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ICU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临床效果评价

仇雪珍

解放军第532医院安徽黄山245041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对机械通气治疗的ICU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作用及其意义,以期为ICU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借鉴。方法对2015年05月至2017年05月我院ICU收治的112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数表的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56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同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56例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以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43%(54/56),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3.21%(41/56),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方面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21%(55/56),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7.50%(49/56),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ICU临床上对于重症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经过护理安全干预能显著改善护理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且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安全干预;重症患者;机械通气

本研究对我院ICU2015年05月至2017年05月收治的112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探讨对机械通气治疗的ICU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作用及其意义,以期为ICU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112例均为我院ICU2015年05月至2017年05月收治的重症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患者56例,年龄在27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0±3.4岁,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2例;研究组患者56例,年龄在25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3.3岁,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病情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56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56例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护理、疾病监测护理、用药指导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以及护理的满意率。

1.3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本研究中ICU重症患者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如下[1-3]:1.显效,经过临床护理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检查结果表明患者各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2.有效,经过临床护理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及体征与护理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疾病得到一定程度恢复;3.无效,经过临床护理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等未出现任何改善,实验室检测的各项指标没有恢复迹象。护理的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有效患者)/患者总数]×100.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收集的实验数据都通过SPSS19.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收集的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的方式来表示,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当P<0.05时判断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43%(54/56),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3.21%(41/56),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方面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率比较[例(%)]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得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和护理措施提出了越来越高得要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和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这也促使着国家和医院分别从顶层设计和终端患者服务的各个环节医疗改革。护理作为患者入院接收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从护理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护理体制,提高日常护理效率,从而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和完善的。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护理干预,临床观察表明,ICU重症患者发病后往往很难从心理接受现实,会出现紧张、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于该类疾病的患者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特别的留意,对于出现心理状况异常的患者需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态度和蔼,主要倾听患者心结所在,采取具有针对性措施对患者进行临床疏导,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且需要做好对病人以及家属的知识宣教工作,使其对疾病的诱因、病因、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有基本的了解,有效减轻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焦虑,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2)疾病监测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脉搏、体温、血压、呼吸以及精神神志变化,记录患者24小时的出入水量,有助于尽早对患者是否有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做出判断。监测心率以及心律,对患者是否存在发生心律失常并发症的风险进行判断。监测BNP、心肌酶以及心电图的变化以助于了解患者有无心肌梗死以及评判患者心力衰竭的程度;(3)用药指导,ICU重症患者临床上常用治疗药物,以及营养心肌,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合并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还需要采用ARB类、β受体阻滞剂、ACEI类等药物进行治疗,遵医嘱对于有必要的患者给予激素以及血管活性药进行治疗,对于给予特殊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防止患者由于对疾病和药物的不了解,自行更改给药剂量,降低治疗的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ICU临床上对于重症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经过护理安全干预能显著改善护理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且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靳莉莉,李静.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人工气道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17,24(04):68-69+72.

[2]叶丹,范丽,王婷,唐娟.程序化管理护理干预措施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9):213-214.

[3]陈丽春.护理安全管理在ICU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