疗病患均分为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其中硬膜外组病患术前采取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全麻组病患术前采取全身麻醉,观察2组PCNI治疗病患的麻醉效果。结果:硬膜外组病患的无创血压情况、MAP情况、RR情况、HR情况、SPO2情况和全麻组无差异,硬膜外组和全麻组之间的对比并无差异,(P>0.05)。在用药副作用方面,硬膜外组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PCNI治疗病患行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和全麻效果均较好,但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副作用更低,且麻醉操作方式十分简单,值得推广。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PCNI治疗;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7-0266-02

PCNI治疗属于微创治疗之一,该手术在借助输尿管镜(亦或者肾镜)直视下,通过碎石取石器械来进行结石去除,以解除梗阻,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和恢复快等特点,术前结合有效麻醉可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1-2]。故本文在2015年2月—2017年6月时间段外科收治的PCNI治疗病患中抽出100例进行观察,尝试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来对PCNI治疗病患进行干预,分析不同麻醉的应用效果,供参考。

1.研究资料和麻醉方法

1.1患者资料

在2015年2月—2017年6月时间段外科收治的PCNI治疗病患中抽出100例进行观察。根据手术所用麻醉药物将PCNI治疗病患均分为硬膜外组和全麻组,其中硬膜外组病患术前采取连续的硬膜外麻醉。硬膜外组男性PCNI治疗病患有28例,女性PCNI治疗病患有22例,年龄22~70岁,均龄(46±1.4)岁,其中22例患者肾结石,12例患者输尿管上段结石,16例患者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按照原发性疾病进行分析:12例患者为高血压病,6例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全麻组病患术前采取全身麻醉,男性PCNI治疗病患有29例,女性PCNI治疗病患有21例,年龄23~69岁,均龄(46±1.2)岁,其中20例患者肾结石,13例患者输尿管上段结石,17例患者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按照原发性疾病进行分析:14例患者为高血压病,5例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本次病人和家属对麻醉主题、麻醉方式、麻醉步骤、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均有所了解,病人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已将痴呆者、精神障碍者、严重性听力障碍者、严重视力障碍者、肾脏功能不全者、心脑血管疾病者、肿瘤疾病病人排除在外。硬膜外组和全麻组的临床资料梳理对比之中,并没有出现很大差异,具有比较性质(P>0.05)。

1.2方法

手术前八小时禁食,术前四小时禁饮。硬膜外组和全麻组病患术前常规进行阿托品(0.5mg)注射,入室之后进行上肢的静脉通道开放,输注羟乙基淀粉(400ml到500ml左右)。

1.2.1硬膜外组硬膜外组病患行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即:对于男性病患采取两点法(如T9-10亦或者T10-11、L3-4)朝头端进行置管,在下管后输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5ml),3分钟-5分钟之后对上管输注利浓度为2%多卡因(3ml到5ml),5分钟后如果没有全脊髓麻醉情况或者用药副作用则追加罗哌卡因(8ml到10ml),令麻醉平面低于T6水平。对于女性病患主要选取T9-10(亦或者T10-11)来实施硬膜外穿刺麻醉,输注no浓度为2.0%的利多卡因(5ml)实验剂量,5分钟之后如果没有用药副作用则追加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8ml到10ml)。患者入室之后开始急性心率、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监测,俯卧位之后进行血压、动脉压的记录。

1.2.2全麻组全麻组病患术前采取全身麻醉,即:麻醉诱导药物选择芬太尼(3~5μg?kg-1)、依托咪酯(0.1mg?kg-1)、咪达唑仑(0.06~0.1mg?kg-1)和罗库溴铵(0.6~1mg?kg-1),在对病患进行气管插管以后,给予其七氟烷吸入,之后间断性的注射药物阿曲库铵(0.2~0.4mg?kg-1)以维持肌肉松弛,如有必要可静脉推注药物芬太尼(0.1mg)加强镇痛。

1.3研究指标

观察2组PCNI治疗病患的麻醉效果。即监测病患的无创血压情况、MAP情况、RR情况、HR情况、SPO2情况和用药副作用情况。如果患者手术血压下降超过30%基础值,则需要进行6~15毫克麻黄素的静脉注射以纠正,如果手术时间超过90分钟,则需要静脉注射20毫克的速尿。

