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性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性发展

孟楠楠

中共营口市委党校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如此强调。在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现实中遇到了许多挑战,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面对这些谬论,我们需要比较研究其创新成果和基本经验,着力提升其思想引领力和话语主导权。因此,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研究,对于树立其理论自信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践历程;根本立场;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诞生以来,作为工人阶级政党领导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理论以唯物史观为方法,分析出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经济规律和本质,由此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要由更高的社会形态来代替的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至此,社会主义理论完成了从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也为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政治革命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全部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一种理论或是学问,只有真正与实践相融合才能彰显出它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衷和目的。尤其在近几年,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无用论”和“过时论”甚嚣尘上,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必须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一、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正是依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2重视人民的首创精神,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民利益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推行的土地改革,一方面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扫“平均主义”所掩盖的倦怠之风,另一方面,这种新模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从实践层面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价值。再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也为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严重。

进入新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实现了更高层面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一些角落却散布着许多杂音,诋毁、亵渎、排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它贴上“过时”“无用”的标签,一味推崇西方的经验与理论,尤其以新自由主义在学界的泛滥为标志。面对这种错误倾向,习近平同志要求各类马克思主义阵地理论工作者“不当旁观者,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3,这亦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应对的挑战和问题。

二、存在问题以及原因

通过研究这些“杂音”,可以将其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过时论”的出现,这一观点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少数人出现“从右面来怀疑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4的思想动态,以此为导向,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论的言论晋升为该派别的主流观点。与此同时,前苏联的瓦解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也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出现制造出一定的背景因素。

第二,“矛盾消除论”的衍生,该观点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不复存在。该派别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源于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然而,中国社会实行的市场经济,“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5,并通过利益再分配来调控两极分化,既保证公平又兼顾效率,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转。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立场来分析现存于社会发展之中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形成形成了“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理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理论、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两种资源理论”等等。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体现了不忘初衷的理论本质。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党中央始终围绕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其中,既有关乎全民利益的精准扶贫思想;也有反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享发展理念,这些思想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这样一种坚持:不仅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主要目标,更要坚持“为了谁发展”这一根本问题。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活力。“四个自信”的提出源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一理念从历史出发,比较观察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可以发现:一方面,纵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实践历程,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殊的国情相适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创出属于本国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道路,从而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另一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运用其基本方法,创新和发展的基本经济理论,才能够不偏移方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制度。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必须始终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指导,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引领力和话语主导权,并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方能真正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01.200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201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2016

[4]洪银兴.改革开放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01)

[5]顾海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境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五十二[J].前线,2014,(09):64-67

[6]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2

[7]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8]张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贡献[N].光明日报,2016-01-20

[9][美]熊玠.“四个全面”:中国的大战略布局[N].学习时报,2016-04-25

[10]陶季邑.国外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综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4):386-390

[11]陈伯庚,陈承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当代中国主流经济学辩[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01)

作者简介:

孟楠楠(1986-2),女,中共营口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方向。