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诱发脑卒中因素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护理干预对诱发脑卒中因素的影响

凌丽华

凌丽华

崇左市大新县人民医院(广西崇左532399)

[中图分类号]R4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05-64-02

脑卒中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影响人的寿命、威胁人的健康的主要疾病,诱发脑卒中因素很多。下面筛选介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脑卒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三大特征[1]。2006年的一项全球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是全球疾病中的第二大死亡原因[2]。我国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国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已经上升为我国第一大死亡原因,且存活者中有75%的病人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3],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如何使这种疾病发生率下降。本文针对其诱因,探讨一系列护理干预进行综述。

1脑卒中的概念及一般情况

脑卒中是指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之为脑血管意外。好发于50---65岁。脑卒中发病以中老年居多,部分老年人因离退休而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加上社会交往减少,子女分居,丧偶,衰老等因素影响,情绪带有沮丧和悲观色彩,以及经济和社会因素等影响,使部分病人对慢性病缺乏长期治疗和缓慢性恢复的心理准备而焦躁,放弃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治疗,最终诱发脑卒中的发生。

2脑卒中发病的诱因

诱发脑卒中的因素大致可分为2大类: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不可干预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家族史。可干预主有各种疾病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吸烟喝酒等,下面主要针对可干预的常见因素进行阐述。

2.1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病障。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且达到一定时演变成肥胖症。判断肥胖症的指标有两个: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大于24.。无明确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为性肥胖症。单纯性肥胖症是肥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多种危害健康疾病的危险因子。在这些疾病中有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腹部肥胖,而不是指体重指数的升高与脑卒中发病率的关系更为密切,与腹围最低的1/5的人群相比,腹围最高1/5人群中发生脑卒中危险度是2.33倍。经大量临床观察认为,肥胖人与一般人相比发生脑卒中的机会多40%。

2.2糖尿病: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临床综征。其诊断标准是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和空腹血糖≥7.0mmoL/L之病者可并发心血管病,胃病,眼和神经系统等病变。糖尿病病人脑卒中危险度为1.8-6,合并高血压者脑卒中发病率更高,有效降压约可减少糖尿病脑卒中发生率44%。另外高血糖还可加重脑卒中后的脑损害,可以引起周围神经和脊髓损害[4]。

2.3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绝大多数脑血管病首要的危险因素。50岁的高血压人发生卒中的危险度是4倍。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均与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有线性关系。如高血压能得到有效治疗,男性脑卒中可减少56.4%,女性脑卒中可减少66.1%。据有关报道,在3.7万名高血压病人中进行的14项治疗研究中证实,平均血压降5-8mmHg,使脑卒中的发病率下降42。.65岁以后老年人单纯收缩压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这也与脑血管的发生密切相关。BSHEP研究发现[5],4736名大于60岁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治疗4.5年后,脑卒中的发生减少36%。因此对老年人轻中度的收缩压升高也应引起重视。

2.4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冠心病通过多种机制促使脑卒中的发生。老龄和心肌梗死后的心室功能不全,使脑卒中的危险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在无并发症的心绞痛,无Q波梗死以及无临床症状的心肌梗死病人中也升高,无症状的心肌梗死存活者10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7%,有症状心肌梗死存活者,男性好女性10年卒中发病率分别不低于19.5%和29.3%。

2.5吸烟、饮酒

香烟燃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焦油、烟碱等成分,对健康极为不利。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促进血小板聚集,使血液凝固性和粘稠度增高,以致血流缓慢,为脑卒中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资料表明,吸烟时间长、烟瘾大者,其脑卒中发病率较不吸烟者多2.5倍。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对组织细胞有损害作用,能损害大脑细胞和麻痹打脑皮层,可使人记忆力下降、胆固醇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同时还可以引起血管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尤其老人在喝酒时易突发脑卒中。

3护理干预措施

3.1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为主。包括适当控制饮食量,避免高糖,高脂肪及高热量饮食,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锻炼。轻度肥胖者仅需限制脂肪,糖食糕点、啤酒等,多做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使体重每月减轻500-1000克而逐渐达到正常标准体重,中度以上肥胖者需更严格控制总热量,女性病人要求限制进食5-6.3MJ{1200-1500kcal}/d,男性应控制在6.3-7.6MJ{1500-1800kcal}/d,以此标准执行每周有望体重减轻0.5-1kg食物中蛋白质摄入量每天每千克体重不少于1克,严格限制脂肪和钠的摄入。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它们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果胶,能降低胆固醇。值得注意的是,刚开始减肥的目标不该定的太高,太高不容易实现,使病人丧失信心,达到一定目标多给予鼓励。

3.2运动疗法:生命在于运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它与饮食,药物的治疗原则密切相关,三者相补相成,互相配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动疗法的原则:持之以恒,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条件选择。如慢跑、散步,太极拳,跳舞等,时间尽量在餐后半小时进行,糖尿病病人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防止发生低血糖,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5次以上,不少于20--30分钟,一般不超过1小时。有关专家认为,轻度糖尿病只要控制饮食及坚持运动,血糖完全可以降下来。

3.3积极有效控制高血压。除了配合医生治疗外,应注意定期观察血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注意保持生活有规律,学会控制情绪,合理饮食起居,不吸烟不喝酒,注意劳逸结合,及时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前驱症。

3.4健康教育。做好病人心理指导,告知病人要有耐心接受长期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避免精神紧张及不良刺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饮咖啡或浓茶.;在门诊、病区等病人比较集中的场所,针对脑卒中的治疗共性问题或某一专病,利用文字、图画、照片等向病人宣传普及卫生保健治疗知识。

4讨论

引起脑卒中的疾病因素,绝大多数是慢性疾病,其特点病程长,病情复杂且临床治疗起效慢,使部分病人对慢性疾病缺乏长期治疗和缓慢恢复中心理准备而变得焦躁,很容易对医生诊断、治疗方案和护理产生怀疑以致四处求医,治疗时断时续,浪费金钱,甚至延误治疗,另一部分病人因情绪低落缺乏信心而意志消沉,不愿配合医生治疗,自我放弃,缺乏家庭和社会关怀的老年病人特别渴望主治医师和护士对自己的关注,这可能让一部分医护不胜其烦,一旦病人的心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恶性循环。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和病员教育,能改善病人心理状况,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使病人愿意积极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去除诱因,降低脑卒中发病率。预防脑卒中应该从青少年开始就要对饮食、起居、运动、生活等方面的防范措施加以重视。据研究表明[6],20岁左右约有1/3的可能发生动脉硬化。因此,适当地控制高胆固醇及糖类饮食,避免肥胖,减少食盐摄入量,不吸烟,少喝酒,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阜外心血管医院内科高润林教授313美国哈发哈佛大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改善高危因素,可使全球卒中发生率降低85%。高院士坚定的认为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只是要强化预防的力度。综上所述,预防脑卒中的重点放在根除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平时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不劳累过度,适当地体育锻炼,饮食合理,定期测血压,把脑卒中发生率降至最低点。

参考文献

[1]龙洁,王文治。脑血管病防治与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6

[2]王陇德。脑卒中筛查与干预-----一被忽略国民保健工程项[IL],2009,06-20

[3]郭吉平,黄久仪。脑卒中的临床预防[J]中国全科医学,2004.7{4}:22

[4]王洪新,韩仲岩。高血压、糖尿病与进展型脑卒中的相关研究。卒中与神经疾病。2002,9{6}:364

[5]李家育。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260问{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