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应用对早产儿护理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预见性护理应用对早产儿护理的效果评价

华利

华利(河南信阳淮滨县人民医院河南信阳464400)

【摘要】目的讨论预见性护理应用对早产儿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8月的15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为78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在医院护理下的发育、健康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早产儿生命迹象较为稳定,各项身体指标如睡眠情况、抵抗能力均优于常规护理,并发症产生率降低。结论及时运用预见性护理,不仅能够优化护理的质量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对并发症患儿的病情迅速作出反应,将患儿的抢救时间安排在最早,提升早产儿的生命几率,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早产儿效果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7月—2010年8月的15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其中男40例,女38例,胎龄为31.26±1.49周。对照组78例,男33例,女45例,胎龄为33.42±2.33周。两组早产儿在性别、胎龄、体重、阿氏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

根据早产儿时间段先后顺序,在临床表现上略有异同,但大多表现仍为为以下特点:皮肤更薄更脆弱、含水量较多、颜色呈红色、皮下脂肪堆积少、肌肉也较少。脑袋大、囟门宽,胸廓软。呼吸局促且浅薄,时常出现异常。声音较小,身体会出现青紫现象。吮吸以及吸收能力极弱等。[1]

1.3护理措施

1.3.1常规护理早产后,护士对早产儿进行日常保暖、避免感染以及观察呼吸道畅通与否,喂养给予经口、鼻胃管以及肠道外经脉营养的措施等基本要求。

1.3.2预见性护理最先准备各种仪器以及药品,避免突发情况的出现,包括氧气、红外线抢救台、气管插管、保暖箱,以供洗胃、抽血的药品,另有清酒所需的心电监护仪、固尔苏等。开始采取治疗以及护理措施,评价估计患儿的生命体征、外貌以及反射,并做好相应记录。供养设备于呼吸状况以及条件较差的患儿使用,待恢复正常时便撤离。切记勿将过浓的氧气给患儿维持太久,以免影响患儿的眼睛和肺部的功能。放置保暖箱时,要遮住双眼,隔离外界噪音。由于早产儿容易患上并发症,在生产之初便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并进行护理,预防硬肿症、高血糖、低血糖、咽下综合征的症状出现。硬肿症要进行红外线抢救,并给予合适的体温,通常在36—37摄氏度之间。[2]高血糖与体血糖患儿可采取插胃管并留置,要用生盐水进行胃的清洗,然后根据情况开始逐日进食,随后根据测得血糖结果输入糖速。咽下综合症要采取反复洗胃的措施。另外,由于早产儿的脐部极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因此要每日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双氧水与生盐水、酒精的护理,使脐部维持在干燥的状态下,以免造成感染。

1.4评价标准利用早产儿专业体重计测量体重评价,神经运动采用Amiol-Tison评价法。[3]

1.5统计学方法将全部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早产儿生命迹象较为稳定,各项身体指标如睡眠情况、抵抗能力均优于常规护理,并发症产生率降低。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早产儿护理情况比较

注:*P<0.05

3讨论

早产儿是指胎龄还未满37周,便提前出生的婴儿。其体重和头围都异于正常出生的婴儿,身体各项机能以及生存能力也相比足月儿更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4]因为早产儿身体素质较差,抵抗力相应降低,合并症便增多。所以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以最快速度将早产儿的生命体征稳定下来,并有效促进身体的各项功能的生长发育,直至正常标准。通过两组护理比较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早产儿生命迹象较为稳定,各项身体指标如睡眠情况、抵抗能力均优于常规护理,并发症产生率降低。预见性护理属于主动性护理,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以预防为主,将并发症的苗头遏制在摇篮里,及早的采取相应措施,以持续不间断的护理过程,逐渐提升早产儿的护理质量,达到优质护理的效果以及目的。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及时运用预见性护理,不仅能够优化护理的质量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对并发症患儿的病情迅速作出反应,将患儿的抢救时间安排在最早,提升早产儿的生命几率,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金华,谢汉兰,温彩平等.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早产儿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271-272.

[2]欧美荣,戴梓宁,苏琳娜等.发育性全程照护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6):54-56.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2.06.031.

[3]杨新凤,田浩,侯园林等.早产儿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577-578.

[4]李胜玲,张德春,杨晓明等.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6):3743-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