1.4临床统计学研究处理

此次检测获取的相关实验数据经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n%)表示,计量资料则通过(x-±s)表示,并行t检验,用百分比的形式来进行计数资料的表示,并行χ2检验,如组间对比P值小于0.05,则可证实统计学意义成立;反之,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与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组病患麻醉效果分析

硬膜外组病患的无创血压情况、MAP情况、RR情况、HR情况、SPO2情况和全麻组不存在差异,硬膜外组和全麻组之间的对比并无差异,(P>0.05)。

2.2不同组病患用药副作用分析

硬膜外组病患用药后有8例出现血压改变情况,5例出现恶心呕吐情况,4例出现呼吸改变情况。全麻组病患用药后有7例出现血压改变情况,10例出现恶心呕吐情况,6例出现呼吸改变情况。在用药副作用方面,硬膜外组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明显低于全麻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经皮肾镜取肾结石主要是应用在输尿管上段、肾脏大直径、体外震波碎石存有一定困难的结石,PCNI治疗是外科常见治疗方法,相比较于传统的肾脏切开取石,该手术方式损伤小,疗效确切,且术后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因此在泌尿外科之中越多的患者接受该治疗方式。但是该治疗会使得病患肾内压出现上升情况,心率下降,如果术中更换手术体位容易引起腹部压力增加,血压下降,对病患手术造成影响,所以选择有效的麻醉方式十分重要。比较与局部麻醉,全麻效果更差,因此全身麻醉会对病患的神经中枢造成一定的刺激,并且会对中枢系统产生影响,致使病患在应用全麻的一定时间之内,比较难以恢复病患的正常认知。本文对PCNI治疗病患行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其中因全身麻醉会应用到大量的灌注液,容易使得肾盂高压,液体被大量吸收,从而出现循环超负荷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加之全身麻醉病患处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更换体位困难,俯卧体位容易增加呼吸道管理难度,使得发生血压改变和呼吸改变的风险较高,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严密的检测,进行肺部听诊和腹部初诊,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如果患者为老人或肥胖患者,在进行俯卧位的时候则会造成膈肌侧向移动,压迫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因此需要加强受压点的保护。PCNI在临床之中一般会选用硬膜外麻醉并配伍少量的麻醉药镇静,因为患者取体位为俯卧位,因此在输液速度和静脉药物的使用上,麻醉平面确定和其他的手术麻醉相比较存有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先进行麻醉效果、麻醉平面确定,因为手术需要取俯卧位,因此手术开始如果硬膜外麻醉效果不佳,配伍大量的静脉麻醉药物会容易出现患者呼吸抑制,患者取俯卧位且没有进行气管插管则变得更加棘手。因此患者取俯卧位之前需要对硬膜外阻滞效果进行确定。如果效果不确切则需要改用其他的麻醉方式。肾脏手术麻醉平面需达到胸5-腰2,如果平面过窄则会对镇痛效果产生影响,如果过宽则会对患者的呼吸产生抑制,因此在手术之前选择好麻醉平面,以保障麻醉效果。连续的硬膜外麻醉本身具有节段性阻滞的特点,可分次进行小剂量(低浓度)给用,有效的避免了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出现急剧改变,保持BP和P的稳定,这对于经皮肾镜术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加上阶段性阻滞能够让病患保留意识,配合更换体位,在出现不适的时候可以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及时处理问题,有利于降低副作用发生。本文数据显示,硬膜外组病患的无创血压情况、MAP情况、RR情况、HR情况、SPO2情况和全麻组无差异,硬膜外组和全麻组之间的对比并无差异,(P>0.05)。可见两种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都较好,但在用药副作用方面,硬膜外组低于全麻组,可见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安全性更高。综上,对PCNI治疗病患行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和全麻效果均较好,但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副作用更低,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嘏,杨欢,彭鄂军,等.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观察[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7,38(3):201-205.

[2]曾凯辉,莫力,赵子良.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孤立肾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后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117-118.

[3]张涛,杨飞,湛海伦,周祥福.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5,30(04):327-330.

[4]葛凤敏,何海燕,刘新,姚业兴.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应用[J].右江医学,2013,41(04):503-506.

[5]刘亚琼,胡敏,陈勇.局部麻醉下侧卧位与俯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护理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22):2685-2686.

[6]胡群,彭建平.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09):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